摘 要:情境教學是應用較為普遍的模式,可以將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轉(zhuǎn)變?yōu)閷W生所熟悉的充滿色彩的教育活動,使得學生通過此種方式,真正意義地領悟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當中獲得深度發(fā)展,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英語;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楊春瓊,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第十中學。
在新課程改革進程持續(xù)推進的時代背景下,情境教學模式受到越發(fā)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正在極大程度地改變現(xiàn)階段的教育形態(tài),要求教師能夠創(chuàng)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更為自主地融入學習當中,其具有極為重要的存在意義。
一、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嶄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情景化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彰顯出新課程改革的特性,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充分彰顯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核心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能力等,創(chuàng)設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引導,將學生引入到英語情境當中,提高教育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情景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發(fā)揮出如下效益:
(一)情景化教學符合學生心理特征
初中生尚且處于思維轉(zhuǎn)化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飛速成長的主要時期,無論是在認知能力還是在感知能力方面,學生對于新事物的認識仍然存在著相應的限制,并且有部分學生對于新事物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相應的抗拒心理。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引入和應用情景化教學理念,這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需求是不謀而合的,并且還能夠極大程度地強化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投入力度,充分促進教育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支撐。
(二)情境教學可以優(yōu)化教育形式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往往是通過單方面的知識講解,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接受所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首先,此種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難以充分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特別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群體的參與力度普遍不高;其次,此種教育方法嚴重忽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學理念是相互違背的。在新課改的嶄新時代背景下,為切實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還需要積極地探索嶄新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充分彰顯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完成對知識內(nèi)容的探索,同時將其靈活地應用在學習當中,助力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fā)展。
二、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實物展示,提供直觀描述
教師有必要積極擺脫傳統(tǒng)教育方法的限制,可以通過周邊能夠直接接觸的事物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為學生打造專門的記憶情境,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地推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比如學生在學習有關于天氣的單詞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嘗試著從當?shù)氐奶鞖馇闆r上著手,如果天氣是晴天,那么學生就可以齊聲說出sunny;如果天氣是多云,那么學生就可以齊聲說出cloudy。此外,為引出其他問題,教師還可以嘗試著借助于英語問題來引導學生:“What is the weather going to be the day after tomorrow?”因為學生并不知道后天的天氣情況是什么樣的,所以只能借助于猜測的方式回答,這樣便能夠充分引入其他有關于天氣的單詞,包括rainy、windy、snowy等。
除卻通過此類可以直接看到內(nèi)容的教學情境以外,教師還可以針對性地應用部分物品,使其成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臨時教具,為學生打造具有充足的、針對性的教學情境,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介詞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常常是學生群體學習的難點,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嘗試著為學生打造“相對位置”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認可。例如將鉛筆放置在講臺上,要求學生精準地描述其方位,學生通過直觀展示的方式可以充分看出來鉛筆在桌子上,進而明確“on the desk”;用所學習的單詞描述教師所處在的位置,進而明確“behind the desk”;將凳子放置在講桌下,進而明確“under the desk”??傮w來講,教師通過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和接觸的物品情境,促使學生形成聯(lián)想記憶,久而久之必然能夠推進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應用英語思維看待自己周邊的各種事物,從而促進英語教學水準的提升。
(二)通過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實踐
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通常具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并不喜歡枯燥乏味的教學內(nèi)容,而是喜歡充滿趣味性和生動性的故事,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有必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心理特點,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各種各樣的有趣故事,以此來充分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此舉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而且還能夠助力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成長,可謂一舉兩得。為保證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夠獲得顯著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前,有必要積極地積累和尋找各種各樣的小故事,以保證能夠在課堂中闡述和教學內(nèi)容相互關聯(lián)的故事,以此為基礎,為學生打造更加充滿特色的教育環(huán)境,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切實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獲得雙向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問路的知識內(nèi)容的過程中,可以詢問學生曾經(jīng)是否有過迷路的經(jīng)歷,并要求學生將自己迷路的故事分享給其他同學,并告知其他學生自己是如何解決迷路的問題的,闡述自己的做法,從而積極引出本節(jié)課程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一方面是能夠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讓學生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另一方面,則是能夠起到良好的課堂導入作用,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當學生群體完成分享以后,教師可以要求幾名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故事情境,其中的一名同學扮演故事中的交警,其他同學則扮演故事中的行人,通過對話的方式彼此成長。如行人詢問交警“Excuse me,where is the museum?”,交警回答“Go straight,when you see the supermarket,turn left, you will see it.” 。簡單的故事情境不僅能夠節(jié)省課堂教學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群體的認知能力。
(三)拓寬思維空間,打造想象情境
如果從年齡特征角度來看的話,初中生顯然是具備極為豐富的想象力的,并且思維的跳躍性和活躍度都非常高,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是有相應的具象化思維做引領的。換言之,學生往往能夠?qū)Ω鞣N各樣的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對于枯燥乏味的知識內(nèi)容,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抵觸感。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避免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限制和影響,全方位地加強在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展方面的投入力度,構(gòu)建并打造具備更為充足的生活化氣息以及藝術(shù)化氣息的想象情境,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加自覺且積極地融入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各種職業(yè)的單詞時,包括nurse、farmer、 actor、actress、future、policeman、reporter等等, 如果教師簡單地利用口頭描述的方式來要求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必然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也將會因此無法獲得顯著提高。而如果教師可以另辟蹊徑,巧妙地利用圖片和實物等多種內(nèi)容輔助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往往可以讓教學效果獲得顯著的提高。而在此基礎之上,引領學生逐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自己的思緒能夠不再受到課堂的限制,彼此共同幻想著自己的夢想“I have a dream...”,以此句式為基本進行深入拓展,要求學生仔細思考自己在20年以后將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通過英語表述自己的理想,這樣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枯燥乏味的問題,取而代之的則是活躍的氛圍以及開放的環(huán)境,從而更加有效地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四)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吸引學生關注
語言往往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貼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且具體的情境,以此來為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奠定相應的基礎,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步成長提供充足的幫助,保證學生可以借助于實物來感受語言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具體的直觀情景當中,教師通過實物演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群體進行學習,以此來促使抽象化的英語知識可以變得更為具象化和趣味化,這將會更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生活當中所熟悉的情景來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思考,進而促進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同步提高。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英語中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知識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要求班級中最高的學生和其他兩名身高并不高的學生進行相互對比,教師手指講臺上最高的同學,并利用英語對話的形式向?qū)W生群體提問:“Who is he?”,學生群體回答:“He is Li Hua.”;緊接著教師繼續(xù)提問:“Is he tall?”,學生回答:“Yes.”;教師繼續(xù):“Li Hua is the tallest students of our class.”,隨后,教師責可以要求學生結(jié)合實際的學習情境,比較學生群體的高矮情況,同時還可以同桌之間選擇不同的比較對象進行口語練習。通過此種具體直觀的表述的方式,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進行有效表演以及互動,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應用,更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記憶。整體來講,直觀現(xiàn)象更加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擺脫漢語思維的限制,更好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五)創(chuàng)設信息情境,促進交流互動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shù)開始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行業(yè)當中,對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引入,更是促使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充實。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對網(wǎng)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開展人機交互,進而行之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上漲?;ヂ?lián)網(wǎng)當中的資源內(nèi)容是較為充實和豐富的,和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不謀而合,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打造良好開放的互動情景。比如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英語電影的短片,同時,關閉電影的聲音要求學生群體能夠結(jié)合電影的背景、人物的性格等,自主完成配音工作,此種人機交互的教學方式能夠極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群體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Color”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名為Rainbow的英文歌曲,以此來渲染課堂教學氛圍,充分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和彩虹有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片段,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感官沖擊,打造充滿開放性的互動情景。緊接著,教師通過英語語言來引導學生:“How beautiful!Today we will learn a lesson,It named color”并通過如下句式來和學生進行交互溝通,“What color is it?”“It's red/orange/yellow/green/blue/pink/white.”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交流工作,同時,讓學生群體能夠相互提問并回答,將學生置于更為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并進行交流,既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幫助學生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全方位地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和情境教學模式的整合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對課程的親切感,并且與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相互對比,此種形式當中所應用的多媒體技術(shù)和其他教育工具能夠更為有效地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有效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調(diào)整優(yōu)化教育方案和教學模式,真正地適應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此舉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楊艷.綻放寫作魅力——論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措施[J].考試周刊,2021(13):105-106.
[2]羅濤.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2021(6):140.
[3]韓璐.磨礪記憶這塊璞玉——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培養(yǎng)記憶品質(zhì)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0(9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