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志學
摘 要:要對高中物理深度學習進行精確的評價,就必須借助于科學的學習理論.事實表明,SOLO分類理論就能夠對高中物理深度學習進行比較準確的評價.根據(jù)SOLO分類理論對學習過程中思維深入程度的分析,具體可以劃分為這樣五個層次,即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lián)結構、抽象拓展結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想實現(xiàn)SOLO分類理論與深度學習評價的有機銜接,那就必須在SOLO分類理論下將高中生在深度學習知識的過程銜接起來.
關鍵詞:高中物理;SOLO分類理論;深度學習;評價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6-0080-03
當前關于深度學習的研究方興未艾,高中物理學科也不例外.作為當前科學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深度學習的特點在于強調學習者對知識批判性的理解、整合、建構反思與遷移運用.已有的實踐表明,深度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等.人們之所以對深度學習如此感興趣,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一是從當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處于淺層學習狀態(tài)的時間占比較多,這不利于物理知識的有效建構與運用,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二是通過物理學科在內的教學有一個大背景,這就是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作為教學目標而存在的,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過具體的途徑,課程專家的理論研究與部分一線教師的探究都表明,深度學習是發(fā)展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在這一努力的過程中,有一點必須注意,那就是深度學習本身也是一個新生事物,教師預設的深度學習是否能夠轉化為真正的深度學習過程,這一點非常值得思考.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都是基于自身的經驗來判斷的,很多時候教師都會認為如果給學生提供了學習內容是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學生的學習就會具有深度.這種經驗判斷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畢竟不夠精確.要對高中物理深度學習進行精確的評價,就必須借助于科學的學習理論.事實表明,SOLO分類理論就能夠對高中物理深度學習進行比較準確的評價.下面就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來談談筆者的研究收獲.
1 SOLO分類理論和深度學習概述
1.1 SOLO分類理論
SOLO分類理論是由彼特斯提出來的,超越了認知結構不可測評的局限,運用學習結果實現(xiàn)對學習者知識水平判斷,其中其學習者思維結構使得可見、可測、可評.SOLO分類理論在具體應用時對應性的學習者思維水平層級并非固定.依據(jù)皮亞杰性認知的層級進行劃分,在每個認知層級下的學習結果可分為五個水平;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在每個思維水平中,其抽象擴展結構層級會成為更高一級思維水平的前結構層級行為.基于此從本質上來講SOLO分類理論進可實現(xiàn)對學習者總體學習質量情況的揭示.
1.2 深度學習和SOLO分類理論
經過實踐證明,深度學習其實就是知識理解水平.基于此在深度學習的評價等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實現(xiàn)對學習者知識理解層級水平的揭示,充分的體現(xiàn)出淺層知識理解到深層知識理解的過程.其中在學習者深度學習的過程中,SOLO分類理論揭示其對知識理解層級水平,詮釋深度學習的核心要素.
在知識理解水平等方面SOLO分類理論能進行層級劃分,經過對學習者在任務完成期間思維操作流程和能力劃分,全面的闡述學習者對不同知識理解可能出現(xiàn)學習結果的表征.通常在對學習者進行深度學習評價的過程中,主要圍繞的是學習者知識理解深淺程度,而SOLO分類理論與其他評價框架相比,最主要的優(yōu)點就能由淺至深逐層揭示,進而針對深度學習評價的需求使其更好地滿足.SOLO分類理論實際是一種評價框架,是以促進學習為目的、以學習活動為基點.深度學習的“深度”指的是學習知識不應該只學會知識表面的意義,而應加強對知識之間內在邏輯的構建.SOLO分類理論中前三個層級屬于淺層學習的表征.第四層級關聯(lián)結構水平和第五層級抽象拓展水平主要就是學習者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涉及復雜認知活動,基于此這也是深度學習結果.
2 SOLO分類理論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評價認識
用SOLO分類理論來評價物理深度學習,是兩個學習理論的有機結合,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創(chuàng)舉.對于兩者結合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尋找到兩個理論聯(lián)系點的基礎之上,而這離不開對思維的探究,有研究認為,當學習者處于具體的情境中,并試圖回答某一個問題的時候,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結構是可檢測的,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格斯稱這種思維結構為“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這一結論用英語表述則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此即簡稱為“SOLO”.這是一種分類評價方法,在運用這一方法的時候,需要認識到學生在理解并解決某一問題的時候,根據(jù)學習過程中思維深入程度的不同,具體可以劃分為這樣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前結構”,第二層次是“單點結構”,第三層次是“多點結構”,第四層次是“關聯(lián)結構”,第五層次是“抽象拓展結構”.根據(jù)這樣的劃分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深入的程度,與SOLO分類結果的匹配關系是這樣的:在前結構層次,學生的思維處于低階狀態(tài),表現(xiàn)在問題解決結果上,就是學生基本上不能做到準確地理解問題,自然也就無法解決問題,很多情況下,這個時候學生只能說出一些邏輯混亂、全靠直覺且根本沒有論據(jù)支撐的問題解決思路;在單點結構層次,學生的思維仍然處于淺層狀態(tài),但已經能夠初步觸及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是由于思維無法深入,因此學生的思維進程會停止,其出現(xiàn)的學習或問題解決結果,往往是僅憑不成熟的論據(jù)就指向猜想的答案;在多點結構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夠更進一步,且能夠發(fā)現(xiàn)多個問題解決的線索,但由于思維缺乏概括性,因此難以將這些線索進行有機的整合;在關聯(lián)結構層次,學生的思維開始邁向深入,深度學習開始發(fā)生,此時的學習表現(xiàn),就是學生能夠找到了多個解決問題的線索,能夠對這些線索進行分析與綜合,能夠進行高度的概括;到了第五個抽象拓展層次,深度學習完全發(fā)生,此時的學生能夠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能夠從學科理論的高度來解析問題,且問題確實也能夠得到成功的解決.
由這樣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深度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層次,可以用SOLO分類理論來準確的進行描述,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運用SOLO分類理論來評價深度學習.
3 SOLO分類理論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評價實踐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想實現(xiàn)SOLO分類理論與深度學習評價的有機銜接,那就必須在SOLO分類理論下將高中生在深度學習知識的過程銜接起來.實踐的過程中,要認識到SOLO分類評價是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教學評價的有效工具.有效的實踐路徑,就是通過師生之間多維對話,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提出與解決,來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xiàn)出明顯的批判特征,要通過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來判斷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層次,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是否具有深度.對于教師來說,根據(jù)學生的思維深度,適時地改進課堂教學思路,進而促成學生真正的深度學習,那就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從而進一步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慣性與質量”的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力和慣性是涉及到牛頓第一定律的兩個重要概念.盡管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就已經建立起了慣性的概念,但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他們對慣性的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如果學生對慣性概念不能產生深刻的理解,那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就是膚淺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慣性概念的理解以及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都需要深度學習來支撐.
4 SOLO分類理論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評價反思
用SOLO分類理論去評價上述教學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SOLO分類理論的各個層次都能夠得到實現(xiàn),具體說:在“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階段,學生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原有牛頓第一定律的激活,都呈現(xiàn)出離散的狀態(tài).到了“關聯(lián)結構”、“抽象拓展結構”這兩個層次,學生的思維就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他們能夠將前面零散的概念與經驗結合起來,從而奠定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
由此反思SOLO分類理論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評價,應當認識到目前對物理深度學習評價的研究還不太成熟,但是深度學習的重要目標必須指向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學習方式和深度思維結構,這是兩個根本.所以在實踐中,應當以SOLO分類理論為基礎,去設計問題,然后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思維結構層次來評價是否達到深度學習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認識到,學習的真正價值應該是能夠深度理解所學的知識,物理中的深度學習需要透過符號看本質.只有做到這一點,深度學習才能真正發(fā)生,SOLO分類理論也才能發(fā)揮準確的評價作用.
5 對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建議
從教師的角度上來看應將SOLO分類法作為框架,加強對學生深度學習水平的檢查,而且針對自己教學方法產生的深度學習水平,可結合學生的表現(xiàn)實施評價,之后通過這些信息實現(xiàn)學生深度學習,強化學生深度學習能力,因為SOLO分類法代表一個學習循環(huán),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學習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進而使其透徹的理解學習任務,達到SOLO分類標準的下一個水平,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促使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鄒雪晴,汪弘,張楊,簡鑫.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深度學習評價——以高中“機械能”為例[J].物理教師,2018,39(06):15-17.
[2] 任虎虎.基于SOLO分類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教學評價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8(9):12-15.
[3] 蘇峰.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大學生深度學習評價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9,41(11):117-120.
[4] 熊麗平.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學習評價研究[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18(10):71.
[5] 劉如月,彭劍峰.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高中地理深度學習評價——以“工業(yè)區(qū)位選擇”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62):249-251.
[6] 徐將二.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模型建構的認知層次及案例[J].物理教師,2021,42(07):32-3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