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盵1]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上海市的思政教育走在全國的前列,值得我們其他省市的教育工作者借鑒?!吧虾R粤暯娇倳浱岢龅摹稗k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為指引,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強化顯性思政,細化隱性思政,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盵2]作為高校教師,我們不僅在教學中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讓所有的課程在思政教育方面都同向同行,而且要借鑒上海市的先進經(jīng)驗,將顯性思政教育和隱性思政教育相結合,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體系。
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tǒng)一。“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最初是馬克思·韋伯提出來的兩個概念。工具理性主要指的是使用某種手段,以期達到某種想要的目標。價值理性指的是擁有某種信念,做正確的事情,有時候就是一種信仰,即使達不到某種目的也會心甘情愿地去做。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應當相互配合,而不應當一味地宣揚某種理性、貶低另外一種理性。在思政教育實踐中,我們應當以“價值理性”作為一種價值引領,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同學們傳承好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另外一方面,讓“工具理性”作為檢驗“價值理性”最終效果的手段。這樣,“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輔相成、形成統(tǒng)一的局面,為思政教育的實施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我國的教育思想要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保持一致。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jīng)濟全球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國際上一些國家貿(mào)易保護壁壘的構建、一些不當言論的傳播等使得人們的思想不斷受到外界的沖擊。所以,當今社會需要牢牢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最關鍵的是要德才兼?zhèn)?,上大學期間是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正確引導對他們至關重要。而大學生上大學期間,獲取知識、塑造“三觀”的重要場所便是通過課堂的學習,因此,在大學里面,課堂上思政知識的傳播就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里面如果認為思政知識的傳播只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的話,便讓思政課教師陷入了孤島困境,最后的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所以,大學里面思政課教師需要傳播思政理論知識,專業(yè)課和綜合類課教師需要加入思政元素,學校全體員工需加入育人行列,全方位育人體系在當今高校亟需構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最關鍵的是樹立人們的信念,人有了信念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標,才會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最終獲得成功。讓大學生都成為有信仰的人,對提升全體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社會主義“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青年具有重要的意義。
要想長期、穩(wěn)步、優(yōu)質地推進專業(yè)課中的課程思政,最關鍵的就是抓住“牛鼻子”,找到思政元素和專業(yè)課的契合點。
1.將管理會計中的知識點推廣到為人處事的道理。在講到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時候,會講到投資風險和收益的關系,投資風險越高、收益就越高,投資風險越低、收益就越低,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把這個知識點加入思政元素,讓同學們思考并討論這個知識點對大家有什么啟示,大家討論后進行總結,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貪圖小便宜而吃大虧,不要為了一些利益而去做違法的事情。讓同學們警惕網(wǎng)貸陷阱,不要進行網(wǎng)貸,理性消費??梢院屯瑢W們一起計算網(wǎng)貸的年化利率,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同學們將日利率轉化為年利率的計算方法,一舉兩得。告誡同學們判斷貸款利率高低的時候要看年化的貸款利率,不能被日利率所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2.宣揚美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精神。在講到管理會計人員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資格證書的時候,宣揚做會計不做假賬的職業(yè)道德。首先,在技能方面,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水平,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這時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工匠精神,讓同學們明白工匠精神里面最重要的要愛崗敬業(yè)。作為學生,就應當好好學習,上好每一堂課,積極參加學生會、社團等組織的活動,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學們今后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后,不能被利益所誘惑,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堅決不做假賬,干一行愛一行,保持應有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其次,在保密方面,一定不得泄露工作中的機密信息,這時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奉獻精神,讓同學們明白自己作為中國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不僅要管好自己的言行,而且要力所能及地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時,可以舉例此次抗擊疫情中醫(y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許多醫(yī)生在搶救室沒日沒夜地搶救危重患者,在核酸檢測點,多少護士不顧嚴寒和烈日,即使有的時候被累倒,但是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后,又投入到工作中。最后,在講到正直性里面調(diào)和現(xiàn)實的利益沖突這個點的時候,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團隊合作精神。告訴同學們,當今社會,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一定要學會團隊協(xié)作、相互配合,不要孤軍奮戰(zhàn),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此次抗擊疫情中,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陳薇院士等科研和醫(yī)療工作者在自己的團隊內(nèi)部相互合作,各科研團隊之間也相互合作,最終使我國的疫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3.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意識。在講到業(yè)績考核與評價的時候,引入思政元素——誠信教育。企業(yè)在業(yè)績的考核與評價的時候,不能僅靠主觀地去評價,這樣會加入過多的主觀意識,評價不夠客觀和公正,應當適時采用基于EVA的業(yè)績考核與評價、或是基于平衡記分卡的業(yè)績評價與考核,評價的過程里評價人和被評價人要誠信,這樣得到的結果才具有可靠性。教育學生們在今后的人生里面,誠信做人、誠信做事??梢耘e一些反面的例子給與學生以警示。比如,一些“老賴”自己是有能力償還債務的,但就是不償還,一些人信用卡逾期不償還等等,這些人將被限制乘坐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對自己和家人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教育學生一定要誠信,在考試中要誠信,否則被發(fā)現(xiàn)舞弊,處分結果將會進入檔案、伴隨終身,自己的助學貸款在今后工作了要按照要求按期償還,以免影響自己的征信。
不論是什么學科,教師講授知識的同時,不僅要將知識講授系統(tǒng)化,而且在講授思政案例時和生活中的例子相聯(lián)系、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可以探索不同學科之間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鑒。
1.熟悉整門課程的知識點。教師不能只是講授碎片化的知識,而應當系統(tǒng)化地講授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對整門課程的熟悉程度和對整個學科的把握,使前后知識連為一個整體。對整門課程熟悉后,就如同站在山頂上俯瞰山下,才能夠一覽眾山小,教師才能準確地知道哪些知識點更容易加入思政元素。
2.不同學科之間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鑒。自然科學類課程在講授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人文社科類課程。比如,自然科學類課程在講授一些科學家無私奉獻、為科學事業(yè)做出貢獻的事跡的時候,可以同時講授張桂梅同志的事跡。講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的時候,不僅講她取得的成績,重點講她的奉獻精神、愛國情懷,培養(yǎng)和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傳承偉人的精神。人文社科類課程在講授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自然科學類課程。比如,人文社科類課程在講授職業(yè)道德的時候,可以講授在本次抗擊疫情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鐘南山院士的事跡,講他的舍身忘我的精神和他的愛國情懷。這樣,在不同學科之間思政元素有交集的時候相互借鑒,聯(lián)系生活中的例子,讓同學們更加有親切感,這樣的觸動會更加深刻、更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懷。
1.破除思政課和其他課程思政教育相互分離的現(xiàn)象。高校不應當將思政教育的職責完全推給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應讓全體教師都要擁有德育意識。思政教育應當是思政課和其他課程共同承擔各自的職責,同向同行的一個過程。思政課和其他課程思政教育應當分工協(xié)作、相互依存。思政課應當主要承擔思政理論知識的教育,讓同學們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非思政類課程應當進行課程思政,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適時地加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課講授的思想、目標保持一致。思政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分工不同:思政教師是思政教育中的支持者、引導者、調(diào)準者,專業(yè)課教師發(fā)掘專業(yè)課程里面的思政元素,可以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具體的素材。思政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應相互合作:在課程開發(fā)、教材撰寫、專業(yè)課思政元素開發(fā)方面齊心協(xié)力,最終使課程體系、教學活動效果、教學內(nèi)容、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得到提升。思政課和非思政課相互配合,共同進行思政教育,最終實現(xiàn)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破除思政教育只是一部分人職責的現(xiàn)象。在人員上,不應當將思政教育只看成是思政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的職責。在高校里面,思政教育是全員參與的,思政教育是全體員工的職責。學校黨委組織部作為引領者,其他行政部門作為配合者,一線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作為實施者,實現(xiàn)全員參與的思政教育體系。必要時可以探索成立“課程思政工作室”,讓思政教師、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加入其中,適時地從外部邀請專家做講座。大家可以在工作室里面以思政課為引領,開發(fā)一些具有學校、地方特色的宣傳中國精神的通識課,然后成立本校的思政專題宣講團,宣講團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加入,各個高校間通過宣講團的相互宣講,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目的。
1.思想觀念的轉變。消除專業(yè)課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的誤區(qū)。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到其重要性,將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入到教學中去,讓自己變得樂于教授思政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自己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使學生變得樂學、能夠主動探索新知識。
2.專業(yè)課教師思政素養(yǎng)的提升。首先,加強專業(yè)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培訓。每周三下午不僅進行政治理論學習,而且在黨員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的時候,也可以適時要求非黨員教師一起學習相關內(nèi)容。根據(jù)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相關大政方針,適時地組織教師參加線上或者線下的相關培訓。其次,專業(yè)課教師應當熟悉思政相關內(nèi)容的特定術語和語氣。比如講授某個偉人的思想時,內(nèi)容務必準確無誤,不得擅自改造;在講解的時候語氣應當是嚴肅的、正式的。最后,通過自己對所教知識和思政知識的熟悉,找到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的嵌入點。
3.專業(yè)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提升。首先,分析學情。專業(yè)課教師應當分析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政治課和大學階段思政課的學習內(nèi)容,明白他們思政課方面已經(jīng)學習了什么,什么是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弄清楚思政元素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必要時,可以通過畢業(yè)標準的現(xiàn)行要求,反推出現(xiàn)行課程標準的制定要求,并不斷修訂課程標準,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因材施教。其次,教案的設計。教師應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并吸取一些專家的智慧,秉承積極教學法的精髓,堅持以德為先,講授一部分知識點的同時,讓同學們通過參與討論、查閱資料、做練習等方式參與其中,使教學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而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然后,加入思政元素的時候,也要遵循積極教學法,讓學生體會到這些偉人的精神和事跡離自己并不遙遠,從中明白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當如何做人、做事。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也可以作為評判教學效果的依據(jù)之一。最后,每次上完課都應當進行課后反思,思考學生知識是否學到、能力是否提升、是否進行了德育教育,總結這堂課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妥的地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評價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高校都是遵循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校長及其他校領導負次要責任。學校黨委組織部負責黨政、意識形態(tài)方面文件的上傳下達。教務處負責制定教師思政教育方面的評價細則,人事處負責制定思政教育方面的的獎懲細則,其他行政部門和各二級學院相互配合。
2.評價人員的選擇。對專業(yè)課教師使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提升的評價,應選定專門的評價人員。對專業(yè)素養(yǎng)和思政知識的傳授,應當和輔導員、思政教師的評價分開。學生也可以進行評價。每次評教的時候,可以加入一個關于思政知識傳授方面的評價。根據(jù)學生的評價,可以改進教學設計、完善評價制度。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思政課和課程思政的關系,完善評價體系,開發(fā)一些線上教學平臺,形成高校里各個部門、每個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思政培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