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柚
在信里除了噓寒問暖、拉家常、聊工作,也可以藏著幽默和智慧,讓我們打開名人的信箱,看一看他們都有哪些妙言妙語吧!
看來你得吃一條鯨
一個初學(xué)寫作的青年給作家馬克·吐溫寫了一封信,想討教寫作方面的事情。
信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質(zhì),而磷則有補于腦,要成為一個舉世有名的大作家,必須吃很多魚才行,不知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他還問馬克·吐溫:“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魚,吃的又是哪種魚?”
馬克·吐溫回信說:“看來你得吃一條鯨才成?!?/p>
妙言趣解:如果吃魚這么管用,是不是很多漁民都可以當(dāng)作家了?這個年輕人是不是有意地出言不遜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提問題沒經(jīng)過大腦思考。大作家用幽默的方式告訴他:寫作并無捷徑,而且你需要提高的空間還非常大。
旗鼓相當(dāng)?shù)姆Q贊
愛因斯坦非常欣賞卓別林的電影,一次,他在給卓別林的一封信中寫道:
卓別林先生:
你的電影《摩登時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偉人。
愛因斯坦
卓別林在回信中寫道:
愛因斯坦先生:
我更加佩服你,你的“相對論”世界上沒有別的人能弄得懂。你已經(jīng)成為一個偉人了!
卓別林
妙言趣解:當(dāng)偉大的物理學(xué)家遇上喜劇之王,連通信都顯得有趣而有深度。
一水之隔
20世紀(jì)30年代,楊振聲在青島大學(xué)任校長時,聽說好友胡適從天津乘輪船到上海,就請他順途到青島演講。船近青島海面,恰逢暴風(fēng)。因風(fēng)大浪急,輪船不能靠岸。胡適便給楊校長拍去電報,上面有五個字:“危在水中央。”
楊校長見后,立即復(fù)電:“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p>
妙言趣解:胡適先生借古樂府詩文表達(dá)自己的處境。而楊校長回電文也是用的古樂府詩文,既表達(dá)了對會面的急切企盼,又匠心獨具,言簡意賅。
咚咚鏘,催稿信
著名戲曲研究家趙景深1930年創(chuàng)辦了《青年界》雜志。有一次,他寫信給老舍催稿,在信箋上只寫了一個大大的“趙”字,用紅筆圈起,旁邊寫了一行小字:“老趙被圍,速發(fā)救兵!”
老舍接到信后,大筆一揮,在原信箋上畫了一桿槍,直刺紅圈,在旁邊配了一行字:“元帥休慌,末將來也!”他又附上一封信:
景深兄:
元帥發(fā)來緊急令,內(nèi)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兩千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后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殺氣滿山頭!祝吉!
弟舍予
妙言趣解:不愧是戲曲研究家,連催稿都這么戲劇化,老舍先生的回信也是別出新意,可說是投其所好啊!
“三無”拒采訪
1934年,《人世間》雜志“作家訪問記”專欄編輯寫信給魯迅,稱魯迅為“思想家”,要求應(yīng)允前去采訪,并以書齋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再拍魯迅與夫人許廣平、公子周海嬰的合照。魯迅寫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絕:
“作家之名頗美。昔不自重,曾以為不妨濫竽其列。近來悄悄醒悟,已羞言之。頭腦里并無思想,寓中亦無書齋,‘夫人及公子’更與文壇無涉。雅命三種,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偽作家小傳》時,當(dāng)羅列圖書擺起架子,掃地歡迎也?!?/p>
妙言趣解:魯迅先生以“無思想”“無書齋”“夫人及公子無涉文壇”婉拒了編輯的采訪要求,并以《偽作家小傳》表達(dá)自己求真務(wù)實的態(tài)度,犀利而不失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