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s
每周我的手機都會告訴我,本周每日平均使用時間為多長,比上一周長了還是短了。我總是看一眼,想:你想說什么呢?想管教我嗎?
很多人好不容易離開了父母家,覺得總算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不用上班的時候幾點睡幾點起都沒人管。沒想到,新上任的監(jiān)工——手機,比父母還厲害。每天不依不饒地叫人起床,過了預定的睡覺時間又提醒人睡覺。這還不算,什么時候拿起手機劃幾下,手機都知道,而且一筆筆記下來,定時提醒有這么一筆時間賬。交費、買菜、讀書,很多正經(jīng)事都要用手機辦。手機的每周提醒卻讓人心虛,好像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本該用在跑步、上課、進健身房、陪伴家人和朋友。
就像梭羅把塵世甩開住進湖邊的小木屋那樣,真的把手機甩開,百分百回到現(xiàn)實生活,可能嗎?我想這基本不可能。無論上班打卡,還是下地種田,如今都不可能不用手機。
如果梭羅還在瓦爾登湖畔種豆子,他會把自己的寫作傾訴欲化為短視頻,以“馬薩諸塞州李子柒”的賬號到處發(fā)布。他會穿著佛蒙特家織土布,手握鋤頭,一行行撒下豆種,溫柔又哲學地摘去田壟里的一根狗尾草。在冬天,他會貼許多來吃玉米的紅松鼠的視頻,說不定還會給來訪的狐貍梳毛,引導流量暴漲。他的豆子、狗尾草、土撥鼠、路過的訪客,都會一一出現(xiàn)在社交平臺上。那些擠滿他的小房子做精神交流的訪客倒可能不會真的跑到湖邊去看他,他們只要拉個群就行了。
比手機的總結(jié)更令人精神震動的,是各APP的年終總結(jié)。對自己的“主人”,它們都體現(xiàn)出了非同尋常的了解和關(guān)懷。視頻網(wǎng)站、交友網(wǎng)站、購物網(wǎng)站都知道今年你花了多少時間在上面。當各APP溫情脈脈地發(fā)來年度總結(jié),“主人”心中的驚駭有如一個無辜的女孩發(fā)現(xiàn)某個安靜沉默但內(nèi)心瘋狂的追求者。
更可怕的是,它不僅如此了解你,還同樣了解每一個用戶,而且不憚于讓你知道你在它的所有用戶中的位置。APP們力圖表現(xiàn)得溫柔細膩,其實卻像是偷窺狂加老大哥加貪得無厭的情婦。
不管怎么說,人還是手機和APP的主人,只是人的個性在手機和APP上表現(xiàn)得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看視頻,有人喜歡讀微博,有人喜歡在知乎上孜孜不倦地寫長篇回答。微信朋友圈里安靜乖巧的人,在微博上也許裝瘋賣傻嘻天哈地。喜歡給貓狗洋娃娃做衣服的溫柔小姐姐,以前最多在家庭和同事圈里有點名氣,在手機統(tǒng)治的世界里卻會成為百萬粉絲的博主。沒有短視頻的興旺,公眾也不會知道原來有這么多人愛看修理報廢的機器,連除銹磨刀都有那么多人愛看。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就有各種各樣的解壓視頻。手機是離不開的工具,是有點討人厭的管家,是我們的另一種人生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