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艷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有了新的目標,其中生物實驗教學更是有了新的發(fā)展方向。在高中生物實驗教育中,如何改變過去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實驗變得更有趣,是當下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擬采用“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多重質疑——探究感悟——釋疑點撥”的趣味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因而對此展開一定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創(chuàng)新性;趣味實驗;高中生物
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作為自然學科為基礎的學科,在具體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多的知識、技能與意識的形成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生物學實驗高中生物教學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加強和完善生物實驗教學,讓其變得有趣味性,進而整體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是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趣味性的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目標
(一)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高中生物教學通過開展實驗課,能夠激發(fā)學生整體的課程的學習興趣、探究能力。趣味性的生物實驗能夠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設想與實際操作,不僅能夠驗證所學生物學知識的科學合理性,幫助學生牢牢掌握知識,能夠加強學生對生物學的理解。利用生物實驗現象,能夠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得到實際驗證,加深其對生物學的理解和認識,這對激發(fā)科學探究精神而言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生物學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課程,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嚴謹性、科學性的實驗驗證,更需要對其中的基本原理牢牢掌握。在開展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有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這部分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chuàng)新性趣味實驗教學,能夠改變這種現狀。實驗教學本身就可以超越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趣味實驗能夠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通過進行探究實驗,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能夠更直觀地接觸到生物學的實際內容,獲得準確的知識結構,讓自己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提高自身對生命科學的理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實驗教學構建
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還是在固定的實驗設計模式、框架下進行,而生物實驗,多數都是驗證性的實驗,因此,實驗結果在教材中基本都能找到,學生幾乎提不起多少興趣,也就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創(chuàng)新性趣味實驗的開展,可以改變上述狀況。教師可以通過巧設問題,對教材中提供的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體驗生物學知識的探究與發(fā)現以及認知的過程,從而掌握生物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利用趣味教學模高中式,按照“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多重質疑—探究感悟—釋疑點撥”這樣的模式,有利于實驗之遷移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三、趣味性的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時間模式
(一)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在具體實驗中要巧設問題,在結合教材給定的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經驗入手,產生實驗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實驗教學中,認知實驗操作的科學合理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延伸出更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性問題。
例如,在實驗“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中,可以對給定的實驗框架進行調整,具體去設計設計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測定對象,提前讓學生進行自己選擇好自己想要鑒定的花生、核桃、糖果、肉制品等。然后再去告訴學生,測定與鑒別的方法比如具體的試劑選擇,在學生自主實驗中利用預設的問題“還原糖、脂肪與蛋白質鑒定中的實驗現象是怎樣的?”、“你的(你們的)實驗對象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情況如何?”等讓學生去在實驗中發(fā)現問題;最后進行總結發(fā)言,描述各組各自的實驗情況。
(二)多重質疑,探究感悟
多重質疑與探究,進而形成感悟是達到理解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的關鍵。在學習中,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也能夠做到在“學中做,做中學”。例如,在高倍顯微鏡的使用中,我們就可以設計一個簡易小實驗,就是通過載玻片上寫數字,比如數字6,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載玻片“6”,結果是大部分同學都認為是“9”,只有少部分同學看成是“6”。這樣讓同學產生疑問,顯微鏡成像是正像還是倒像?這樣使學生在多重質疑下進行實驗,對裝置、實驗過程進行仔細操作,學生就能夠通過自己的質疑、操作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
(三)釋疑點撥、共同提高
在創(chuàng)新與趣味性的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為主體,放權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小組學習、共同探究等幫助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對于一些簡單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而又一些難度的就利用小組、師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
比如調查人群中遺傳病這類實驗就應該是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的設計實驗的方案,通過探究和網絡資料的檢索等讓學生調查、搜集、分析、計算相應的結果進行小組間的討論與交流。而一些相對簡單的如葉綠體的電鏡觀察等則需要學生每個人盡量獨立完成,教師可以適當的糾正、點撥。
(四)創(chuàng)新實踐、遷移運用
具體如何設計一個既新穎又有趣的實驗,需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局限,擴大能利用的資源,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實驗教學。教師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所限,選擇實驗材料,并且要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己開展實驗。通過對實驗目的、實驗設計、實驗流程和實驗應用等進行創(chuàng)新性探究,從而獲得生物學的知識和能力,思考開放性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大膽進行猜想,通過對所學知識的聯(lián)想,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遷移運用的能力。
結語
通過創(chuàng)新性趣味實驗教學,可以讓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和單調無趣,能夠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生物學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對高中生物學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還能夠為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陳雪梅. 高中生物實驗混合學習活動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1.
[2]呂彬. 高中植物與微生物主題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1.[3]孟鮮穎. 生物學趣味實驗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