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富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 長春 130033)
水分管理是穴盤育苗成敗關鍵,水分管理應根據(jù)作物種類、秧苗生長發(fā)育階段以及育苗時的天氣情況等。
根據(jù)作物種類:根據(jù)作物秧苗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需求特點,特別是根系對水分需求特點,可將作物育苗的水分管理分為以下四種情況:①秧苗生長速度快,根系比較發(fā)達,吸水能力強,雖葉片比較大,但葉面有茸毛或蠟質(zhì),可以抑制水分過度散失,如西瓜、甜瓜、南瓜、青花菜等。為防止秧苗出現(xiàn)徒長,水分控制較嚴格,只有穴盤中基質(zhì)表面干燥,顏色發(fā)白時才可澆水。②秧苗生長速度比較緩慢,但葉片較多,有一定的蒸騰量,而且根系分布較淺,吸收能力較弱,在育苗期間需要保持較高的水分條件。如茄果類蔬菜等,應充分滿足對水分的要求,水分控制不宜過嚴。要注意觀察穴盤基質(zhì)表現(xiàn),不宜太干時再澆水,最好見干見濕。③秧苗生長速度快,葉片面積較大,蒸騰量大,但根系較弱,分布較淺,如白菜等綠葉蔬菜,育苗時保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較低的空氣濕度,播種時應澆足底水,但整個苗期不宜多次或大量澆水,以免造成秧苗徒長或漚根。④秧苗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植株根系不發(fā)達,多為須根系,分布淺,吸水能力差,但葉片面積較小,蠟質(zhì)層豐富,水分散失少,如蔥蒜等。育苗期間應保持較干土壤或基質(zhì)濕度和較低空氣濕度。
根據(jù)幼苗生育階段:苗期生長發(fā)育階段不同,其對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對水分的管理也不同。在幼苗期不同階段澆水時還要注意澆水方式,人工澆水時需要用不同的噴頭和技術(shù)。在出苗前為小種子蔬菜澆水時需要選用能噴薄霧的噴頭,可以避免澆水過多或把種子沖走;對較大的或覆蓋較深的瓜類幼苗在出苗前澆水時可用水流較粗的噴頭,但水量不要過大,以免沖刷穴盤。在籽苗期和成苗期澆水時可用高容量的噴頭。
秧苗生長情況不同,水分管理也不同。當秧苗色澤灰暗,心葉顏色較深,子葉不舒展,并稍有下垂時,秧苗處于缺水狀態(tài),需及時補充水分;如葉片顏色較淡,葉片大、薄,葉面褶皺是水分過多癥狀,應控制灌水。
幼苗生長過程中適當提高育苗場所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對促進幼苗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有顯著作用。冬春季育苗時外界溫度低,棚室內(nèi)很少通風,苗床內(nèi)二氧化碳不足影響秧苗光合作用。育苗期間增施二氧化碳對培育壯苗十分重要。
施用二氧化碳時應注意:采用高濃度二氧化碳進行蔬菜穴盤育苗時,白天室內(nèi)溫度需提高3~6℃,要盡量提供更多的光照。如采用補光育苗,應在補光時持續(xù)提供二氧化碳。
光照充足,才需要更多二氧化碳;如果光照受限,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幼苗生長。隨著二氧化碳增加和光合作用提高,植物需要更多養(yǎng)分和水以保證幼苗葉片迅速擴大,需要增加施肥次數(shù)滿足幼苗快速生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