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專門教育學校的學生就是有問題的學生,這些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心理障礙,要教育、矯治、轉化問題學生,就必須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所謂問題學生就是指那些心理偏常、學習偏常、品德行為偏常,普通學校難以教育,家長難以管教的學生。
所謂心理障礙就是指在問題學生頭腦中存在的組礙理解道德要求,從而不能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品德需要的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的產生與心理定勢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思想品德的目的也就是要為問題學生建立符號道德要求的定勢。為此,下面就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及對策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粗淺的分析。
一、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及特征
字母教育學校問題學生的心理障礙形成是多方面的,了解掌握問題學生的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及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1.認知障
認知障礙包括智力障礙和意義障礙,智力障礙就是有些先天性的障礙而形成的;意義障礙就是后性的影響而形成的。知識貧乏,語言錯亂,從而使學生形成了的心理障礙。
2.情感障礙
情感障礙就是在情感上出現(xiàn)了偏執(zhí),無法進行勾通,情緒不穩(wěn)定,從而使學生形成了的心理障礙。
3.行為障礙
行為障礙就是學生不顧及什么地行為,經常出現(xiàn)異常的行為,逐步在心理形成了定勢,從而造成了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特征
1.心理障礙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環(huán)境中逐步習得的
因而通過改變客觀環(huán)境、采取適當?shù)慕逃胧┦峭耆梢钥朔?/p>
2.心理障礙都是針對某一現(xiàn)象或狀況而產生的,因此具有客觀與主觀的相對關系
當某個問題學生常為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指的是在認識活動中的表現(xiàn),容易感情用事是指在處理問題時缺乏理智,說他們放蕩不拘指的是在表現(xiàn)一定的組織性、紀律性的場合不能約束自己。
3.心理障礙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
心理障礙一但形成之后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有的可能長期保持下去,因而成為個人品德的一個組成部分。有的則需要在得當?shù)慕逃蟛拍芸朔?/p>
4.心理障礙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
對這種心理活動是無法直接觀察的。只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外部言行,從中考察心理障礙的產生。
二、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因素
字母教育學校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具有客觀方面的因素,也具有主觀方面的因素。
(一)客觀方面的因素
1.社會方面的因素
學生在社會上不僅受到了各種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而且也受到了各種語言和行為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認識活動造成了困難,使學生同其他人的關系和采取的行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庭是學生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最早接觸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家庭結構混亂、家庭關系復雜、家庭生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當、家庭成員素質不高等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3.學校方面的因素
學生在學校里正處于心理發(fā)育、和發(fā)展時期,教育一但出現(xiàn)失誤和偏差,就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形成了種種障礙。
(二)主觀方面的因素
1.學生不正當?shù)男枰?/p>
學生不正當?shù)男枰钱a生心理障礙的基礎,由于學生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需要。從而形成了難以克服的矛盾,這種矛盾是形成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
2.學生知識的貧乏
人對待周圍事物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總是以某種認識為根據(jù)的,支持心理障礙的知識越多,就越難克服,越少就越容易克服。在問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知識的貧乏和不足也造成心理障礙的常見情況。
3.學生情感的冷淡
問題學生各自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和經歷是不相同的,情感的表現(xiàn)就是問題學生的個性特征的制約在起作用的。對于缺乏信任和友愛、熱情和志氣,過分的自尊而常常是造成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根源。
4.學生觀念意識的淺薄
問題學生觀念意識的淺薄也是造成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做為學生群體中的成員在認識態(tài)度和心理發(fā)展方面都是具有共同的趨勢的,一但出現(xiàn)例外,心理也就難以平衡。問題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雖然還沒有最后形成,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總會有最基本的處于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從而也是造成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
三、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對策
專門教育學校根據(jù)對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特征和形成因素的分析,要克服或消除問題學生心理障礙必須采取以下的對策。
(一)改變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
從改變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獲取更多的新知識,消除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礙的舊知識因素,從而使學生的認識發(fā)生新的變化,逐步形成新的認知系統(tǒng)。
(二)調控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
調控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就是要對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創(chuàng)建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讓學生把不滿的情緒發(fā)泄出來,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控制。轉移注意力,使學生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并且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娛樂活動或者學生自己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方面。
(三)控制學生的行為軌跡
對學生行為的控制過程中,需要教師經常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訓練計劃,經常檢查、指導、落實,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自覺的意識,在控制下的范圍內去進行體育活動,通過消耗體力來消除心理的不滿,緩解心理壓力。但是對學生行為的控制,必須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和感覺到自由,最終形成心理定勢,這樣,才有利于徹底消除存在的心理障礙。
(四)強化學生的心理意識
強化學生的心理意識就是要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的傳授基礎上,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心理知識的要求進行強化訓練。暫時離開引起不愉快的人和事或者環(huán)境,眼不見心不煩,時過境遷,心理壓力也會逐漸淡化或者消失。經常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錘煉,才能做到遇事不慌,冷靜穩(wěn)妥地對待。
結束語:
專門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問題學生的心理障礙是專門教育教育的重要難點,通過對問題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特征和形成因素的分析以及要克服或消除問題學生心理障礙必須采取的對策,試圖找到教育、矯治、轉化問題學生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