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發(fā)成
12月9號上午,我正在開元中學參加全區(qū)學科教研研討會,在認真聽課之余偶爾想拿起手機看看學校的工作群有什么新的動向,果然,我校的教科室張主任發(fā)了一條“關于參加泰安市‘讀書人物’評選活動”的通知,因為當時正在聽課,所以就暫且把這個消息擱置一旁了。
下午回到學校備完了第二天的課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回到家妻子正在做飯,和孩子玩了一會忽然又想到了這個消息。我感覺這是一個好的活動,一是這樣有意義的活動非常難得,二是我原來不是也讀過不少書嗎。想到這里我毅然給學校領導打電話要報名。
靜下心來想想自己這些年來忙于事業(yè)、家庭,真的有很長時間沒好好讀過書了,尤其是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后,工作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里便是“抱”起手機看,手機上既有讓我開拓視野,改變認知的信息,也有消磨時間毫無意義甚至消極的內(nèi)容。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智能設備雖然有它們的好處,但是好像少了一些讀書時的安靜與智慧,淡定與從容。
說到讀書,在本學期之前的暑假里,我也響應學校的讀書號召,買了一本《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一閱讀,沒想到這些教育大家果然名不虛傳。他們的言論與思想很好的解釋了我當班主任這些年遇到的問題,產(chǎn)生的困惑,讓我感到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他們的觀點也升華與總結(jié)了我做班主任這些年積累的一些小小的經(jīng)驗。讀這本書就像是與自己喜歡的朋友在聊天,那種從書中獲得肯定,答疑解惑,與人對話的美好感覺好久都沒有了.......讀到精彩的地方,我也會用筆托出來,還想往后再看看這些名家的語句。例如,深圳育才中學教師,廣東省語文特級教師陳曉華老師說的:“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就要找尋學生認同且能接受的教育方式”、“自主管理不是教師的終極目標,自主管理背后的那些東西,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許,只有真誠才能贏得真誠,只有真情才能撥動真情的琴弦?!?。北京市模范班主任、特級教師丁榕老師說的:“不管時代怎么變,教師對學生的‘愛’始終沒有變;不管觀念怎么變,‘教書育人’的觀念不會變;不管方法怎么變,‘為人師表’不會變;無論年齡怎么變,一個班主任追求快樂、幸福人生的理想不會變?!边@些優(yōu)秀教師一生的經(jīng)歷和親身感悟,就像黑暗無際的大海上的燈塔發(fā)出的光,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學班級管理這場航行中指明了方向。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它已經(jīng)深深的吸引了我,為我枯燥的生活又增添了些許樂趣或者說又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我有空的時候,我還會看。
這次的活動也讓我回想起以前讀過的書和與書有關的故事,兒時的生活條件較差,家里雖然有一個14寸的黑白老式電視機,但是有很多時候是沒有節(jié)目可看的,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有很多衛(wèi)視的節(jié)目和網(wǎng)絡視頻。打開電視往往看見的就是滿屏的雪花或者一個圓形的由彩條組成的圖案。幸好那個時候有很多書。小時候父親給我買的最早的便是繪本故事,條件有限,多了是買不了,但是一本書我可以看很久,很多遍。后來便是從一個比大我兩歲的侄女那里借武俠小說看。那些武俠小說的書名現(xiàn)在只記得有一個叫《鬼琴書生》的。這些小說大部分描寫的是主人公的英雄氣概,行俠仗義與兒女情長。有人說童年閱讀的第一本書,有時決定了人一生的道路?,F(xiàn)在感覺自己身上的孤傲與仗劍江湖的氣質(zhì)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了。由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聯(lián)想到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學生讀書,讀好書是多么的重要?。?/p>
上學之后自然更流行讀書了,有學校里發(fā)的課外讀物,印象最深的是一本藍色的書皮較厚的課外閱讀。里面既有精選的寓言故事,又有科普文章。那本書在很長的時間里陪我度過了無聊的時光,里面有的文章讀了好幾遍。現(xiàn)在想想,心無旁騖的讀書的感覺真好?。W生時期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就更是諸多文章中的精華了。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自然會想到自己的父親,當時感覺朱自清的文章比較平淡,自己的父親更是平庸至極。這樣的文章也沒怎么吸引我。無非就是學著作者父親的口吻對自己的同學開開玩笑: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算是體驗了一把當父親的癮。直到自己參加了工作,有了兩個孩子,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的父親從一兩歲便失去了我的爺爺,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后來媽媽進入我們家,再后來有了我,一直把我供到大學畢業(yè),給我娶上媳婦,買了房子。自己過日子了才知道父母和奶奶為何如此節(jié)儉。他們都是為了我啊!我的父親更是抗下了所有,他從沒有向命運低過頭,總是積極向上的對待生活,我的父親是真男人!從此我也理解了朱自清與他父親的那種感情。現(xiàn)在的我也學會了像父親一樣,即使人生得意,即使遇到困難與挫折,也要做一個不動聲色,有擔當能抗事兒,有責任,有內(nèi)涵的男人。也學會了如何做一個有溫度,有情感,有分寸的父親般的老師。
本次參加的讀書活動讓我仿佛又找到了那個曾經(jīng)是純潔的,積極陽光的男孩的我。我堅信,作為教師的我,將來還是離不書籍的陪伴,今后我會更加熱愛閱讀,享受閱讀,把書中學到的知識,感悟到的美好情感再奉獻給我所教的學生,讓我的學生在品德,能力,學識這些方面全面發(fā)展,將來做對社會的有用之材。我也想像《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一樣對自己的學生說,中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也最古老,最博大精深。我們要努力的充實自己,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自己先慢慢的變的強大一點,我們每個人都進步一點點,那我們的國家就會向前邁出一大步!
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總是要歷經(jīng)百轉(zhuǎn)和千回才知道何去何從。是教育給了我新的生命,十多年的教書生涯讓我也成長了許多,知道了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也知道了什么事要量力而行,什么事要盡力而為。更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我想說,我喜歡做一名教師,我熱愛教育事業(yè)。我堅信有書的陪伴,今后我會做一個更合格的教師,更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書的陪伴我們也會生活的更有意義。讓書與我們同行,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