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
摘要: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潮流中,沉淀下來太多前輩們的知識財富,古典詩詞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過以當今社會對古典詩詞的傳承及應用為主題,談談當前在各大高職院校的教學意義及采用的方式方法,通過梳理出來的教學形式,總結(jié)出詩詞歌曲存在的價值,并如何對詩句加以理解和弘揚。
關鍵詞:古典詩詞歌曲;高職院校;傳承與應用
引言:中國古典的詩詞是中國歷史發(fā)展最直接的見證,同時也是古代文人智慧的結(jié)晶。古典詩詞歌曲就是將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與音樂結(jié)合,例如將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的《詩經(jīng)》、《楚辭》、《樂府詩》等古代流傳至今的詩詞作品,配上動聽的旋律,幫助學生加速對內(nèi)容的記憶并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讓詩詞變成歌詞,提升對古典詩詞的理解能力。
一、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傳承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意義
1、拓展教學內(nèi)容
當前高職院校在聲樂課方面所采用的教材大致為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聲樂曲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聲樂作品選集》等,在這些教材中是以西方歌劇中國民歌和現(xiàn)代流行歌曲為主,其中并未涵蓋中國古典詩詞歌曲,阻礙了中國古典詩詞歌劇在高職院校中的傳承和應用的途徑。在這樣的情況下,為提升中國古典詩詞歌曲在高職院校的傳唱率,并不斷拓展和豐富高職院校的教學內(nèi)容,在新一輪教材編輯中,開始加入中國古典詩詞歌曲,促使整個聲樂教學內(nèi)容更加的飽滿,通過接受極具藝術性和文化底蘊的古典詩詞歌曲的熏陶,保障學生們在音樂藝術方面的鑒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設置必修和選修的過程中,選定極具特色的古典詩詞歌曲為必修課程,并在考核環(huán)節(jié)加大考核力度,確保學生將更多的時間運用在這些曲目上,增加對古典詩詞歌曲的了解和興趣。
2、體會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往往將自我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在技能技藝的掌握方面,逐漸缺失對歷代儲存下來的民族文化的關注度,丟掉了中華民族歷史長河遺留下來的精華。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增加對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學習,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缺失的環(huán)節(jié),將古典詩詞歌曲作為當代大學生精神文化和音樂藝術的補充,其中不乏貫穿中國古代的文化精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我國文學與音樂結(jié)合的魅力,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并將這獨有的一份文化遺產(chǎn)持續(xù)傳承下去。
二、在高職院校中開展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1、由專業(yè)教師帶領學生了解每一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
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并非刻意而為之,都是有感而發(fā),將自己所遇到、所想的、所感受的通過詩詞的形式,表達出來,并傳承給后輩人學習和借鑒。由此可見,掌握其創(chuàng)作的背景,更有利于讀懂、讀透每一字、每一句所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不然了解的太過片面,會影響最終學習和體會的意義。將古典詩詞結(jié)合著優(yōu)美的旋律,譜寫出一曲曲古典詩詞歌曲,受時代背景的影響,決定了歌曲的風格、特點,同時,時代背景的差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
例如,教材在《詩經(jīng)》中就有收錄大量的古典詩詞歌曲,代表時代背景具有多樣性,包括戰(zhàn)爭、愛情、民族文化風俗等,學生通過不同詩詞類型的了解,加深了對其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實現(xiàn)在歌曲演繹方面的提升,能更容易將自己理解的情感融入在歌曲的表達上。
2、正式開展古典詩詞歌曲教學的方式方法
當中國古典詩詞歌曲被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后,在具體教學開展方面,需引起相關教師的重視,例如在具體詩詞語言表達方面、曲目的演繹技巧方面、需要學生重復練習等情況,達到最終將歌曲完整、優(yōu)美的呈現(xiàn)出來,這個過程還需教師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1)選擇出適合學生演唱特點的歌曲
受高職院校的影響,學生普遍基礎偏低,學習能力也并不十分理想。所以在教學實際開展的過程中,由教師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適合用于教學的古典詩詞歌曲,非常重要。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剛開始進入到古典詩詞歌曲教學的初期,需選擇一些節(jié)奏較緩、旋律簡單且詩詞句子更容易理解的歌曲。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特點,運用歌曲演唱的發(fā)音技巧,完成一首首古典詩詞歌曲的學習。在進行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學習中,要熟悉古典詩詞的整體結(jié)構,要做到在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更加的自然,使得整首歌曲的演繹更加的熟練、通脹,并在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氣息的把控,為后期的學習打好基礎。
(2)幫助學生練習氣息的掌握能力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演唱的過程中,與其他音樂曲種存在巨大的差別,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更具有意境,所以曲目更加空曠、寧靜,學生在演唱時需表達出古典詩詞歌曲獨有的悠遠的特點,并熟練地掌控自己的聲帶,調(diào)整好氣息,確保每一首古典詩詞歌曲的演繹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相符。這無疑考驗了教師的教學功底,需要在每節(jié)課前,做足準備功課,保證每一首歌曲的準確演繹,不僅如此,還需要時刻監(jiān)督學生在基本功方面的練習,以保證在真正需要展示出基本功時,通過歌曲氣息的平穩(wěn)和連貫。
(3)加強學生在音色、音量方面的控制能力
由于中國古典詩詞是古代的文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了內(nèi)容的含蓄、唯美和細膩的特點,所以在演繹古典詩詞歌曲的過程中,需將這些元素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堅決杜絕原詩詞是悲涼、凄慘的創(chuàng)作背景,卻采用輕松、歡快的演繹方式表達出來,這不僅打破了原有歌曲的意境,還會被人質(zhì)疑其專業(yè)能力水平。所以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準確把握每一首歌曲的基調(diào),通過自身在音色、音量方面的把控能力,將歌曲的意境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融入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教學,不僅體現(xiàn)出了當代教育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體現(xiàn)出了通過古典詩詞歌曲的加入,整體提升當代大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和理解,強化了這一代青年人的文化素養(yǎng),也重塑了在道德情操方面的培養(yǎng),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曉玲.古詩詞歌曲在地方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實施與推廣[J].黃河之聲,2019(14):94-95.
[2]劉媛媛.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地應用研究[J].黃河之聲,2020(11):112-113.
基金項目:本文為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2020年度人文社科校級重點研究項目《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古典詩詞歌曲在高職院校中的傳承與應用研究》編號:SK2020002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