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程鵬飛?李娜?劉龍?王建鳳
摘? 要:目的? 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采用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方法,并對該方法的具體效果(患者糖、脂代謝情況)與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山東省高密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每組60例。甲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西藥治療,乙組患者在甲組西藥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益氣健脾和胃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生活改善情況與臨床指標,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與分析。結果? 乙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的生活水平與改善情況(心理狀態(tài)、軀體功能、自我認同感、社會交往與鎮(zhèn)痛能力)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恢復情況(血糖、胃排空率、小腸推進率、胃泌素與胃動素)與恢復范圍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益氣健脾和胃治療,可顯著改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促進糖尿病胃輕癱患者餐后血糖下降有益,還能有效改善患者脂代謝異常,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常規(guī)西藥治療組;益氣健脾和胃治療組;生活改善情況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009-8011(2022)-5-00-03
導致患者患有糖尿病胃輕癱的因素較多,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胃部手術史(食管、小腸周圍)、放射治療等[1]。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癥狀并不單一,與患者自身體征、素質有關,典型癥狀為惡心嘔吐、胃部灼熱、食欲不振、體質量迅速下降(短時期內)、腹脹、胃痙攣與胃食管反流等,患者難以控制自身血糖水平,對其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2]。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多采用藥物治療與干預,但常規(guī)西藥治療效果較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問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對后續(xù)治療造成一定阻礙[3]。針對以上特性,醫(yī)護人員提出了全新的治療方法,即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法,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該方法的記錄與資料較少,難以提供臨床參考[4]。為此本研究選取120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治療方法的具體效果與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山東省高密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每組60例。甲組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1.50±1.83)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0.62)年。乙組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2.00±1.96)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0±0.5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高密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所有患者均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成年人,且年齡不超過65歲,神志清醒,無精神類疾病或認知障礙,不需他人作出決定;②經胃輕癱診治指南[5]確診為糖尿病胃輕癱;③有糖尿病病史;④行胃腸鋇透后,3.5 h胃排空率<65%[5];⑤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6]。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缺失者;②身體素質較差,且有重大疾病史,如患有白血病、心臟病或腎衰竭等,對本組實驗不耐受者;③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④近期服用過解痙止痛藥等藥物,對其胃部動力與后續(xù)研究造成一定影響者;⑤依從性與配合度較差,不利于后續(xù)研究的進行,并對后續(xù)研究的開展帶來一定阻礙者;⑥自愿退出本研究,并簽署退出研究申請書者;⑦研究開展與進行過程中,發(fā)生較大的醫(yī)療事故,對患者生命造成一定威脅,及時終止研究者。
1.3 方法
甲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方法。給予患者適量具有刺激胃部肌肉、治療惡心、促胃動力、降糖功效的藥物,如甲氧氯普胺、阿奇霉素或多潘立酮等。依據(jù)患者自身病情與代謝情況給予其一定量的甲氧氯普胺片(生產企業(yè):上海金不換蘭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615,規(guī)格:5 mg×100片)或多潘立酮膠囊(生產企業(yè):北京賽而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65,規(guī)格:10 mg×10?!?板)。甲氧氯普胺片的用藥量及用藥頻率為癥狀出現(xiàn)前30 min服用3片或餐前及睡前服用1~2片,4次/d,患者劑量不得超過0.5 mg/(kg·d)。多潘立酮膠囊的用藥量及用藥頻率為用餐前15~30 min服用1粒,3次/d,持續(xù)服藥28 d。
乙組患者在甲組用藥基礎上采用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方以高密市中醫(yī)院協(xié)定處方益氣健脾和胃湯為基礎方加減化裁。選用康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免煎中藥,湯藥成分如下:黨參15 g、萊菔子15 g、茯苓15 g、炒白術15 g、香附10 g、香櫞10 g、姜半夏10 g、砂仁10 g、檳榔與木香10 g。將其作為基本藥方,以患者的實際癥狀為基本依據(jù),加用不同中藥。若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氣虛、體弱,對其加用10 g當歸與20 g黃芪;若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積食、消化不良,對其加用焦三仙15 g;若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胃脹、氣滯,對其加用10 g枳殼與15 g青皮。諸藥以溫開水沖服,每付為一日用量,早晚分服,連續(xù)服用28 d。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生活改善情況與臨床指標,并對最終結果進行比較與分析。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若患者癥狀消失,胃排空≥65%,可正常生活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胃排空≥50%為顯效;患者糖、脂代謝逐漸恢復正常,癥狀有所緩解,胃排空≥30%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與代謝異常加重,胃排空率無變化為無效。胃排空率計算標準如下:給予患者20根含有小鋇條的膠囊,3.5 h后對其剩余鋇條進行統(tǒng)計,胃排空率= (20-剩余鋇條數(shù))/20×100%。臨床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生活改善情況判斷標準:醫(yī)護人員應將所選研究對象作為基本依據(jù),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水平評分,量表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明生活水平越好。
臨床指標。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值為4.4~7.8 mmol/L,患者血糖值越接近正常水平,表明患者血糖恢復狀況越好。胃排空率越低,表明患者恢復狀況越優(yōu)。小腸推進率測量標準:分離患者小腸,將其直鋪于冰面,給予小腸末端適量酚紅溶液,待其變?yōu)榧t色后,于末端剪一小口,并滴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0.5 mol/L),若變紫色則為酚紅到達部位,在紫色區(qū)前后各滴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以確定酚紅到達的實際部位。小腸推進率=(幽門至酚紅染成紅色末端的距離/幽門至回盲瓣的距離)×100%。小腸推進率越低,表明患者恢復狀況越優(yōu)?;颊呖崭箷r胃泌素與胃動素的正常值分別為20~160 ng/L與5~300 ng/L,患者空腹時胃泌素與胃動素值越接近正常水平,則表明患者恢復狀況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甲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6.66%,高于乙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96.6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改善情況對比
乙組患者的生活水平及改善程度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乙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改善程度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兩組患者在臨床療效方面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醫(yī)護人員給予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益氣健脾和胃藥方,可緩解與消除其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可有效治療糖尿病胃輕癱[6-10]。
兩組患者生活改善情況對比,乙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水平與評分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為醫(yī)護人員通過益氣健脾和胃藥方治療,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認知水平,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認同感與軀體恢復能力,為后續(xù)行為與生活的改變奠定了一定基礎。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評分結果顯示,乙組患者血糖、胃排空率、小腸推進率、胃泌素與胃動素5個指標的改善情況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乙組患者在接受益氣健脾和胃藥方治療后,其臨床指標得到顯著改善與恢復,且恢復程度高于甲組。
通過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相比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患者聯(lián)合采取益氣健脾和胃治療的效果更好,具體表現(xiàn)為,乙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改善情況(軀體功能、自我認同感等)明顯高于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臨床指標恢復情況與甲組相比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張艷[11-13]等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益氣健脾和胃法有利于提升患者糖代謝情況與生活水平,縮短其癥狀恢復所用時間,預后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鄭玲彤,崔晶晶,付曉.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益氣健脾中藥復方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作用機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1,37(17): 2335-2337,2346.
[2]肖曉華,張琳琳,董青梅,等.中藥封包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5):2398-2401.
[3]郭海洋,李春雨,趙廣明,等.益氣健脾中藥復方對糖尿病胃輕癱大鼠胃動力的調控作用及機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9,44(8):659-665.
[4]李麗娟,王靜飛,潘滿立,等.益氣健脾通降糖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25例[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6,9(3):307-309.
[5]藍宇.胃輕癱診治指南(13年版指南共識重點解讀)[C].中華醫(yī)學會北京分會消化系病學術年會.2014.
[6]郭珺,竇進,李然偉.溫針灸結合半夏瀉心湯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9,41(5):451-453.
[7]張弘,吳巧敏,倪海祥.健脾益氣和胃中藥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8,35(5):754-759.
[8]李慧,夏軍權,陸敏,等.益氣健脾方對糖尿病胃輕癱大鼠療效的實驗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6,32(11):164-166.
[9]崔晶晶,付曉.針藥結合對糖尿病胃輕癱大鼠胃竇RhoA/ROCK/MLC信號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21,27(6):959-964.
[10]韓功帥,金政,張默函.高糖條件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對大鼠胃平滑肌細胞能量代謝調控機制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1,29(3):205-214.
[11]張艷,華川,左新河,等.中藥復方防治糖尿病胃輕癱的數(shù)據(jù)挖掘與用藥規(guī)律分析[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21,35(3):75-78,83.
[12]張懿,袁群,楊一文,等.加味四君子湯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胃蛋白酶原的影響研究[J].中藥材,2019,42(9):2185-2188.
[13]何蘊良,萬生芳,張磊,等.基于AMPK/PGC-1α信號通路研究紅芪多糖對糖尿病胃輕癱大鼠胃竇組織能量代謝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21,37(3):96-100.
11595005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