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明
教研方式,經(jīng)過長期的改良與變革,由“老教師示范”“教材解讀”“集體備課”“說課”演變到“無學生上課”等形式,的確為學校教學研究特別是新教師培養(yǎng)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許多新觀念新做法不僅困擾著新教師,同樣困擾著老教師。特別是許多上世紀末成長起來至今還相當活躍的名師,其示范課往往還是相當老套的理念與教法。一些地方的教研機構(gòu)依照國家文件提出的“課堂評價標準”雖然加入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等名詞,但是在課堂上仍然無法完全體現(xiàn)出來。各種大型的公開課、示范課離不開教師“導、牽、引、追”,很多名家靠“追問式教學”演完一節(jié)課。
因此,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教學主張,依然還是無法公開示范,特別是大型教研或者培訓活動需要借班上課,名師們都統(tǒng)統(tǒng)回避或者老調(diào)重彈。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時期,我們探索了一種新型的教研方式——模擬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效果不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徐斌、林俊等親自實踐,獲得很好的贊譽。
所謂模擬課,就是安排一位教師當“老師”,其余的教師當“學生”,然后按照預設的課程進度上課。這種方式至少有以下優(yōu)點:
首先,不需要驚擾學生。
教學研究,要能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這些難題很多是認識上和行為上的問題,過去我們都是直接去找學生進行實驗的。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是對一些誤人子弟的人的批評?,F(xiàn)在的模擬課就是盡量自己先搞清楚,再去使學生明白。
其次,不需要追趕進度。
很多時候組織教研活動,特別是需要上公開課、示范課的時候,執(zhí)教者特別擔心教學進度。因為教研活動往往是事先確定而且多數(shù)是借班上課,時間與教學進度很難及時匹配,要么留著,要么重上,也不能得到真實的效果。
再次,不需要隱藏問題。
現(xiàn)在提倡在“問題解決中”學習。模擬課就是讓教師做學生來體驗“老師”的教學意圖、提出的學習任務和布置的作業(yè)。這些“學生”親自體驗,直接表達,會把許多掩藏在學生中的問題暴露出來,然后大家弄明白以后再去實踐。
最后,不需要提前試講。
過去的公開課、示范課、研究課都流行試講很多遍,目的是盡量體現(xiàn)老師的想法和做法?,F(xiàn)在的模擬課不需要試講了,只需要弄明白執(zhí)教者和自己團隊的教學意圖,盡量體現(xiàn)國家課程的意志,然后去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