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釵(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qū)新溪小學)
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老師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除了教授寫作方法及技巧外,更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點滴,體驗生活情境,關注生活熱點,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從生活中捕捉素材。學生一旦有了生活積淀,便會敞開心扉,寫真事、抒真情,誘發(fā)出表達的欲望,使習作更貼近自然、貼近生活。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少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的支撐,學生習作時就無從下手,胡編亂造,有的甚至偏離生活常識,毫無真情實感。其實,大自然到處都有優(yōu)美的景物,生活每天都在演繹著動人的故事。我們應引導學生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善于觀察生活點滴,發(fā)現(xiàn)平凡中的偉大、普通中的美麗,采集豐富的習作素材。
“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 “處處留心皆學問”,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春暖花開、如茵綠草,去領略日出日落、風起云涌,去感受月的陰晴圓缺、雨的溫柔磅礴,去欣賞燕歸來、鶯啼處、雀啁啾……還應引導孩子懂得動用各種感官,用眼睛去觀察、用鼻子去細聞、用耳朵去傾聽、用雙手去觸摸、用心靈去感受。
為幫助學生寫好觀察日記,我特地把胖大海帶到課堂上,先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引導學生看一看樣子、摸一摸質地、聞一聞味道、敲一敲聲音,并當場記錄下來。接著,我把胖大海放入杯中,再往里面加水,讓學生觀察胖大海的形狀、顏色的變化,及如何從一顆小小的橢圓形的樣子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在神奇的變化中學生文思泉涌,真情自然而然地在筆尖流淌:
“胖大海就像一個調皮的運動員撲通一聲跳進水里,還調皮地翻了個跟頭?!?/p>
“胖大海在水里慢慢地冒著泡,漸漸地變大,把褐色的外衣?lián)纹屏?,露出白色的肚皮?!?/p>
“胖大海吐出了一個個晶瑩別透的小泡泡,接著變成一團團黑黑的棉絮,正悠閑地散著步?!?/p>
看著一篇篇精彩紛呈的習作,欣慰之余,適時評價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懂得了如何開啟五官細致觀察,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聞一聞、想一想,這樣從不同方面來了解事物,對事物的認識就會更全面、透徹,所寫的事物也就更生動形象,富有立體感和畫面感。
魯迅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學生也要像蜜蜂一樣,勤于捕捉生活中生動的瞬間和鏡頭。
在校園,同學互幫、課間游戲、師生談心、學生活動;在家里,爺爺學習網(wǎng)購、媽媽忙于家務、周末舉家外出旅游;廣場上,人們晨練、跳廣場舞、打太極拳……
生活中的素材隨處可見,只要多留心,變“熟視無睹”為“熟視善睹”,就能采集到新鮮的“蜜”。
久而久之,寫作文時材料便會呼之欲出。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體驗生活,使習作更富有真情實感。如,在交流《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時,同學們興致盎然,躍躍欲試。我引導他們在家里準備好實驗材料,自己動手演示,再把實驗過程寫下來,并要求寫上感受。第二天,一篇篇精彩的習作呈現(xiàn)了,記敘真實生動,步驟清楚具體,孩子們還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有的從“雞蛋浮起來了”中懂得了水的密度可以變化,有的從“乒乓球復原”中明白了熱脹冷縮的原理,有的從“會跳舞的紙屑”中感受了摩擦起電的神奇,有的從“筷子的神力”中了解了大氣壓力的知識……通過動手實踐,同學們不僅提高了習作能力,還領悟到科學的神奇和有趣,從而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學生只有自己參與活動,才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如,每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假期,我們便會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并進行活動前的指導,布置學生查找資料,詢問家長,了解當?shù)亓曀孜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端午節(jié),門插艾蒿、學包粽子、看賽龍舟;春節(jié),家家“掃塵”、戶戶做“紅團”、購買年貨、除夕守歲、初一拜年;元宵節(jié),游燈看燈、文藝出游……學生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活動參與,之后寫收獲和總結已是水到渠成。
生活包羅萬象,日新月異,所見所聞皆可入文。我們要鼓勵學生將作文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真正建立起作文與生活的“鏈接”。
去年學校開運動會,同學們期盼已久,但天公不作美,當天早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運動會只得延期舉辦。我一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同學們議論紛紛,都是有關運動會的話題,原來同學們的一腔熱情被這場雨澆滅了。此情此景,看來要靜下心來上課是不太可能。
于是我凝望著他們,等他們稍微安靜些后,問道:“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很沮喪?”“是!”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哦,為什么?”我一句直指要害。同學們紛紛抱怨,班長立刻站起來說道:“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可這雨說下就下,好好的運動會泡湯了?!薄安诲e,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蔽覞M意地點點頭,請她把這句話寫到黑板上。
看到班長受到表揚,其他同學也不甘落后。一名運動員搶著舉手,他大聲說道:“昨天不下,前天不下,偏偏今天下,這太陽公公是不是在跟我們賭氣,太調皮了,虧我平時堅持不懈地鍛煉,看來英雄今天無用武之地。”“你能用上擬人修辭,說得真恰當!”我的實時評價打開了學生思緒的閘門,那小手就如雨后春筍,不斷舉起。
興濃如酒,是練筆的好時機。于是,我請同學們把剛才印象最深的感受用筆描繪下來,孩子們筆尖流淌出的文字全部記錄在課堂小練筆中。一個小小的體驗,觸發(fā)了學生們內心表達的愿望,成就了一次小練筆。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中學會了關注生活,豐盈了感受,也展現(xiàn)了富有個性的見解和體驗……
“文章合為時而著”,我們應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窗外,傾聽生活的腳步聲,對周圍保持一種新鮮感,激活他們的個性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圍繞社會熱點、生活焦點,同學們在習作中滲透自己真摯的情感和鮮明的個性色彩,實現(xiàn)“我手寫我心”“我筆抒我情”,彰顯習作個性。
生活是個萬花筒,是學生習作的素材庫。只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自然、面向社會,觀察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關注生活的熱點焦點,巧引生活之源,學生筆下的作文之花定會絢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