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方
這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曾經放在案頭好幾年,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拿出來讀上幾頁。第一次接觸《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在2008年,當時讀了就愛不釋手,捧起這本書,我仿佛真的遇見了蘇霍姆林斯基,看到了他的學校,感受到了他的教育智慧,覺得書里的每一個建議都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問題,以及書里的方法該怎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到我自己的教學當中。雖然這本書首次出版于1977年,但里面的教育理念至今都很適用。每次讀這本書時,我的血液是沸騰的,思維是清晰的,感覺自己在教學中的“迷霧”一下子都被撥開了。正因為這樣,雖然搬了幾次家,這本書還是一直伴隨著我。
經典就是經典,十幾年后的今天,當我再次翻閱這本書時,依然是如獲至寶。我深深地覺得,《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教師學習的典范,也是教師研究學生學習的法寶、研究閱讀教學的法寶、研究情境教學的法寶,更是各種先進教育理念的集合,還是教師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法寶和全面提升自我專業(yè)能力的法寶。如果我們堅持按照書中的建議做下去,一定會有沉甸甸的收獲。以下便是我閱讀中感受最深的幾個方面:
“書讀的越多,時間越多?!眲倓偪吹竭@句話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會覺得矛盾,為什么花在讀書上的時間越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反而越多?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書讀多了,思考問題的方向不一樣,精神追求也會變得不一樣。書讀的越多,越會統(tǒng)籌安排自己的時間,那么可支配的時間也就越多。一段時間不讀書,就會迷失自己,無端地浪費大把的時間。時間去哪里了?我們在感嘆時間飛逝的時候,卻也訝然發(fā)現(xiàn)時間大多消耗在各種手機APP的信息轟炸中了。看起來每一天過得忙碌又充實,其實細細想來自己一無所獲。猛地驚醒,重新讀起書來,又會覺得心里立刻敞亮起來,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閱讀是治愈一切的良方。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多處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閱讀可以解決教學中許多棘手的問題。比如,可以通過閱讀來改變班級中那些學有困難的學生。書中提到了一個叫費佳的孩子,他原先在數學應用題上遇到了很大的障礙,那么我們通常的做法是進行大量的數學訓練,而蘇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卻是為這個孩子搜集了200道應用題的故事,提供了幾百本閱讀書籍。閱讀改變了費佳,點亮了費佳的人生。閱讀也發(fā)展了孩子們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語感越好,思維就越清晰,學習也越來越輕松。死做題,不讀書,越學越差,越學越死。學生沒有了興趣,學習就變成“一潭死水”。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改變策略,換一下思路,少做題,舍得花時間給學生閱讀,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學生涯中做到了“時時研究,事事反省”,是一個“終身的研究者”。他研究學生的心理問題,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研究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通過觀察和研究,他找到了一個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用心地教學,用心地思考,真的是對教育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他對教學的思考涵蓋了方方面面,如詞語教學、識字教學、后進生問題、家庭教育、勞動教育等,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直到現(xiàn)在都是相當先進的。當讀到書中給出的“第100個建議——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問題”時,我想了很多,聯(lián)想到我自己的課堂和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上,我總是來不及等待,沉不住氣,只要有幾個學生舉手就會迫不及待地喊他們回答,而不去考慮其他同學是否已經思考,是否有了答案。我總是埋怨一些學生不舉手、不作答,原來是我錯了,是我在課堂上沒有給孩子們充分思考的時間。那些被遺忘的學生從“來不及思考”到“不愿意思考”,再到“坐冷板凳”,最后就習慣于默默無言了。想到這里,我很自責,體會到課堂上要求學生回答時,等待一分鐘是多么的重要。學生有了等待,才會有獨立思考的習慣。獨立思考問題對學生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沒有思考就不會有真正的學習。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多等待一分鐘,等待那些“遲開的花朵”們。當然,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除了借鑒書中的做法,也要時時研究自己的學生,經常反思,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讀一次就會有不同的收獲。它越讀越厚,越讀越有味。經典的力量是強大的,就仿佛有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你,讓你讀著讀著,感覺從頭到腳都酣暢淋漓,仿佛置身于當時的教育情境之中,那種樂趣無以名狀。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實驗小學文林校區(qū))
33075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