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正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 新疆 伊寧 83500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中國人民不懈努力奮斗開拓出來的,既體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又符合中國現實的基本國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深入探索,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完全符合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百年間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求持之以恒,從未松懈。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歷史進程中的各個階段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的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人類解放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科學真理。從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進程來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依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發(fā)展方向。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以具備科學性政黨的特征。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真正實質就是從一開始就明確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追求,立足于解決世界歷史的現實矛盾,實現最廣大人民對現實幸福生活的追求,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中國共產黨的綱領是為崇高理想而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莊嚴承諾?!雹贇W陽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J].求是,2009,(19).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識日益深化,最根本體現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最鮮明的本土性、人民性。
中國共產黨以歷史條件為轉移,反對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作教條,既反對脫離國情、疏離人民的教條主義,又反對慣性思維理論指導下的經驗主義。在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深入剖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本質特征,成功地解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復雜問題。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人汲取一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文明成果,進一步深化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把握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歷史事實,進一步從我國實際出發(f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歷史進程。經過四十多年的接續(xù)奮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新階段。中國共產黨人秉承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yōu)良作風,認清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因此,立足基本國情,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并結合具體實際作出準確的歷史性調整。時至今日,馬克思主義深深植根中華大地,汲取豐厚營養(yǎng),得以在中國大地上開枝散葉,結出豐碩理論果實,進而指引中國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發(fā)展成就,使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沒有中國共產黨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系統(tǒng)性的內在關聯(lián)。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中,通過汲取黨史中的經驗教訓,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破解難題與挑戰(zhàn)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確立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為“兩個基本點”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而制定出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四十年多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在實踐探索和理論總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人著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種自覺擔當的意識,彰顯出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正視國內外各種嚴峻的風險與挑戰(zhàn),既實行對內改革又推進對外開放。為保障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在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動搖。使命呼喚擔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不斷推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現代化,確保與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相適應,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彩華章。
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其他一切社會矛盾的根源,而社會主要矛盾正是社會基本矛盾的具體體現?!皻v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現象只能從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如果從一己之偏見或私利出發(fā)評判歷史現象,只能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說教。”①梁中義.論黨的領導地位的歷史必然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0,(01).無論是從歷史的維度還是現實的維度分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都具有歷史發(fā)展的現實必然性。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以人民的立場進行革命斗爭,也就必然能夠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中國,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不斷尋求救國之路。首先是農民階級,由于無法提出代表新的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革命綱領,最終以失敗告終。接著,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發(fā)起維新運動,企圖用改良封建主義制度的方式挽救國家命運,但因遭到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而夭折。面對清王朝成為“洋人的朝廷”的事實,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口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因為民族資產階級天然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最終以“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夠得假共和”的結局而告終。以上這些反抗斗爭的失敗表明:若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必須要有一個革命的、科學的、能夠團結社會各階級的堅強的領導力量站出來。這就促使中國共產黨誕生并成為中國革命的核心力量,以順應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歷史的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中國共產黨首先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所以具備社會主義革命性質;進而建立了新中國,真正實現了國家獨立與人民解放。
“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雹亳R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勝利,進而成功建設社會主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1.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特性。近年來,我們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求全體黨員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帶領全體人民一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自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民經歷了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近代以來我國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誕生在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下,對兩大歷史任務有著最深的體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極大凝聚了人民力量。改革開放充分調動了人民發(fā)展的積極性,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了惠及全體人民的脫貧攻堅任務,實現了人民更為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2.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將人民立場作為自己的根本立場,就已表明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政黨,是真正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而奮斗的政黨。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守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是最高職責所在。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將人民視作真正的英雄,與人民一道攻堅克難,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當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舉全國之力在較短時間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顯著成果,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充分彰顯了黨不愧為工人階級、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拔覀凕h就做了其他政黨做不了、做不成的事,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從中國眾多政黨中脫穎而出并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歷史原因,也是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本原因?!雹谇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J].黨建,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