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穎怡
學校是勞動教育的主陣地,教師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勞動技能的指導。只有做到突破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才可以把勞動技能指導落實有效。微視頻是教師“教”的引領,是學生“練”的向導;是教師“評”的依據(jù),是學生“延展創(chuàng)新”的沃土。
一、教師“教”的引領
勞動課中強調學生正確掌握勞動技能。勞動技能新授課中,老師借助步驟清晰明了、講解簡單扼要的視頻向學生展示新技能,就能達到“講解說明”關鍵環(huán)節(jié)。貌似簡單的洗紅領巾、擦桌子、掃地、煎荷包蛋等常見的家務勞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一點也不簡單。因此,老師所展示的技能操作的正確方法、步驟微視頻起了重要的作用。如在勞動技能新授課“讓紅領巾更鮮艷”中,當初步讓學生認識清洗紅領巾的必要性后,有學生提出,為何不把紅領巾直接扔到洗衣機里洗。如今大部分孩子,甚至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教師可以用學生最喜歡的動漫《海底小縱隊》的游戲告知他們,有洗衣液的水有一定的污染性,像紅領巾這些小物件,只要加極少量的洗滌用品,用手搓一搓,清水沖一沖就可以了,更加環(huán)保。通過步驟清晰的微視頻讓學生記住洗紅領巾的基本步驟。
二、學生“練”的向導
家庭是勞動技能操作練習的重要場所,要充分發(fā)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雖然老師在課堂已經把勞動技能的步驟、方法用有趣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但以低年級學生的再現(xiàn)能力,光靠課堂學習是無法做到回家按步驟進行實踐活動的。因此必須把這節(jié)課延伸到家庭,拓展到家庭的實際操作。微視頻可以清晰地再現(xiàn)技能的步驟、注意事項,同時把規(guī)范的方法傳達給家長。家長能更好地協(xié)助學生掌握規(guī)范有效的勞動技能。巧用微視頻,把課堂延伸到家庭,成為學生“練”的向導。
每項勞動技能雖然有它的基本步驟,但也允許個性化的操作。課堂教學無法達到家庭實踐的效果,但微視頻能幫助家長、學生在家里按步驟逐一完成,甚至可以暫停視頻畫面,與實際操作進行比對。有了微視頻,學生可以反復地觀看,分步驟看,還可以進行比對,經過“淬煉操作”才能真正做到掌握技能。
三、教師“評”的依據(jù)
學生可以通過拍攝短視頻分享至班級群,或者私信給老師,在勞動技能分享課中,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評價。如學生在分享“洗紅領巾”視頻時,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可能直接把紅領巾泡在稀釋好的肥皂水里進行搓洗,有的可能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洗滌用品搓洗;有的用肥皂,有的用洗潔精,有的用沐浴露……老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操作時的想法,讓他們與同學討論,繼而進一步規(guī)范“泡”“搓”“洗”“晾”各步驟。在反思交流中達到以勞增智的目標。
四、學生“延展創(chuàng)新”的沃土
微視頻不僅有反復學習、指導操作的作用,還有分享成果、鼓勵學生學習遷移創(chuàng)新的妙效。如抓住學生已經掌握清洗紅領巾這項勞動技能的契機,建議他們清洗每天都要穿的小襪子,把洗的過程拍成微視頻,與同學分享。首先用三個晚上進行練習,一次又一次地練習,變換搓洗的方式,思考如何洗得又快又干凈。周末請家長充當攝影師協(xié)助拍攝。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現(xiàn),都可以看到學生在勞動時認真專注的神情,在展示干凈的襪子時燦爛的笑容,我知道學生不但已經掌握了洗小物件的勞動技能,還收獲了勞動的喜悅、勞動的幸福感。
從洗紅領巾到洗襪子,每個學生從基本掌握了清洗小物件的步驟,到互相分享勞動成果。一個教洗紅領巾的微視頻,引發(fā)出各種形式的洗襪子的小視頻,之后還可以有洗衣領、洗鞋子、洗書包等視頻,能通過腦袋的思考、雙手的實踐把小物件清洗干凈,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的喜悅感、滿足感油然而生。之后還可以利用定期的視頻、照片分享會,促進學生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