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是學生物理知識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必須為學生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并進行主動思考,引導學生嘗試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想要達成以上目標,構建初中物理高校課堂教學就變得極為重要.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提前預設的知識要點進行理論講解,并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要保證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2-0097-03
作者簡介:牟進營(1985.7-),男,江蘇省贛榆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初中物理是學生對物理知識海洋的初探,更是幫助學生形成理科思維的重要節(jié)點.在這一階段,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就很容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重點不清晰、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課堂知識,還會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受挫,甚至可能導致一部分學生喪失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1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1.1 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下,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建設為基礎.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關注學生的進步.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也達不到標準,這就會導致整體的效率低下.學生并沒有在課堂的一定時間內進行充分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低效、無效的課堂教學往往無法發(fā)揮實質性的作用,學生也會存在一定的學習壓力.面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要做好持續(xù)性的關注,不斷調整自身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才能有效構建一個科學高效的課堂,讓高效教學并不流于形式,需要教師付諸行動展開教學實踐探究.
1.2 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渠道.“高效課堂”主要指的是教師用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后,引導學生實現(xiàn)進步的一種形式,它有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在此期間,學生會在知識學習、知識學習所掌握的方法、知識背后所滲透的教育價值幾個方面進行全面學習,構建三維的目標.具體來講,高效課堂的建設需要教師充分重視學生的發(fā)展,關注于學生當下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當下發(fā)展,實際上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未來的持續(xù)性成長.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注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真正沉浸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進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1.3 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高效課堂的開展下,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積極回答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在教學實踐活動形式下,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成效,將知識內容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站在生活的角度進行思考,進一步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發(fā)展受到重視,教師需要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入微課、情景化、實驗教學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構建一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則需要教師始終堅持生本理念,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構建一個高效課堂.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教師專業(yè)教學能力的發(fā)展,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2 部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課堂教學以理論為主,學生較難理解
物理可以說是一門建立在實踐上的學科,所有物理知識都需要經過實踐驗證才能得以成立.而在初中開設物理課程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但是有些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較重的初中物理教師,只會按照課本內容進行固定程序的理論教學,他們在講授物理定律的時候,往往只是簡單講解了一下概念,然后就直接開始講授這些定律在解題時的用法,并且讓學生通過題海戰(zhàn)術來深化對這些定律的理解.然而,這樣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徹底地割裂.僅僅通過口頭講述出來的物理定律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抽象,很難讓學生理解到其中蘊含的奧秘,更別提讓他們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定律.
2.2 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部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這其中的原因較為復雜,有些是因為教學節(jié)奏過快,部分理解力差的學生掉隊,導致課堂上不積極不活躍;有些是因為教師授課更傾向理論教學和課題練習,以致于課堂內容過于枯燥,學生對于物理無法產生足夠的興趣;還有一些是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不足,兩者之間缺乏配合,這樣教師就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并以此對課程進度做出調整.但是歸根結底,出現(xiàn)這樣問題的原因,還是教師對于課堂氣氛沒有足夠的重視程度,忽略了調動課堂氣氛的重要性,才會讓學生無心學習的情況發(fā)生.
3 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3.1 提煉知識要點,圍繞要點展開教學
在進行初中物理授課教學之前,教師需要熟讀課本并吃透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點,然后提煉出課本中的重點知識,根據這些重點來安排自己獨有的教學節(jié)奏,讓每一堂課都能夠有一個核心的主題.這樣學生在接受物理知識時更容易理解,并且學生的思維節(jié)奏也會隨著每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進行調整,從而減少學生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而掉隊的情況發(fā)生.
例如,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第十四章第三節(jié)《歐姆定律》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就提前制定了以“歐姆定律”為核心的教學安排.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先是給大家演示了幾種條件不同但是都與歐姆定律相關的電路實驗,然后根據這些實驗的實驗數據,讓大家感受到了在這幾次實驗當中的共同規(guī)律.在這時,教師才正式向大家講授“歐姆定律”的定義及公式,并且對定律的適用范圍和應用領域進行了簡單講解.最后,教師才講授了歐姆定律在解題時的具體用法,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運用聯(lián)系起來.之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些課后的習題,讓大家熟悉這條定律在解題時的用法.根據學生解答習題的正確率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徹底地掌握了歐姆定律,而少數理解較慢的學生,在教師講解習題之后,也徹底掌握了這條物理定律.
3.2 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當然,再好的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參與度不足的話,也只會徒勞無功.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白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主動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樣才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是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生的自驅力.此外,一些平時過于嚴肅的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放低作為教師的姿態(tài),和學生打成一片,避免學生對教師形成畏懼情緒,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例如,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三節(jié)《摩擦力》的教學中,某教師就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讓大家對于摩擦力產生了直觀的概念.教師將兩本書的書頁依次交疊在一起,然后挑選了兩名原本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對他們承諾只要能將交疊在一起的兩本書拉開,就取消他們倆人今天的物理作業(yè).果然,這兩名學生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了起來,主動參與了這次的活動.但是,任憑兩名學生如何用力,交疊在一起的兩本書都紋絲不動.等兩人放棄嘗試之后,教師才給他們解答了疑惑,講解了摩擦力的原理.經過這樣一次生動的教學活動,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還有一些學生主動提出挑戰(zhàn),想要獲得免除作業(yè)的福利.最終,雖然沒有人能挑戰(zhàn)成功,但是大家都對摩擦力有了明確的概念,教師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氣氛也因這次活動被調動起來,原本對物理興趣不高的那兩名學生也在課后習題練習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3.3 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物理學科的抽象性比較強,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對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區(qū)分,采用分層教學的形式提升教學成效.分層教學是考慮全體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同一個班級,針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在實踐探索中,教師需要深層次體會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特點和思維能力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做好分層設計,從課前、課中、課后進行充分優(yōu)化,才能更好地引導所有學生都能實現(xiàn)進步.
例如,在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歐姆定律的應用》教學中,教師展開分層教學.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分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成三個層次,充分做好教學目標的設置,對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標準.在課前準備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有效設計分層備課,設置三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充分做好分層授課.教師需要在教學期間充分對教學過程進行梳理.“歐姆定律”這一部分只是具有難度,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分層教學.可以讓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回答復雜的電路題目,讓學生思考電路短路或斷路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升個人的物理能力.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更加側重于基礎題目的聯(lián)系,讓學生熟悉基礎的電路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最后,教師需要布置分層作業(yè),科學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分類設置三個層次的作業(yè),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學習基礎上進行提升.在評價階段,教師需要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判定,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展開多個指標的評價.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通過建立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才能快速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學生把物理知識學懂學通,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探究欲望,培養(yǎng)出學生的理科思維.因此,教師必須要提前提煉出課本知識要點,圍繞重點知識設計課程教案,在教學過程中控制教學節(jié)奏,讓理論落實到實踐上,積極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這樣才能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激發(fā)出學生對于物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 吳波.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4):71-72.
[2] 梁園春.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淺析[J].新課程,2020(27):175.
[3] 馮勝昔.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6):60.
[責任編輯:李 璟]
308350033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