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金 殷 佟 張志博
喘息性支氣管炎屬于常見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多因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導(dǎo)致,早期發(fā)病癥狀為雙肺哮鳴音、氣促、胸悶、咳嗽等,如果不及時予以有效干預(yù),可進展成支氣管哮喘,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死亡等[1-2]。喘息性支氣管炎治療的關(guān)鍵為快速緩解喘息,以往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氨茶堿、β受體激動劑等減輕臨床癥狀,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無法滿足臨床需求[3]。因此仍須尋找更為有效治療方案。本研究就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聯(lián)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的療效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遼寧省健康產(chǎn)業(yè)集團阜新礦總醫(yī)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11歲,平均(7.28±1.53)歲,病程5~9個月,平均(6.65±0.72)個月;對照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4~11歲,平均(7.79±1.40)歲,病程5~9個月,平均(7.13±0.80)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jīng)血氣分析、肺功能、過敏原檢查、胸部X線、血常規(guī)等檢查確診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伴有發(fā)熱、咳嗽、喘息及氣促等臨床癥狀;短期內(nèi)未應(yīng)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
排除標準:臨床病歷資料不完整;合并先天性心臟?。缓粑ソ呒靶牧λソ?;支氣管發(fā)育畸形或不良;對本研究藥物成分過敏。
兩組予以抗感染、化痰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 ,澳大利亞,注冊證號H20140474)治療,≤5歲患兒1 ml/次,6~8歲患兒1.5 ml/次,9~12歲患兒2 ml/次,予以適量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稀釋,經(jīng)德國百瑞公司制造的空氣壓縮泵行霧化吸入,2次/d,注意叮囑家屬在霧化吸入后予以洗臉、漱口。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鹽酸丙卡特羅(廣東隆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13)治療,口服,<6歲患兒12.5 μg/次,≥6歲患兒25 μg/次,2次/d。兩組持續(xù)用藥2周。
1)療效判定標準:咳嗽與喘息癥狀消退,肺部雜音消失,胸部X線結(jié)果顯示病變已基本消退為痊愈;咳嗽與喘息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肺部雜音減小,胸部X線結(jié)果顯示病變明顯改善為有效;未達到痊愈、有效標準為無效。治療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癥狀消退時間:包括咳嗽消退時間、三凹征消退時間、喘息消退時間、肺部哮鳴音消退時間。3)肺功能指標:潮氣呼氣中期流速(ME)/潮氣吸氣中期流速(MI)、潮氣呼氣峰流速(PTEF),利用美國森迪公司提供型號為2600肺功能儀進行檢測。4)血清檢測指標:取患兒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于抗凝管內(nèi),搖勻后行2 000 r/min轉(zhuǎn)速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取血清,于-20 ℃下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檢測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黃嘌呤氧化法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總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試劑盒購買于上海信帆生物科研所,嚴格依據(jù)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操作。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三凹征消退時間、肺部哮鳴音消退時間、喘息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s)
組別 例數(shù) 三凹征消退時間肺部哮鳴音消退時間喘息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對照組 48 6.35±1.27 7.14±1.23 4.34±1.126.78±1.20觀察組 48 4.19±0.90 4.08±1.09 3.12±0.714.96±0.83 t值 9.614 12.900 6.374 8.642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ME/MI、PT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7 d、14 d,觀察組ME/MI、PTEF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ME/MI、PTEF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ME/MI、PTEF比較(±s)
ME/MI PTEF(L/s)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對照組 48 0.69±0.15 0.58±0.11 0.50±0.12 0.17±0.06 0.14±0.03 0.13±0.03觀察組 48 0.70±0.18 0.45±0.12 0.28±0.10 0.18±0.05 0.11±0.04 0.09±0.02 t值 0.296 5.533 9.758 0.887 4.157 7.686 P值 0.768 <0.001 <0.001 0.377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7 d、14 d,觀察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較(μg/L,±s)
表4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較(μg/L,±s)
TNF-α IL-6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對照組 48 85.94±12.03 66.24±7.60 44.91±6.80 21.55±4.04 18.19±2.90 13.24±2.31觀察組 48 87.69±11.36 54.78±7.32 30.06±6.15 22.03±4.39 12.85±2.27 8.53±1.47 t值 0.733 7.525 11.221 0.557 10.046 11.918 P值 0.466 <0.001 <0.001 0.579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血清T-AOC、SOD、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7 d、14 d,觀察組血清T-AOC、MDA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SOD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血清T-AOC、SOD、MDA水平比較(U/ml,±s)
表5 兩組患者血清T-AOC、SOD、MDA水平比較(U/ml,±s)
T-AOC SOD MDA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對照組 48 25.89±4.32 22.13±2.86 16.95±2.19 12.14±3.29 14.43±2.3415.98±2.21 42.93±7.79 39.24±3.49 34.16±4.23觀察組 48 26.08±4.25 17.06±3.05 10.14±2.36 11.95±2.80 16.72±2.2519.87±2.53 44.72±8.51 34.62±3.87 27.36±4.15 t值 0.217 8.401 14.654 0.305 4.887 8.023 1.075 6.142 7.950 P值 0.829 <0.001 <0.001 0.761 <0.001 <0.001 0.285 <0.001 <0.001
喘息性支氣管炎為呼吸科常見病,多見于春季與冬季兩個季節(jié),多由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所致[4]。喘息性支氣管炎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病變主要發(fā)生于肺支氣管[5]。若單一采用抗生素治療,僅能預(yù)防與控制感染,無法有效緩解哮喘癥狀,采用解痙法改善哮喘與咳嗽癥狀,效果欠佳,治愈率低,且極易延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6]。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能延緩炎癥細胞轉(zhuǎn)移到炎癥發(fā)作部位,降低氣道炎癥進展,并能阻滯氣道局部免疫球蛋白E(IgE)合成及降低其活性,改善血管通透性,阻滯過敏細胞分泌與釋放過敏介質(zhì),阻滯水腫發(fā)生,且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能減少合成與釋放組織因子,下調(diào)其趨化炎癥細胞作用,減輕炎癥反應(yīng),同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屬于局部激素用藥,利用霧化吸入方式作用于氣道平滑肌,可有效減輕激素引發(fā)的不良反應(yīng),安全性得到保障[7]。鹽酸丙卡特羅為第3代β2受體長期激動劑,選擇性較強,藥物作用持續(xù)時間較長,對肺組織親和力較高,能有效發(fā)揮擴張支氣管效果,且鹽酸丙卡特羅能與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癥細胞β2受體結(jié)合,起到抑制炎癥介質(zhì)釋放效果,有效預(yù)防遲發(fā)型氣道反應(yīng)、速發(fā)型氣道阻力升高等發(fā)生,此外,鹽酸丙卡特羅能作用至最需要抗炎治療靶部位,阻斷咳嗽反射,加快纖毛運動,增強鎮(zhèn)咳、祛痰效果[8]。本研究將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后,臨床療效得到明顯提高,臨床癥狀消退時間顯著縮短,炎癥反應(yīng)、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聯(lián)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時臨床應(yīng)用價值較高。
以往臨床針對喘息性支氣管炎研究主要從臨床療效、肺功能、炎癥反應(yīng)、臨床癥狀改善等方面開展,鮮有從氧化應(yīng)激方面分析臨床價值。氧化應(yīng)激在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支氣管炎患者具有抗氧化水平低、氧化應(yīng)激增強等表現(xiàn)。SOD為超氧化物自由基清除劑,在多個疾病發(fā)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氧化應(yīng)激狀況下可促進自由基分泌,增加抗氧劑消耗,降低SOD水平;MDA為活性氧在氧化期間產(chǎn)生的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為脂質(zhì)過氧化敏感指標;故SOD和MDA水平變化可作為評估氧化還原失衡狀況的重要指標[9]。本研究喘息性支管炎患兒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鹽酸丙卡特羅聯(lián)合治療后,T-AOC、MDA水平明顯下降,SOD顯著升高,由此可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聯(lián)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可減輕氧化應(yīng)激,促進病情轉(zhuǎn)歸。本研究并未深入分析氧化應(yīng)激在喘息性支氣管炎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可對其予以進一步分析。
綜上所述,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鹽酸丙卡特羅聯(lián)合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臨床癥狀消退,調(diào)節(jié)肺功能,抑制炎癥反應(yīng),改善氧化應(yīng)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