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信,本義為“真心誠意”,由此字可以聯(lián)想到“信件”“短信”,還可以聯(lián)想到“真實”“自信”“信仰”等。
由“信”字,還可以聯(lián)想到以下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親之信之?!薄T葛亮《出師表》
“信義著于四海?!薄参鲿x〕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圍繞“信”字,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請圍繞你聯(lián)想到的內容進行寫作。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中的“信”具有多種含義,可以指具體的信件、短信,也可以指抽象的自信、信仰等。同學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含義進行寫作,也可以將幾種含義進行有機的組合。
材料中給出了三句關于“信”的名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信”,意為“真實”;“親之信之”的“信”,意為“信任”;“信義著于四?!钡摹靶拧?,意為“信用”。同學們可以對這些“信”的含義進行深入的闡述,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原文在線
信
(題目未加思索,沒有體現(xiàn)作文的主要觀點。)
“信”字在新華字典中有多種解釋,如誠信、信念、信任、信仰、信心等。其中,信心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心理品質,文化自信則是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品質。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開頭先是運用發(fā)散思維解釋了“信”的多重含義,之后立論自信對于個人與國家的意義,分開來看,都可取。但“解釋”與“立論”之間欠缺邏輯關系。)
梁思成曾經說過:“一個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無知。只有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產生深層的民族自尊?!保ㄟ@一道理論據很好地證明了要擁有文化自信,必先了解本國文化。但用在這里不合適。)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放眼望去:從麗江古城到頤和園;從逛花燈、鬧元宵到嘗月餅、賞明月;從《滕王閣序》到《蜀道難》……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太多太多的寶藏,當我們去了解它、體會它,我們才會意識到:中華文化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今天依舊閃耀著時代的光芒。我們不必羨慕西洋文化,因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本段缺少分論點。雖然事實論據類別豐富,但稍顯雜亂,在列舉的過程中也缺少對民族文化豐富深厚、輝煌燦爛、具有時代光芒等特性的闡釋,故在論證觀點時說服力不強。)
為了借電影《阿凡達》的熱度提高影響力,張家界的“南天一柱”被改名為“哈利路亞山”,此舉引發(fā)強烈的反響。張家界本來就很美,又何需以此來提高人氣?雖最后迫于輿論壓力,他們放棄了這個計劃,但究其原因,還是缺乏文化自信。(此事例是論證文化自信重要性的好例子,然而放在這里,反而使作文的論證思路不清晰。如果用在開頭,既可引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又可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堅定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李子柒圈粉無數,被《人民日報》、共青團夸贊“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她在視頻中展現(xiàn)的從容自信的態(tài)度,是對中華民族的自信。我們堅定了文化自信,就能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講好中國故事。(事實論據只有一個,略顯單薄。)
走過魏晉,看名士的瀟灑,聆聽那些散落在時空中的遙遠絕響;細看今朝,感受現(xiàn)代社會的喜與悲,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考傳承的真諦。當下,中華兒女自擔當起傳承的使命,發(fā)乎本心與熱愛,兼顧歷史之沉淀與時代之新意,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氣象。(本段的論述重點是當下中華兒女要如何傳承中華文化,應該去掉無關因素,詳述如何傳承。)
經濟能使一個民族壯大,軍事能使一個民族強大,唯有文化能使一個民族偉大。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更需要夯實文化根基,堅定文化自信。
升格建議
1.應圍繞中心論題,分別闡釋分論點,逐層論述論點。
2.應對論據進行剪裁,使論述的思路更加順暢,丟棄冗余、缺乏說服力的論據,代之以新鮮充實、論證力強的論據。
3.提升使用論據的目的性與精準度,合理地安排論據,使之更好地證明論點,為論證服務。
化蝶之作
腹有文明氣自華
◎胡思涵
早年有聞:為借電影《阿凡達》的熱度提高影響力,張家界的“南天一柱”被改名為“哈利路亞山”,此舉引起強烈的反響。張家界本來就很美,何必借此來提高人氣?最后迫于輿論壓力,這個計劃沒有被實施。但為何會做出此舉,究其根本還是由于缺乏文化自信。
習近平主席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蔽幕敲褡逯?,想要民族生生不息,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堅定文化自信。放眼中華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多少寶貴的文化遺產!唐詩宋詞早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成為中國人的心靈密碼,“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撥動了多少游子的心弦,感染了多少離人的心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激勵著多少有識之士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激發(fā)了多少人的愛國熱忱。諸子百家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成為我們的底色,鑄就國人的氣魄;“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彰顯我們的智慧,增強我們的韌性。中華文化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在今天仍閃耀著時代的光芒。中華文化沉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足夠的實力堅定文化自信。并且,我們有眾多有識之士在堅持、詮釋著文化自信?!吨袊娫~大會》《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從不同角度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傳播與傳承,打破了大眾對傳統(tǒng)文化古板、深奧的刻板印象。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力量有助于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作為學生,我們要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梁思成曾說:“一個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無知。只有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產生深層的民族自尊。”多一份了解,就會多一份自信。我們雖然還在準備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做出貢獻,但寫好漢字,學好語文,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
經濟能使一個民族壯大,軍事能使一個民族強大,而文化能使一個民族偉大。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更需要夯實文化根基,堅定文化自信。
【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指導老師:孫倩】
升格總結
升格后的作文,主題顯豁,論據充實,論證有章法。
本文開頭以一則舊聞引發(fā)思考,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此為立論;然后闡釋了我們有底氣堅定文化自信,還有實力堅定文化自信;接著順勢提出,我輩應當多了解自己的文化,以提升文化自信;最后重申了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強化主題。
本文讀來如行云流水,豐沛充實,語言規(guī)范且具有個性。
195050170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