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蹊 任詩航 馬梅
[摘 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基于SPOC/MOOC的在線教學一下子被推上高等教育的前沿陣地?!霸诰€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等兩種以上教學平臺工具的混合使用成為線上教學的模式之一。文章以“超星直播+騰訊會議”混合教學為例,分析了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中,如何運用“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等兩種以上教學平臺工具進行混合教學,如何通過兩種教學平臺工具的優(yōu)缺互補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SPOC/MOOC;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1-0155-03
一、基于SPOC/MOOC的混合教學背景
2012年以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憑借著“大規(guī)?!薄伴_放”“在線”的特點,迅速風靡全球,但這三個特點在使MOOC平臺課程和學生數(shù)量迅猛增長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質(zhì)量危機。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 是后MOOC 時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課程[1]。它將線上MOOC 資源與傳統(tǒng)課堂相結(jié)合,能有效地彌補MOOC的短板[2] ,促進 MOOC在高校落地生根。王愛俠、張海濤、王智鋼等認為,SPOC實際上是MOOC的一個分支,即“SPOC=classroom+MOOC”,是融合了實體課堂與在線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以MOOC的優(yōu)點彌補傳統(tǒng)課程的不足[3] ??梢姡琒POC不僅彌補了MOOC的不足,也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單一教學模式的不足。蒲東兵、孫英娟、陳陽等提出將SPOC課程分為3類:1.同步SPOC,是完全采用且不修改MOOC源課程的資源;2.異步SPOC,在引用MOOC源課程資源時可酌情增減;3.獨立SPOC,是全新創(chuàng)建SPOC的所有資源[4] 。顧紅霞、楊帆、劉妍分析了基于 SPOC 教學形勢下實現(xiàn)教師角色轉(zhuǎn)變的有效路徑[5];姚林香、周廣為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分析了高校網(wǎng)絡教學的普及和深入情況,設計了一套SPOC混合教學模式方案,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學生學習模式[6];肖露、王靜、周祥曼認為,SPOC在線課堂與實體課堂相結(jié)合的混合教學模式能否順利實施,關(guān)鍵在于學生的參與情況[7]。上面有關(guān)SPOC/MOOC的混合教學研究,主要是指線上SPOC/MOOC課程與線下課堂如何結(jié)合起來,完成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zhuǎn)變,以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
就在國內(nèi)學者們對SPOC混合教學的來源、SPOC與MOOC的優(yōu)缺點、SPOC混合教學的特點和模式探索、SPOC混合教學的效果等進行理論分析和探討時,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基于SPOC/MOOC的在線教學,從疫情前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一下子被推上高等教育的前沿陣地。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國各高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在線教學,一場教學和學習的革命由此拉開。本文以“超星直播+騰訊會議”兩種直播工具的混合教學為例,分析了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中,如何運用“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等兩種以上的教學平臺工具進行混合教學,如何通過兩種教學平臺工具的優(yōu)缺互補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本文所講的混合教學,除了將SPOC/MOOC等線上課程與網(wǎng)絡平臺直播進行混合教學外,主要是指在線上課程與直播課堂混合教學的同時,如何利用多個直播教學平臺和多個網(wǎng)上教學工具實現(xiàn)多個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的混合使用。
二、“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的運用
在教育部引領(lǐng)下,我國1400多所大學近百萬教師開展了全球迄今為止最大規(guī)模的網(wǎng)絡在線教學,30余個在線教學平臺免費開放了4萬多門慕課等在線課程,11.8億人次學生在線學習,網(wǎng)絡課堂與在線教學模式來到了每個學生的身邊,實現(xiàn)了教師、學生、學校、教育的“四變”[8]。95萬教師利用MOOC、虛擬仿真等在線教學,摸索出基于MOOC/SPOC的“1+M+N”跨校協(xié)同教學模式、MOOC+SPOC+線上翻轉(zhuǎn)課堂、SPOC+線上翻轉(zhuǎn)課堂、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線上指導、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教學材料共享+線上指導等多種在線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 [9]。筆者所授的課程也在超星學習通系統(tǒng)上進行了SPOC建課,進行了基于SPOC的“超星直播+騰訊會議”的教學嘗試。下面就以“超星直播+騰訊會議”為例來分析一下“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的混合教學方法。
(一)“超星直播+騰訊會議”混合教學是對兩種直播系統(tǒng)的優(yōu)缺互補
超星直播平臺是超星公司開發(fā)的一款軟件,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在直播講解PPT的同時,能使用工具筆增強線上課堂效果,并在云盤自動保存回看網(wǎng)址(不是MP4視頻,可避免太占電腦內(nèi)存問題);個人直播間里可自動保存每次直播的參與學生人數(shù)、具體每個學生參與直播的時長等數(shù)據(jù)。超星直播平臺不僅使回看變得輕松容易,而且可以直接從數(shù)據(jù)上看出每個參與直播的學生的聽課情況。超星直播的唯一缺點就是它只有聊天室,沒有麥,這就意味著上網(wǎng)課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提問回答等只能在聊天室里通過敲字完成,而這會影響上課的效率。騰訊會議軟件最大的優(yōu)點,一是可以隨時開麥講話交流;二是它的房間號可以一次同時容納一百多名學生,但必須要用專業(yè)的軟件進行錄屏才能保存直播,而且錄屏的視頻文件一般占用電腦的內(nèi)存比較大。
將超星直播與騰訊會議兩種直播系統(tǒng)同時使用的“超星直播+騰訊會議”混合教學,可以取長補短,更好地為網(wǎng)上教學服務?!俺侵辈?騰訊會議”兩種直播系統(tǒng)的優(yōu)缺互補如圖1所示。
(二)“超星直播+騰訊會議”混合教學的具體運用
混合教學就是利用騰訊會議的屏幕分享功能,將超星直播分享給在騰訊會議直播間的學生。教師需要事先在超星直播間上傳好講課用的PPT,將學生邀請進騰訊會議的直播房間,然后利用騰訊會議的屏幕分享功能講解超星直播里的PPT,學生在騰訊會議房間里觀看教師的講解并實時開麥語音回答教師的提問,與教師進行互動。這就好比教師是主播和講解員,教師同時既在騰訊會議的房間與學生們在一起,又在超星直播的房間里當主播講解PPT,教師可以用筆在PPT上畫畫點點,以提醒學生注意知識點。教師在超星學習通系統(tǒng)里通過搶答、點人、問卷、分組討論等來活躍線上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活動,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計入他們的課堂活動分?!俺侵辈?騰訊會議”這一“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的混合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兩種直播軟件的優(yōu)點來彌補彼此的缺點,從而讓線上課堂氣氛更活躍,溝通更暢通無阻,有效增強線上教學的課堂感、參與感、獲得感。
這種“超星直播+騰訊會議”的混合教學,要求超星直播和騰訊會議兩個直播軟件同時開啟,特別是超星直播有自動保存回看網(wǎng)址功能,能有效彌補騰訊會議不能自動保存回放的弊端,方便學生適時回看,而且只需要點開網(wǎng)址鏈接就可以,不需要另外的錄屏軟件錄屏,也不需要專門存放視頻文件的空間;而騰訊會議的隨時開麥、語音互動彌補了超星直播不能開麥進行語音互動的不足?!俺侵辈?騰訊會議”混合教學的具體操作見圖二。
從圖二可以看出,基于SPOC/MOOC的“超星直播+騰訊會議”的線上混合教學,是利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來實施教學任務。其中,在課前階段的教師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生進行視頻觀看和章節(jié)測試等預習活動;及課后階段的教師作業(yè)布置、師生討論互動、學生課后作業(yè)鞏固等行為,都是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完成;課中階段,教師在線上直播講課,則充分利用“超星直播+騰訊會議”這兩種直播工具的優(yōu)點來實現(xiàn)混合教學,特別是通過騰訊會議的屏幕分享功能把教師在超星直播間的課件講解分享給學生,同時學生利用騰訊會議的隨時開麥來進行語音互動,討論和回答問題,實現(xiàn)兩種直播工具的優(yōu)缺互補,從而提高線上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超星直播+騰訊會議”的線上混合教學僅僅是“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的一種具體實現(xiàn)形式,另外還有“QQ直播+騰訊會議”“企業(yè)微信+超星直播”等多種網(wǎng)絡直播工具組合形式。所有這些網(wǎng)絡直播工具在實際教學過程的混合使用,都是充分利用兩種直播工具的優(yōu)點來取長補短,實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活躍線上課堂氣氛的目的。但是疫情期間,只能進行單一的線上課堂教學,因此這種混合教學還存在幾點問題。
(一)單一的線上教學效果不理想,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才是長期發(fā)展的方向
盡管“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利用兩種教學直播軟件的優(yōu)勢,試圖讓線上課堂氣氛更活躍、更接近線下課堂,但線上課堂教學效果還是不能與線下課堂相比。畢竟教師與學生是在網(wǎng)上教與學,學生分散在各地,而不是在一間教室里,無論是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還是網(wǎng)絡的穩(wěn)定情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線上教學的效果。線上教學作為疫情時期線下課堂的特殊替代品,最終效果如何,不僅取決于教師的講,而且取決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筆者隨機在網(wǎng)上組織了一次對學生的調(diào)查問卷:你覺得線上課堂教學與實體教學上課比,效果哪個更好?在參與回答的70位學生中,82.9%的學生(58人)都認為實體課堂效果更好,只有17.1%的學生(12人)認為線上教學效果更好。這個網(wǎng)上的隨機調(diào)查雖然參與人數(shù)只有70人,但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從巨大的選項差中亦可見一斑。
無論是從教和學的互動性、互促性和最終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單一的線上教學和單一的課堂教學都各有弊端,單一的線上課堂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課堂。因此,只有將線上課堂與線下課堂相結(jié)合的混合教學,才是后疫情時期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長期方向。
(二)混合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線上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赟POC/MOOC的“在線教學工具+會議系統(tǒng)”混合教學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兩種以上網(wǎng)上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在超星學習通或其他平臺上實施建課和管理;線上課堂和線下的答疑互動都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全面深度融入教與學的過程中,無論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智能+教育”的使用,還是投入的時間精力等,都對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
(三)混合教學對教師建設適合自己和學生的SPOC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線上教學對教師建設適合自己和學生的SPOC提出迫切的需求。2020年4月10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做了《應對危機、化危為機、主動求變,做好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及課程資源建設》的主題報告,并指出,面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的4.1萬門慕課和虛擬仿真實驗等在線課程,帶動了110余家社會和高校平臺積極主動參與。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平臺和線上MOOC等課程資源是近幾年來我國相關(guān)部門和高校進行“五類金課”建設的積極成果。但在教師全員上陣線上教學的今天,如何處理好“拿來”與“自建”的關(guān)系,利用一定的平臺,建設好適合自己和學生需要的SPOC課程尤為重要。
[ 參 考 文 獻 ]
[1] 馮甜甜,馬炅.國內(nèi)SPOC研究熱點和發(fā)展趨勢分析:基于詞頻分析法、共詞聚類法和多維尺度分析法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1):5-9.
[2] 呂靜靜.開放大學混合式教學新內(nèi)涵探究:基于SPOC的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5(3):72-81.
[3] 王愛俠,張海濤,王智鋼,等.基于MOOC的SPOC教學團隊建設思考[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8(2):200-203.
[4] 蒲東兵,孫英娟,陳陽,等.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0):149-154.
[5] 顧紅霞,楊帆,劉妍.基于數(shù)字素養(yǎng)的SPOC混合教學模式中高校教師角色新定位[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9(1):92-95.
[6] 姚林香,周廣為.高校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教學效果分析[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8(12):92-100.
[7] 肖露,王靜,周祥曼.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參與度研究[J].大學教育,2019(11):76-78.
[8] 吳巖,應對危機、化危為機、主動求變,做好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及課程資源建設[EB/OL].(2020-04-10)[2020-06-18].https://www.sohu.com/a/387051132_323819.
[9] 徐曉飛.談我國在線教學的模式創(chuàng)新與經(jīng)驗分享[EB/OL].(2020-04-28)[2020-06-20].https://mp.weixin.qq.com/s/4i2qZnRCOxwlDQijnmi7IQ.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