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仙 燕林祥* 孔令瑗 龐紹明 雷元寬 王 波
(1羅平縣種子管理站,云南羅平 655800;2羅平縣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云南羅平 655800)
油菜和烤煙是羅平縣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油菜常年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保持在5萬hm2和13萬t以上,種植面積、產量分別占云南省總數(shù)的1/6、1/5,素有“滇東油庫之稱”[1];烤煙栽種面積和總產分別保持在1.33萬hm2和2.7萬t以上,產值8億元以上[2]。針對羅平縣油菜生產實際,特別是在油煙輪作區(qū)不考慮前作烤煙余肥,無差別地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存在肥料利用率低、嚴重破壞地力和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3],本試驗在烤煙主產區(qū)根據(jù)油菜需肥規(guī)律,進行了不同肥料組合的試驗研究,以期為煙區(qū)制訂配套油菜綠色高效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用量、降低環(huán)境污染、實現(xiàn)油菜綠色高效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
供試油菜品種為云油雜12號[4]。供試肥料為普通過磷酸鈣、硫酸鉀、硼砂、尿素、“宜施壯”緩釋復合肥、“播可潤”生物菌肥。所有試驗材料均由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提供。
2019年度和2020年度試驗地均安排在羅平縣板橋鎮(zhèn)小法郎村,前作為烤煙。試驗共設置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常規(guī)施肥),施用普通過磷酸鈣750 kg/hm2、硫酸鉀 150 kg/hm2、硼砂 15 kg/hm2、尿素75 kg/hm2;處理 2(CK),利用前作烤煙余肥不施肥;處理3(緩釋復合肥),2019年度施用“宜施壯”緩釋復合肥450 kg/hm2,2020年度施用“宜施壯”緩釋復合肥375kg/hm2+“播可潤”生物菌肥75kg/hm2。試驗采用大區(qū)設計,不設重復,油菜種植密度18萬株/hm2。
播種采用小型旋耕機拖溝,人工點播。播前用氟腈·噻蟲嗪懸浮劑進行拌種處理;各處理肥料在播種時全部作種肥一次性施用,不追肥;播種當日覆土后用75%異松·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兌水噴施進行芽前化學除草。油菜出苗后,用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跳甲;在油菜五葉期用多效唑600 g/hm2兌水600 kg/hm2噴霧,促進苗壯,預防后期倒伏;分別于初花期和盛花期用38%唑醚·啶酰菌懸浮劑1 000倍液,無人機防治菌核病2次;用氯氟氰菊酯+吡蟲啉,無人機防治蚜蟲1次[5];成熟后采用兩段式機械化收獲[6]。2020年1月25日雪災,正值油菜盛花期,造成較大面積倒伏返花和授粉不足,且倒伏后菌核病發(fā)生嚴重,對2020年度試驗最終實收產量結果造成一定影響。
調查標準參照《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技術》,記錄油菜生長關鍵生育時期,成熟前對每個處理進行生育期、抗倒性、抗寒性、抗病性等調查,成熟前1周每個處理隨機取樣10株進行相關農藝性狀考種,成熟后分處理進行實割實收,測定實際產量。
由表1可知,處理1普鈣、尿素、硫酸鉀等化肥用量折合純 N 207.00 kg/hm2、P2O5112.50 kg/hm2、K2O 75.00 kg/hm2,價值 1 897.50 元/hm2;處理 3 2019 年度和2020年度“宜施壯”緩釋復合肥450 kg/hm2和375kg/hm2分別折合純N112.50kg/hm2和93.75kg/hm2、P2O531.50 kg/hm2和 26.26 kg/hm2、K2O 36 kg/hm2和30 kg/hm2, 價值 1 462.50元/hm2和 1 218.75元/hm2;生物菌肥75 kg/hm2,價值375元/hm2。
表1 不同處理肥料投入
由表2可知,2019年度,處理1、2、3產量分別為2 661.5、2 480.8、2 882.9 kg/hm2, 處理 1、3 分別比處理 2增產 180.7、402.1 kg/hm2,增幅分別為 7.3%、16.2%;2020 年度,處理 1、2、3產量分別為 3 223.7、3 266.4、3 314.9 kg/hm2,實收產量處理間差異較小,主要原因是受雪災倒伏和菌核病的影響。
表2 不同處理田間實收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各年度不同處理間的生育期相差較小,2019年度為 181 d,2020年度為 187~189 d。
表3 不同處理生育期
2.4.1 抗逆性。2019年度,不同處理耐旱性、抗倒性和抗寒性均較好;2020年度,受雪災影響,出現(xiàn)大面積倒伏,處理1受凍率24%,其他2個處理受凍率均為 16%(表4)。
表4 不同處理抗病性及抗逆性
2.4.2 抗病性。菌核病2個年度各處理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病,2019年度病株率14.0%~18.9%,病情指數(shù)在6.5~12.3之間,處理1發(fā)病較輕。2020年度病株率34.0%~40.7%,病情指數(shù)在15.1~18.1之間,總體由于倒伏后發(fā)病較2019年度重,各處理間病株率差異不大,病毒病2個年度均未發(fā)生(表4)。
2019年度,不同處理株高在185.0~198.2cm之間,相差 13.2 cm,處理 2(CK)185.0 cm,最低,其他 2 個處理均為198.2 cm。有效分枝部位在81.2~96.6 cm之間,相差 15.4 cm,處理 2(CK)96.6 cm,最高。 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在6.8~8.0個之間,相差1.2個,處理3最多,達8.0個,其他2個處理均為6.8個。主花序有效角果數(shù)在64.4~72.8個之間,相差8.4個,處理2(CK)64.4個,最少。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在231.8~289.2個之間,相差57.4個,處理2(CK)231.8個,最少。 每角粒數(shù)在26.0~27.0粒之間。千粒重在3.78~3.89 g之間,相差0.11 g。單株產量在16.2~23.3 g之間,相差7.1 g,處理 2(CK)16.2 g,最低(表5)。
表5 不同處理經濟性狀
2020年度,不同處理株高在182.6~194.2 cm之間,相差 11.6 cm,處理 2(CK)182.6 cm,最低;處理 3 194.2 cm,最高。有效分枝部位在70.0~101.2 cm之間,相差 31.2 cm,處理 2(CK)101.2 cm,最高。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在5.2~8.8個之間,相差3.6個,處理3最多,達8.8個。主花序有效角果數(shù)在61.6~68.2個之間,相差6.6個,處理2(CK)68.2個,最多。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在239.8~251.5個之間,相差11.7個,處理3最少,為239.8個。每角粒數(shù)在21.7~23.1粒之間,相差1.4粒。千粒重在3.68~3.80 g之間,相差0.12 g。單株產量在 14.2~14.9 g 之間,相差 0.7 g(表5)。
從2個年度經濟性狀看,處理3分枝高度降低、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千粒重和單株產量均略有增加。
該試驗結果表明,2019年度2種施肥方式與對照相比,施用“宜施壯”緩釋復合肥的產量最高,為2 882.9 kg/hm2,比對照增產402.1 kg/hm2,增幅16.2%;常規(guī)施肥產量2 661.5 kg/hm2,比對照增產180.7 kg/hm2,增幅7.3%。2020年度由于雪災倒伏影響,各處理間實收產量差異不明顯,但施用緩釋復合肥處理的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千粒重和單株產量等經濟性狀較好。由于供試油菜品種均為云油雜12號,生育期、抗逆性和抗病性各處理間差異較小。試驗還表明,2019年度常規(guī)施肥和施用緩釋復合肥投入的肥料價值分別為1 897.5元/hm2和1 462.5元/hm2,常規(guī)施肥和施用緩釋復合肥的產量分別比對照增產180.7 kg/hm2和402.1 kg/hm2,按商品油菜籽6元/kg計算,分別新增產值1 084.2元/hm2和2 412.6元/hm2。肥料投入與新增產值相比,常規(guī)施肥較對照減效813.3元/hm2,施用緩釋復合肥較不施肥對照增效950.1元/hm2。綜合2年試驗表明,油菜施用“宜施壯”緩釋復合肥375~450 kg/hm2,用量比常規(guī)施肥減少,利用率得到提高,節(jié)本增效明顯[7]。羅平烤煙栽種面積常年保持在1.33萬hm2左右,根據(jù)周德江[8]對不同輪作方式對烤煙生長發(fā)育及產質量影響的研究,油煙輪作可顯著提高烤煙產量和改善烤煙品質,但烤煙生產過程中大量投入肥料導致土壤中余肥較多,煙區(qū)油菜生產如不考慮前作余肥多的實際,仍大量施用化肥,不僅經濟效益低下,而且破壞地力和污染環(huán)境。建議加快油菜專用配方緩釋肥篩選,完善化肥減施技術,同時煙區(qū)要加強綠肥種植,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積極探索烤煙生產增產增效和環(huán)境友好的養(yǎng)分管理模式[9],實現(xiàn)油煙輪作綠色高效循環(huán)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