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姜婷
戲曲作為中華文明璀璨的瑰寶之一,是傳承歷史悠久的藝術種類。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nèi)粘I钪械奈幕瘖蕵讽椖孔兊酶拥亩嘣?,更加青睞新奇、刺激的觀感享受,戲曲表演形式漸漸被人們所忽視。而戲曲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想要傳承與發(fā)展,必然離不開優(yōu)秀的戲曲演員們塑造出一個個深入人心的經(jīng)典角色來吸引觀眾,豐富的生活閱歷能直接影響演員表演的深度,是一個優(yōu)秀戲曲演員必須具備的條件。
戲曲表演是一門較為深奧的藝術,而實力深厚的藝術表演。但也存在著這樣一個現(xiàn)象,演員雖然掌握了牢靠的基本功,并且進行了大量的練習,甚至能夠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可是到了舞臺當中自身的感染力,以及表演展示,卻難以令觀眾滿意,藝術形象也不夠豐滿。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主要是由于這些戲曲演員缺乏對角色的深入挖掘,缺乏足夠的生活閱歷,導致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與與劇中人物情感共鳴不到位,因此就很難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而如果一位戲曲演員擁有豐富的閱歷,就能夠結合劇本和劇情,將自己和劇中人物高度粘合,真正的與角色融為一體,感受到角色的感受,展示出角色的情感。因此,戲曲演員想要提高自身表演的展現(xiàn)力,豐富自身塑造的角色形象,提高自身的閱歷,認真的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以及思考生活,將演員和人物有機的結合。
戲曲對演員的基本功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不僅需要演員在表演時能夠熟悉地把握自身唱腔的韻律,高低音的轉(zhuǎn)換以及將情感融入唱腔當中,還需要結合角色的特點,從動作形體扮相以及道白等多個方面展示出不同劇中人物的表演特色。例如演員在表演武生時,就需要展示出陽剛英武的氣質(zhì),而表演老旦時就需要讓觀眾感受到慈祥和善良。無論表演什么行當,都要根據(jù)角色的需求,恰到好處的表演,而這些重要的表演因素都需要演員自身有足夠的閱歷支撐。雖然唱腔以及高低音的流暢轉(zhuǎn)換演員能夠通過大量的練習進行提升,但在實際表演當中,如何結合表演過程的不斷推進,恰到好處的轉(zhuǎn)換,唱腔的韻律以及高低,使聲音能夠展示出角色的情感,并茂的展示戲曲的演唱,為觀眾帶來舒暢流暢的表演,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這些僅僅依靠重復的練習,是無法提升的,需通過演員對于角色的不斷琢磨,恭敬與謙誠的人物預習,琢磨其中的竅門,并結合自己的思考進行模仿轉(zhuǎn)換,通過不斷思考總結角色的性格特點,而達到共鳴。這些都必須要依附于演員自身的閱歷,也和演員的認知高度、學識修養(yǎng)息息相關。一個閱歷較為豐富的戲曲演員,能夠在不同類型的戲曲表演中,把握住表演的核心要點以及角色自身的性格特點和角色在劇中的情感變化。比如在古裝劇中,雖然演員很多都是使用程式化的表演,包括甩大辮,運用水袖、耍手絹等表演技術來展示劇中人物的性格和內(nèi)心變化,但實際的表演過程并不是模式化的,每個動作的幅度大小、節(jié)奏緩急,每個程式化表演技巧的運用時機,都是表演是否恰到好處,劇中角色是否突出的關鍵因素。而在現(xiàn)代劇中,演員又要以生活化的表演為主,必須在傳統(tǒng)戲曲中程式化的技巧中巧妙地融入生活的氣息,而演員如果缺乏足夠的生活閱歷,很難將生活融入到程式化的表演中,進而形成自己獨有的表演風格。
因為戲曲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需要多個人通力合作完成的,因此,在表演過程中,包括人物互動以及角色的塑造,必須通過舞臺表演中的交流來完成。而演員在將自己帶入創(chuàng)造的角色,積極投入到舞臺的表演中時,每個演員就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引導,相互制約的舞臺整體。演員在舞臺上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場景和戲份展示出劇本中規(guī)定的表演情景。因此,戲曲表演就是演員們在代入角色表演這一狀態(tài)之下,各個演員角色之間情感的影響傳遞以及展現(xiàn)的過程,說的是一個精神層面的表演交流。因此,舞臺行動,舞臺感受以及舞臺判斷就是戲曲演員進行表演時的三要素。而想要有效的完成體現(xiàn)出這三要素,就必須依靠演員自身豐富的個人閱歷。因為舞臺當中的所有行動以及交流都需要依附與演員自身的感受,將自己的感受與塑造的角色融為一體,才能夠展示出真正的表現(xiàn)力。
戲曲表演中,首先有演員,然后才有的角色,因此,演員自身的性格,氣質(zhì),閱歷等都會對角色的表現(xiàn)力產(chǎn)生影響,所以演員需要將自己的行動判斷以及感受作為營造角色的重要途徑,在表演的過程中,依靠自己的閱歷,將感覺行動判斷這三個要素,不斷地重復應用。而由于戲曲中角色的關系不同,演員在情感交流中的感受和思想也存在差異,因此,必須依靠演員自身的經(jīng)驗,采取相應的恰當?shù)倪m宜的行為方式和態(tài)度。因此總的來講,戲曲演員在舞臺上進行表演時,必須依靠自身的閱歷,對角色的發(fā)展歷程,情感行為愛好以及人物關系等進行深入的思考感受。而演員在舞臺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行動,肢體交流和傳神的眼神交流,心靈交流都必須依靠演員豐富的閱歷支持。藝術修養(yǎng)作為一種難以明言,琢磨不透的個人特點,很難依靠日復一日的動作練習,或者是死記硬背戲劇表演相關的知識理論來提升的。一個優(yōu)秀的戲曲演員,想要提高自身表演的感染力和張力,就必須有堅實的文化底蘊,正確的三觀,和一定的人生格局做支撐。藝術修養(yǎng)是來源于演員自身的閱歷,而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yǎng)又可以大體上分為思想文化以及生活的修養(yǎng)。
思想層面的修養(yǎng)較為容易理解,因為戲曲在塑造角色時,必須表達出角色的情感,而作為一個公眾演員,必須要有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樹立起為戲曲事業(yè)奉獻的無私精神,才能夠在表演時向觀眾傳遞積極向上,正確的情感。戲曲表演并不是簡單的完成幾個動作,唱幾個曲子那么簡單,包含了歷史、音樂、哲學以及文學等多個學科的綜合性藝術,只有利用大量的時間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才能提高自身的審美和對角色的理解,將表演從表面向深層次進行轉(zhuǎn)換。而生活修養(yǎng)簡單的來講,就是需要戲曲演員擁有一顆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體驗生活以及感受生活的心,需要在生活當中不斷地積累豐富,提高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而這一過程也需要演員大量的時間細致的觀察生活才能積累更多的藝術上的沉淀。這種沉淀在經(jīng)過思想的一些博弈后,它可能在某一個情感動機來臨的時候瞬間迸發(fā)出來??偟膩碇v,一個戲曲演員想要擁有過硬的藝術修養(yǎng),必須擁有豐富的閱歷作為支撐,才能夠保證演員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文化底蘊以及情感積累。戲曲演員個人的閱歷,對自身表演有著直接的影響。隔岸觀火的演員,即使表演上再努力,也很難得到觀眾的認可,戲曲演員只有在苦練基本功,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努力提升自身閱歷,揣摩角色、貼近角色、創(chuàng)造角色,才能得到更好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