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惠山中等專業(yè)學校 王靜喆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職物理教師逐漸意識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性,開始重視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并著重關注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高職物理教師為響應國家號召需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對其進行補充和講解,以思政理念促進物理教學,在順利完成物理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物理素養(yǎng),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革新和工作優(yōu)化的順利開展。
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階段,對各個院校提出的教育教學要求也隨之提高。在此背景下國家提出了課程思政理念,要求高職院校將其納入重要教學任務中。除此之外,高職物理教師為落實課程思政教學應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會議文件,對其與物理課程的有效融合展開激烈討論,探索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開展物理教學的新路徑。但由于受到各種現(xiàn)實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如課程教學內容、模式和教學方式等,實踐中仍存有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境。物理教師應積極探索在高職物理課程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理念的有效路徑,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及時轉變師資隊伍的教學方式以及提升他們的思政意識。
處于高職階段的學生還未形成成熟的道德觀念和個人品格,無論是思政教師還是其他課程教學,都應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個人素質的教學重任,做好引領學生的工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體系。高職物理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物理教學能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學方針,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育人功能。高職物理課程有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信息,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的重要體現(xiàn),物理教師詳細講解理論和觀點背后的學科故事,不僅能引起學生共鳴,而且能打破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另外,物理教師將思政內容與物理知識兼容并蓄于物理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以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職物理教師應以身作責做好表率,在教學中秉承并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思想,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最終提升物理的教學質量。
物理課程教學設計方案在整個物理教學活動中起著指導性作用,如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理念的落實、教學方式的選擇等,也是物理教學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jù)。根據(jù)現(xiàn)代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應大力推行教書育人的思想,物理教師應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行修養(yǎng)、實踐能力以及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傳統(tǒng)的高職物理課程設計和開展路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應先革新與優(yōu)化教學設計,將教書與育人擺放在同一位置,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學生學習現(xiàn)狀以及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指導性的教學方案,將正確的道德觀念、學科素養(yǎng)融入教學實踐中。以物理教師講解《摩擦力》這節(jié)課為例,物理教師在講述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內在聯(lián)系與區(qū)別時,可以借助辯證唯物主義中物質由量變引發(fā)質變的哲學思想,在引導學生理解摩擦知識的同時,探究哲學理論,深化物理教學深度。
由于很多高職物理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與影響,教學內容仍以理論教學、實驗演示為主,并不重視科學核心素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是將其作為拓展資料穿插在教學中,出現(xiàn)學科教育被重視、思政教育被忽視的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思政元素的有效滲透。物理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其中寶貴的思政理念和思政元素,并對這些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加入自己的見解,對其提煉和升華,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拓展學生的物理視野,促進思政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物理教師還應結合教材內容開展專題教學、任務教學、互動教學,并通過翻轉課堂、微課、互動式教學等方式教授學生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揮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高職物理課程有著實驗性強、專業(yè)性強、理論性強、邏輯性強的學科特點,為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物理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實驗教學活動,教師也應將思政元素有針對性地融入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物理教師講解《摩擦力》這節(jié)課為例,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教師可以開展“摩擦系數(shù)與摩擦力關系”的物理實驗。另外教師還應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國內高鐵技術和懸磁浮技術紀錄片,讓學生分析兩者的區(qū)別,并引導學生針對高鐵中鐵軌摩擦程度進行深入探究,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新穎度,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讓其了解當今國內多個領域已經領先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物理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穎的教學方式,將物理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效結合,極大地發(fā)揮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為構建與課程思政相融合的物理教學模式,并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物理教師應為課程思政的理念構建教學評價機制。高職院校應與物理課程教師商議制定符合教學目標和任務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反饋制度。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應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想覺悟、實踐能力、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內容納入評價體系中。高職院校還應組織學生和教師在學分制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另外,還應評價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物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并及時反思和總結,為調整物理教學方案提供參考依據(jù),革新和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課程思政理念在物理課程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德育和思政教育變得勢在必行。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優(yōu)化物理教學效果,而且能有效提升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物理教師應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積極探究開展高職物理課程教學的新路徑,努力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