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敏
(甘肅省靖遠師范附屬小學,甘肅 靖遠)
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也是教學重點,能為學生后續(xù)課程學習奠定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教師開展低年級識字教學提出具體的要求,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強化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期促進學生穩(wěn)定發(fā)展。
識字是低年級學生后續(xù)學習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寫字能力,為其語言嚴謹性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因而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選用,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
現(xiàn)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學生自主識字。下文就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1]。
不少語文教師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相同問題,即選用機械記憶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并熟記字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枯燥感,還容易分散其注意力,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所接受的識字教學主要是圍繞聽、說、讀和寫進行,這種缺乏趣味性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符合當前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需求。
通過了解可知,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識字速度和進程,讓學生按照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所學字詞,對學生自主識字這方面明顯不注重。長此以往,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會逐漸失去興趣,識字教學效果也無法得到提升[2]。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事物好奇心較強,所以在課堂學習中難以集中注意力。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通過游戲方式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如猜字謎等。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認識和學習字詞。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啄木鳥醫(yī)生給大樹看病的游戲,在此游戲進行前,首先需要教師在黑板上繪畫出一棵大樹,之后在大樹的枝葉上貼上學生之前課堂中所學習過的漢字,對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漢字進行適當?shù)奶幚恚又M織學生扮演啄木鳥,幫助大樹消滅和處理“病害”。這種游戲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掌握漢字,并加深印象[3]。
結合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識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可將學生所學習過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結合,之后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此外,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根據(jù)各個漢字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將漢字與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形象進行聯(lián)系。這樣做,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促進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深入感受文字所帶來的樂趣。例如,在圍繞“笑”這個字進行教學時,教師可通過使用多媒體,讓學生直接觀看各種人物所展示的笑,從中發(fā)現(xiàn)笑具有的特點,如眉眼彎彎等。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關于笑的特點,加深理解。再如,學習“江、河、湖、海”這些漢字時,教師依然可利用多媒體查找相關素材,之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素材中所具有的特征,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
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分支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重難字詞。例如,在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首先應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并找出文中的動物名字。之后教師將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動物同類或異類,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羅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清楚地了解動物類型,還能夠更好地認知各種動物名稱[4]。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下,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后續(xù)學習寫作和閱讀的重要基礎,因而教師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通過本文的深入分析,教師可通過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和字圖結合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