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伯堅
我贊成這樣的說法:作家應該是魔術師、講故事的人、教育家。因為作家作品能夠展現(xiàn)令人驚嘆的內容,所以是魔術師;因為作家作品要寫社會千姿百態(tài)的人和事,所以是講故事的人;因為作家作品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給社會眾生以正面影響、正能量,所以是教育家。
茅盾說好作品的標準有四:一是明白通暢,二是感情要真摯熱烈,三是心地要坦白,四是思想要純潔,不為寫作而寫作。茅盾的創(chuàng)作思想,使他寫出了《子夜》這部劃時代的大作品。老舍講到寫作時說:一是誰肯下功夫學習誰就能成功,二是有什么寫什么,有多少寫多少,三是先摸摸自己的文字功底,四是不要貪大。兩位先生都說得很簡單,兩位大作家都是我國非常有影響力的文壇巨匠。我曾向這兩位大作家請教過,直接聯(lián)系過。我的寫作經歷四十多年,也下了不少真功夫,到現(xiàn)在為止也可以說有點成果:在全國有影響的報紙刊物,如《人民文學》《花城》《作品》《特區(qū)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深圳晩報》等,發(fā)表了近三百篇的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雜文。
在這三百多篇作品中,影響較大的首先是在《人民日報》 發(fā)表的散文《邊城紀事》,它是珠海作者率先向世界講珠海,影響頗大。不久,《人民日報》 又用整版篇幅發(fā)表了我寫橫琴的萬余字的報告文學《瑰麗的熱土》,這是我國向全世界宣傳橫琴開發(fā)區(qū)較早的文章。后來我的短篇小說《大火籠》發(fā)表在《人民文學》,這也是珠海作家率先在全國最高級別的文學刊物發(fā)表的小說。不久,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我的散文結集為 《盡意瀟灑——陳伯堅散文選》出版。這又是珠海作家在國家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書,讓我倍感光彩。幾年后作家出版社又開始出《陳伯堅文集》,現(xiàn)已出了四卷。第一卷是《詩詞曲三百首》?!对娫~曲三百首》可以當作我對過去學習古典文學的一個匯報,里面反映了我一生中認為需要記錄的不少東西,用了相當多的曲牌和詞牌。第二卷是《盡意瀟灑》,約兩百篇散文。《盡意瀟灑——陳伯堅散文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后,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專門開了研討會。
接受《廣東著名作家訪談》電視攝制組專訪
作為一個作家,寫了三百萬字的作品,并不算多,我深感寫出好作品非常難,但我還在攻,持續(xù)地攻,攻的過程現(xiàn)出了一條小路,就像數(shù)十年來,我創(chuàng)作思考時,習慣漫步在那條小路上一樣,我稱之為“我的創(chuàng)作小路”。
這條小路,有九個路標:
第一,是文章總要有一點精神,或者說,思想是文章的前提。毛澤東講,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文,首先要想到此文的精神在哪里。沒有一點精神的文字是放空炮!這點精神,有時是很小的東西觸發(fā)你,有時是很大的事件引爆你。不管文章長文章短,這點思想這點精神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我認為,它要占六成。我認為文學的任務,是要回答時代最艱難的問題。實際上一篇文章、一首詩,不一定要句句文字都很亮麗,普通的文字也可以寫出非常深刻的感人的文章。毛澤東有一首詞叫《讀史》,我認為這首詞在詞的歷史上占據很重要的地位。你聽聽這首詞:“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jié)。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蹻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一百一十五個字,就將我們的歷史總結出來,開辟了一個新的說史、寫史的方式。它用詞非常普通,思想卻非常深刻。李叔同寫過一首四句小詩:“我到為種植,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與后人來?!狈浅:唵?,卻立意非凡。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付出,為了建設這個世界,為了給后人造褔。這種髙尚奉獻的思想,因文字特別簡樸,而顯得更親切、動人。我堅持認為,為文六成思想四成文字藝術。陳毅元帥有一篇《教子詩》,文字也很普通,思想內涵也特別豐富。大家欣賞一下:“深夜拂紙筆,燈下細沉吟。再寫幾行詩,略表父子情。兒去靠學校,照顧勝家庭。兒去靠組織,培養(yǎng)汝成人。樣樣均放心,為何再叮嚀?只為兒年幼,事理尚不明。應知天地寬,何處無風云。應知山水遠,到處有不平。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尤其難上難,鍛煉品德純。人民培養(yǎng)汝,一切為人民。革命重堅定,永作座右銘。”
清朝有個詩人江湜,寫一首《山寺夜起》,好像在哪年髙考考題里用過:“日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逼渲小罢l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是 “詩眼”。這是寫背井離鄉(xiāng)、漂泊山寺的“無家客”,夜起觀霜天的孤苦情懷:那樣孤單,那樣凄苦,那樣冷清,那樣無助。月、夜、煙、山寺、霜天、無家客,情景交融,你如置身其中,心間不由生發(fā)同情。這就是詩的思想力量。
文章的思想是很需要從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學習的。習總書記倡導“四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xié)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宇宙觀,人心向善的道德觀。對古典文學古典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可以汲取很好很正面很深刻的思想?!独献印防锩嬗幸欢卧挘骸熬由频?,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币谜业胤骄幼?,心地善良,交好朋友,講話有信用,用人用能人,什么時候出手要找對時機。古人的思想、智慧,仍適合今用,與時俱進。總之,文章要有一點精神,要有深刻的思想。為文有思想,才是有益之篇。否則,寫多少,何益?何用?何意義?這是我的一點感受,也是我的創(chuàng)作小路的一個路標。
第二,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不管小說、散文,一定要有非常豐富的細節(jié)作底,細節(jié)決定成敗。毛澤東主席寫過一首詩,叫作《七絕·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泵珴蓶|用一只蛙的生活表現(xiàn),講錯誤路線的領導在一個地頭像老虎那樣霸氣。好環(huán)境到來的時候,他們沒先講話發(fā)號令,其他人不能作聲。四句詩,句句都是絕妙細節(jié)。
大詩人陸游在失意的時候曾入山歸隱,寫過一首頗有趣味的小詩:“青銅三百買烏雞,辟地墻東為擇棲。更聘一雌全物性,莫辭風雨五更啼?!保ā顿涬u》)陸游在深山野嶺沒事做,也無朋友,就寫詩贈雞,跟雞吐露心聲。細節(jié)很精彩,“更聘一雌全物性” 就是難得的巧妙細節(jié)。金戈鐵馬衛(wèi)國英才,落得在山野為烏雞“聘雌”,折射出撥動心弦的內涵。
細節(jié)很重要,不過不易得。要積累,要經常注意積累。有一次,我一家人在珠海某餐廳吃飯,吃順德公“無米粥”打火鍋。一坐下去,服務員在我身邊出現(xiàn),拿出一網袋生蝦不斷地抖。我女兒問干嗎?服務員說,抖暈了蝦,放去滾燙的粥里,就不會跳,不會濺滾粥燙人。我從沒聽說過。這個細節(jié)很珍貴,這個細節(jié)沒見過沒聽說你是不會想出來的。如果一篇文章一篇小說用了這個細節(jié),自然生動,有生活氣息。
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在廣州 《花城》上,叫《小學校長奇遇》。我沒有當過小學校長,但是我做中學校長的時候,經常和小學校長開會,知道一些細節(jié)。這個小學校長很窮。周末,久未見面的妻子來了,沒肥皂,只能用白灼通菜的鍋水燙洗衣服。最關鍵細節(jié),是晩間帶妻睡爛磚窯。那時,學校里一個房間住三四個教師。妻子來怎么辦?我的中學老師試過,妻子來,用舊報紙做“墻”,在中間隔開。我這篇小說寫這個小學校長宿舍太小,人太多,辦公桌子太多,不可能從中間隔開。本來不想妻子來,但是妻子硬是來了。半夜十二點多,改完作業(yè)了,妻子在旁邊打瞌睡了,沒辦法,只能帶她到已經想好的地方——離學校半里路的爛磚窯那里過夜。他提前探測過,還可以。當校長帶老婆進入窯洞,看見還有一些未搬的磚,就爬上上一層。當他倆再上一層時,聽到有些響聲。待一會,又有響聲。老鼠嗎?猶豫著要不要走出去的時候,民兵進來了!一下子抓了四對在那里過夜的老師。民兵不和你說什么,先一起拉走……此小說受到廣泛關注。這篇作品在《花城》發(fā)表之后,我有了寫作自信,就開始不斷地寫小說、散文、雜文,一路寫了約三百萬字。
笫三,把握心理關,有迷人的布局。作品有了前面兩點,接下來就是要有迷人的布局。冰心講“花有色香味,人要有才情趣,這樣生活才像人的生活”。有才華有情感有趣味。我們作品的布局,首先要準備盡可能多的點子可以任由挑選,然后是巧妙地不知不覺地從表象揭示本質。比如那篇《小學校長奇遇》中小學校長在爛瓦窯過夜,反映了當時不重視教育,老師就是臭老九的社會氣氛。還要不斷變換描寫角度,不斷激發(fā)讀者的追尋興趣。我就想到,作品的“迷”人布局,形象地說好像三個“景觀”:一是“神秘”的鬼門關。這個地方,在廣西北流。小時候,聽人講到鬼門關,只知道那是個很嚇人的地方,具體地點不知道。前些年,梧州有關方面邀請我去研究楊貴妃出生地。去了容縣后,還安排到了北流。北流縣辦公室同志就說,和我一起去找找鬼門關。他也沒去過。他只是聽過那個地方,已經被荊棘蓋住,而且,他不太相信鬼門關就在離國道不遠處,不太可能。但是大家都指向那里。我為了觀賞那個神秘地方,就和他們一起去了。幾經周折,找到了!在一個很闊大的山坡上。附近處,還有一個碑,上標“天門關”(辭海注,即原“鬼門關”)。用石頭打造,還有“明·洪武年立”字樣。后來,很快找到了一塊超大石頭豎平面上“天門關”三個陰刻正楷大字。這就是“鬼門關”。這塊石頭高6-7 米,橫向大概4-5 米。左邊有陷下去的大石洞。這個石洞是可以爬下去的。他們說我不要下去了。我就是要找新奇的素材寫文章,堅持下去。他們問要不要拉住我,我說不用,你們看著我就行了。白天,沒帶電筒,下去到差不多已經隱沒我的頭,他們上面也看不到我了,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再下去了,讓他們拍了個照片,就上來了。這件事對我很有啟發(fā)。為什么呢?你小說寫你入過鬼門關,絕對能生發(fā)些吸引力。因為那地方神秘、奇詭,還帶點不明不白的恐怖感。“十人去,九不還?!痹谧x者心中都是個“迷”。迷人的布局,必需讓讀者著迷、入迷、被迷。后來,《羊城晩報·花地》發(fā)表了我的散文《趣渡鬼門關》,反響不錯。二是“獨有”的謝魯山莊。在廣西陸川,也是梧州市的。它是李宗仁的“嫡系部隊”國民黨將領呂芋農親自設計、出錢、監(jiān)工,建了20 年才建成的私家花園。一平方公里左右,造型獨特,園中有園、景中有景。還有別人想不到、別處肯定沒有的景。它除了千多種花、樹,九曲橋,假山及各種亭臺外,還有一個獨特的亭子供吳自己朝拜,早晚各拜一次。李宗仁去看謝魯山莊時,看到呂芋農自己拜自己,就說,我們都是五四時代的人,還相信這個!之后不拜了。謝魯山莊設計獨特,吸收了《紅樓夢》《瑯嬛記》的設景思路,到現(xiàn)在仍有參觀價值,游人不少,是我國四大名莊之一。留存千古好文章,大都有獨特構思。迷人的布局中有獨特構想,當可成迷。三是“出奇”的長安街上陳子昂砸琴場面。陳子昂是初唐時期的大詩人,他有一首詩《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是留存千古的名句,但陳子昂開初遇到了很多難題,道路曲折,考試都是落第,根本沒辦法“發(fā)展”,更遑論“出人頭地”。但他確有真才,對自已作品充滿自信。有一次在長安街上,見一個人賣琴,叫價驚天——百萬大銀!這么貴,人人都望著“神”琴吃驚。更奇怪的是,陳子昂斷然買下了,還說,明天要彈此琴給大家聽。這個特殊的信息影響了長安街很多人。這個奇貴“神琴”,竟有這詩人揮重金買下,敢買還會彈,更宣布明天在這地方獻彈!到了明天,萬人空巷,長安人爭看詩人彈神琴的場面厲害了。待到觀眾云集得差不多的時候,陳子昻現(xiàn)身了。萬目聚焦,大家都等著他彈神琴。陳子昂先將這個琴舉得高高,突然,一下子摔落地上,砸碎了!百萬神琴一下子摔碎,這件事震動實在太大。陳子昂立即把他寫的文章當場派發(fā),大家看了,才知道,此君為文,比神琴之神還要厲害。陳子昂用出奇景觀獲得了出奇的反應。這是特殊的安排。好文章需要出奇的特殊布局。
第四,通地氣。要挖掘、尋覓時代難題的答案。寫文章難就難在回答時代難題。時代難題一個是題材,一個是答案。在我國科學發(fā)展史上,曾經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趙忠堯。1937 年某一天,清華大學長沙校部門口,來了一個乞丐,要找梅貽琦校長,開口直叫梅貽琦。門衛(wèi)看見他衣衫襤褸,抱著個小酸菜壇子,不準他進入。爭執(zhí)間,適遇梅貽琦到來,聽這乞丐樣漢子直呼自己姓名,認真看了看,很面善,再注意察看,竟是趙忠堯教授!梅貽琦大吃一驚,接待了他。他就是大科學家趙忠堯,小壇子是鉛筒子,內藏4 克鐳元素。鐳有很強的放射性,但對于國家發(fā)展原子能,它是極重要的寶貝。鉛筒子有隔離放射性功能,但長時間抱住它,接觸它,趙忠堯胸口還是掛了幾條血痕。我國原子科學發(fā)展的巨大成就,就是趙忠堯等一大批科學家,為國家,為民族,忘我奉獻的結晶。寫新時代科學領域偉大成就的作品,不深刻體會趙忠堯們的愛國情懷、精神境界、民族氣節(jié)、人民擔當,就是不通地氣,不可能理解他們堅毅卓絕的行為,是不會出好作品的。
獨聯(lián)體開峰會的時候,普京總統(tǒng)讀起了普希金寫的 《葉甫爾尼·奧涅金》。這本詩體小說寫什么呢?寫俄國那個時代的貴族子弟,深感社會腐敗又找不到出路的時代情態(tài)。奧涅金,大貴族的子弟,很苦悶,覺得俄國那個時代腐敗不堪,出國游歷,觀察了一段時間,回來百無聊賴,就去到鄉(xiāng)間農莊住下來。那里一戶農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達吉雅娜,小女兒奧葉嘉。小女兒的朋友卡連基是奧涅金的朋友。奧涅金來到農莊,先找卡連基,卡連基帶他去自己女友的農家那里。女友的姐姐達吉雅娜非常漂亮,對奧涅金一見鐘情,用了一夜時間寫了一封情書給奧涅金,追求奧涅金。奧涅金看了情書,當場拒絕。這個貴族子弟玩弄感情,看不起對方,無視這個好女子的真情。后來經過多年,奧涅金再到農莊,卡連基帶他去參加一個舞會。奧涅金居然追自己朋友的女友,卡連基非常惱火,結果決斗,奧涅金開槍殺死了自己朋友卡連基。后來痛苦難當,反思不已。又過一段時間,一個偶然機會,再見到達吉雅娜的時候,達吉雅娜已經是一個將軍的妻子。奧涅金立即追求達吉雅娜,被斷然拒絕了。她認為自已為人妻應有人格,不能失徳失格。這個達吉雅娜,成了當時俄國婦女的正面形象,奧涅金則成了多余的第三者。這篇小說將當時俄國社會難題,貴族社會腐敗、年青人苦無出路、日子黑暗、無聊、墮落景象,鮮明擺在讀者面前,催人思考推倒舊體制。文學就是要回答時代的難題,這樣,你的文章才有意義,有深度。
第五,多讀、讀熟,特別是古文古詩古詞,理解又能背,才算入腦,才是自己的東西。為什么呢?因為讀熟了你才方便用,讀熟了才能隨口出、隨筆揮,背熟與只看過沒有印象是大不同的。如果熟了,隨時隨地隨心動用,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下筆即文氣躍然。詩詞曲名句名家名事,隨手拈來,揮灑自如,非常自然,人們感覺非常不同。前天在陽江的時候,陽東政協(xié)一位老副主席和我聊天,談及怎樣才能寫好文章。他說讀到我的散文集,研究了很久,學到了點東西,才寫出了取材陽江本地的散文《看風景》,在《陽江日報》發(fā)表。他問要進一步寫好文章,我有什么建議。我說,建議你頭腦里面最少要記熟三百首詩詞,另外用心剖析名家三十篇散文、三十篇小說,剖析到什么程度呢?從篇、段、句、詞、字,到標點、整篇布局、文眼設置、藝術特色、精妙所在,以至其中的偶有缺失,還可以想到怎么用。他說挺有道理,但是很難啊。比如你真正熟讀三百首詩詞曲,使之入心入腦,就不是一年半載能做到的。散文更難!我說,不要急,也不要計日子,只要天天堅持。最好能發(fā)癡。癡書者文必工,癡藝者技必良。讓古詩文入腦,有一條秘訣——重復多次就行。有些文章,我從頭到尾能背,為什么?不是我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重復得多。我的做法,就是今天讀熟一次,明天后天再讀,五到七天又熟一輪,再到兩個星期再來一輪,再過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又一輪,那就永遠都是你的了,你就不會忘記了。一個文章寫手,如果腦里面沒有幾百篇經典文章藏住,是不夠用的。這個,就要堅持多讀,讀熟。
第六,苦攻“特色”。文學要靠特色吃飯,這是大散文家秦牧先生的話。我在《憶秦牧》一文中,講到泰山上面有座碑,碑上只有兩個字“蟲二”。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成了一個很搶眼很引人注意的碑。原來,“蟲”,繁體字是無邊的風,“二” 是無邊的月,合起來,就成了“無邊風月”。如果單單是寫這四個字,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是“蟲二”呢,就很特別了,看了之后不懂還要問到懂。文學靠特色吃飯,就是這個道理。小說寫人物,一定要寫個性,沒個性,人物是立不起來的。什么是個性?比如中國臺灣的李敖是怪文人,他父親去世之后,他鼓勵媽媽快點改嫁,世間少有!很特別。他媽媽說,逆子,你叫我嫁給誰呢?李敖說,我看到你經常看白云的戲,白云是你偶像對不對?他媽媽不否認。李敖有一次找到白云,和白云說,我媽媽很想看你,還給了他媽媽的電話,后來聯(lián)系上了。李敖的媽媽,真的找到了白云,一起吃了叉燒包,但是白云已經很老了。回來和李敖說,白云不是以前的白云了……李敖的媽媽還是覺得兒子要自己改嫁,不是好兒子,是逆子。這個例子,只說明什么是“個性”,若要以此寫文章,你就要探求正面的精神,使之發(fā)揮正能量,一個作家寫的作品倘若給社會帶來負能量,是對不起社會的!
亞歷山大是一個歷史上的大霸王,身材不髙,快跑堪與奧林匹克冠軍媲美,善于指揮作戰(zhàn),幾乎半個世界被他征占,非常有個性。后來,33 歲的亞歷山大死了之后,傳說他立遺囑三條,亦很有個性:第一條,醫(yī)他的醫(yī)生抬棺材(表明他對醫(yī)生的態(tài)度);第二條,他的手要從棺材伸出來(表明他兩手空空來兩手空空去);第三條,將所有金銀財寶一路地撒,撒完為止(表示他對財富的看法)。這就是個性。當然不是說所有的個性都是好的,但是作品中的人物沒個性和有個性是大不同的。小說散文的人物有個性,才能引人關注。一句話,文學要靠特色吃飯。
和女兒素璧合影
第七,雜記。我今天帶了三個小本子來,大概像這種雜記,我已有10 來本了。我是隨身帶備,讀到看到聽到認為值得記的馬上記,或者隨后記,很久后偶然憶起亦馬上補記。我還愛經常翻閱它,反復看,覺得里面所記東西很有意思,很有味道,是一種消遣。還能捕捉靈感。每一本都分開一條一條,這本有187 條。有雜記才有積累。我這幾年,在珠海、惠州、陽江、茂名,舉辦講座15 次。這次講《我的創(chuàng)作小路》,我認真寫了提綱,前面的十幾次,我是完全沒有提綱,憑記憶整理好思路后,空口講的。雖然沒有寫提綱,但是我的腦里面,是有充分準備的,背多少詩詞出來,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我一邊看著你們一邊講,一邊回憶,在腦海翻出來。因為那些素材,是我腦里面隨便可以用的東西。經常做雜記,勤積累,不是看過聽過讀過就完事,有益有味有特色有啟發(fā)性的人、物、事,一句話、一個詞,都珍惜記下,不讓它滑走掉。雜記很重要,我認為一個作家必須做雜記,有助于你筆下發(fā)揮。比如這些雜記,我記些什么呢?我念一些給大家聽聽。我在手機里面的雜記,一共有兩百多條:第一條,“某某說,中國母親河是黃河,因此,中國人是黃種人”。有些人文化不高,但是他有他的觀點。因為你在母親河旁邊生活,所以你是黃種人。我覺得有可參考的道理。又如,廣東的簡稱“粵”字,上面一個框,中間有一個禾,有人說是米,下面一個彎鉤。有人說,這個是因為廣東圍墾造田,種水稻,田水放出來,下面有一條小水溝尾巴。上面是田下面的鉤是小水溝。廣東人圍田種水稻這種這狀況,像“粵”字,很有意思,我記住了,把它記在雜記里面。這類雜記內容很多。
第八,大膽聯(lián)系名家。我覺得學寫作的人,這條非常重要。你要敢聯(lián)系。畢竟名家有自己的體驗才有他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我曾得到過兩位前輩文學名家的親筆回信贈言。第一位是茅盾先生。我為什么寫信給茅盾先生呢?我曾在陽江當中學校長,那時很年輕,有精力,又有那么幾年學習古典文學的底子,就學起寫小說來。苦戰(zhàn)幾個星期,寫出后向語文老師請教,結果他說:“校長,這不像小說。”既然語文老師都這樣說,我就不寄雜志社投稿了,直接寄給當時的文化部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茅盾先生。寄出之后,又覺得這幾千字小說稿太不像樣,寄到大作家面前很難為情,人家是文化部長、大文豪,我只是個初學作者,太唐突太莽撞了!但是稿子已寄出,收不回了。十幾天后,敲鐘校工說,郵局的人給我送來一個大信封。我收下打開一看,竟是茅盾先生的回信,太高興啦!直看信箋上內容,最重要的是六個字:“題材不夠尖端?!泵┒芟壬剡@封信很鄭重,先是讓工作人員謄清,在右下角用毛筆簽了名,先寄來。幾天后,再寄來原件。我此生不會忘記那“題材不夠尖端” 六個工楷毛筆字,每次動筆寫小說,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六個字。后來,又有幸得到老舍先生的贈言。收到老舍先生的信,是在我寄出短篇小說稿到北京作協(xié)轉他兩周之后的事。開始我以為是哪位陌生人的來信,因為是用一般家信常用的信封,下面署“舒緘”二字,可我并無姓舒的朋友。拆開一看,才知道是老舍先生的親筆回信!這里面,對我最有幫助的是“這小說缺少故事”七個字。兩位大作家共13 個字的珍貴贈言,對我一生影響甚大。本人約300 萬字作品,幾乎都緊緊聯(lián)系著這13 個字。
第九,堅持寫日記。我天天寫日記。自從1954 年8 月12 日被派到陽江一中任教之后,我一直寫到現(xiàn)在。前些日子,珠海市一位領導同志來到我家,交談中,說到寫日記。我的日記在書柜里擺著,27 本。后來發(fā)覺應該有28 本,因為有我兒子出生記述的那本,1977 年那本,被我兒子翻到,被他拿去藏起來了。兒子出生的過程,醫(yī)生怎么幫助,全部有記錄。一共28 本。記日記有什么好處?第一是促你珍愛每一天,策勵自己;第二是鍛煉毅力;第三是練筆;第四是很有回顧意義。不要以為寫幾句沒用,其實是很有益很有用的。
最后,我覺得這段話值得我們思考:“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fā)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騰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边@是明代大文豪王陽明的一句名言。古人有些閱世甚深的語言,對直面世事的作家,很有思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