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藝
一轉眼,今年又過去大半年了,秋天的腳步正悄悄的潛入早晚微涼的時光里。感慨時光如梭,經常忙得團團轉,總想著應該靜下心來寫點什么,比如:關于生活方面的一些想法。常常覺得自己腦力不夠用,也不知道是書讀得太少還是太多?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于生活,總有一籮筐的想法,卻一天天一年年的沒做成什么事情,等到某天突然看到自己鏡子里的一兩根白發(fā),才心里嗖地一涼,中年了,好多想法和愿望都丟在匆忙而又漫長的歲月里,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彼枷爰?、哲學家的思想尚如此糾結,何況我們普通人。在我想來,普通人的人生大概只是生活海洋里的一滴滴水,隨客觀條件游走,隨世俗生活奔忙,有些人也許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一定快樂,更多的人應該是屬于不能滿足便痛苦的無能為力和瞎折騰。也許生活本質就是如此,年輕時總要撲騰一番,折騰一陣,等到中年了,酸甜苦辣都嘗一嘗,才能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今年雖然和往年一樣忙碌又平淡,甚至有點疲憊,但也在心里領悟了一些東西,珍藏了一些記憶,即使歲月無情,也要給自己的內心一些溫暖。每天按部就班,經常匆忙于單位和菜市場之間??磿切蓍e時光,偶爾追追熱播劇??吹臅茈s,古典、現代,國內、國外,歷史、哲學、人文、心理等各類文章,有時間就囫圇吞棗地讀一讀,雖然自己學識不夠不一定能理解,但總覺得開卷有益,起碼能開解一些郁悶情緒。用手機追看的各類影視劇也很雜。比較喜歡的是各類紀錄片,覺得能跟隨鏡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有時也看各類煽情劇,很多劇情滿滿正能量,很多劇情深刻又耐人尋味。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敢說完全看懂,但起碼對生活的認知有所啟發(fā)。
曾讀李白詩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意思是:人的一生短暫,又有多少歡愉的時光呢,總不過是一場夢罷了。所以有時就自我安慰,人到中年了,明白了人生苦短,看不懂的東西就不必懂,想不明白的東西也不必明白。而且無垠的大千世界里,猶如浮塵的普通人,也只能謙卑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不懂生活不要緊,重要的是能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且盡力而為,其他交給命運和運氣就好。就像現實環(huán)境往往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所以,生活質量怎么樣,往往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怎么樣。保持良好心態(tài),也許就是用心甘情愿的態(tài)度,將生活里所有的味道調和成一杯溫和平淡的茶,默默品嘗,冷暖自知。
人到中年,生活往往沒有詩和遠方,生活也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生活也許更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關系,只有努力付出,才能期待收獲。就像是做菜,油鹽醬醋,雞毛蒜皮,每次只有不辭辛苦,耐著性子,挽起衣袖,忙上半小時一小時,才能填飽肚子,品嘗到想要的味道。然后懶懶地臥在小沙發(fā)上,瞇著眼睛,心安理得地打個盹?;蛘咴谏晕⑶彘e的時候,外面四處走走,看小城沿路的溪流潺潺,看偶爾岸邊的一株不知名的小花兒盛開,或者坐在岸邊的涼亭里發(fā)呆,或者停留在草坪上曬曬太陽,心里總覺得生活也有暖洋洋的一面。
閩南小城平和的秋天,這段時間經常下雨,但還不會冷,撐一把小傘,在溫潤潮濕的空氣里,適合思想的季節(jié),沿街散步。有時看路人匆匆,有開豪車的,有開面包車的,有蹬三輪的,有步行還要挑擔子的。也許生活沒有可比性,也許白天不懂夜的黑。但我覺得人們臉上焦慮的表情是一樣的,行色匆匆,有點疲倦。也許生活就是一場責任,一份希望吧,無論生活在哪條軌跡,我們只有拼盡全力,全力以赴,也許才能不辜負易逝地歲月年華。只是生活讓很多人太累了。唯一能減輕疲勞的,我想,應該是即使人到中年,也還是要保持一點點對現實生活詩意的想象,感受到生活詩意的存在。
生活總是這樣匆忙,很多美好時光一閃即逝。很多時候我多想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只是記憶已模糊。年輕的時候總想改變生活,年紀大一點才發(fā)現生活已經改變了自己。也許人到中年,當身上的衣衫在世俗的歲月里染得灰黑,已無暇顧及內心對單純和快樂的向往。當微笑變成很多人的裝飾,客套變成很多人戴在臉上的面具,到底是內心成熟,還是歲月讓人滄桑?可是,我多想,當我們耳聞目睹過一切世俗功利,身上粘滿所謂現實的追求,能否經常讓內心安靜下來,時時審閱自己的心靈并思考:生活的目地到底是什么?到底我們能給生活留下什么?也許物質很重要,但能讓我們真心留戀的,應該是生命里我們曾經努力過、奮斗過、為自己或者為別人真誠付出過的所有美好時光。所以,我希望,人人能心存善意,熱愛生活,愿意努力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好事物。
寫給生活,人生百味,愿歲月一直無恙。在時而酷熱時而有點冷的秋天,鼓勵雖然人到中年,卻還信奉要有點理想的自己。相信生活終不會嫌棄有心的人,只要心存美好,勤勞善良,即使很平凡很普通,也總能在平淡的日子里尋找到生活幸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