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法
嬰幼兒由于身體發(fā)育還很不完善,防御功能較差,容易被細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所侵襲,引起小兒麻痹、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乙腦等傳染病。為了保護兒童健康成長,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用人工方法制成了菌苗、疫苗、類毒素等生物制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預防針。
預防接種后,體內會產生對相應傳染病有抵抗能力的抗體。不同的疫苗有它一定的接種程序和對象,如果漏種、重復種、錯種,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相反還會發(fā)生意外。那么,小兒預防接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按時進行接種
預防接種,是使人體主動產生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抵抗力(免疫)的方法。當疫苗、菌苗、類毒素(醫(yī)學上稱抗原)進入人體后,很快被體內吞噬細胞吞掉;吞噬細胞內對抗原進行加工后,轉送給淋巴細胞,制造出抗體。其中一部分淋巴細胞成為記憶細胞,當再次接觸同一抗原時,就能在很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抗體。例如百日咳菌苗及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簡稱百日破三聯(lián)疫苗),第一次接種后,隔一個月再接種一次,總共三次才能生效。體內產生的抗體一般能維持2—3年,所以嬰兒在5個月初種后,在3歲時還要加強一次。在7歲、11歲、15歲時還要各種一次精制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簡稱精白破)。其他如小兒麻痹糖丸活疫苗、卡介苗、乙腦疫苗也都有一定接種程序。孩子要按照規(guī)定的接種程序進行接種,做到一個不漏、一個不錯,否則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嚴格掌握接種對象
每個易感、適齡兒童都要按時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在每次接種前,要詳細詢問孩子的健康狀況,認真查體。對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未過檢疫期者,或正在患急性傳染病及其恢復期,或正在發(fā)熱,或有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活動性肺結核、風濕熱和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史者的小兒,不能接種疫苗。早產兒、難產兒、體弱不健康的新生兒要等健康狀況好轉后才能接種。
某些疫苗的接種還有其特殊的規(guī)定。如有結核病史或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的小兒,不能接種卡介苗;有癲癇、抽風、患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癥)者,不能接種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乙腦疫苗等;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種潘太欣菌苗和活疫苗;在一個月內注射過丙種球蛋白者;暫不能接種麻疹活疫苗。
接種時要參照各種制品說明書中的規(guī)定,應嚴肅對待禁忌證。但是在受到傳染病威脅的特殊情況下,醫(yī)務人員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權衡利弊,靈活掌握。
注意疫苗(菌苗、類毒素)保藏
疫苗的化學成分屬于蛋白質或類脂、多糖、蛋白質的復合物。因此,其保存、運輸時的溫度和時間都有嚴格要求。除了小兒麻痹糖丸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可以凍干保存外,其他疫苗最適宜的保存溫度是2~8攝氏度。液體麻疹減毒活疫苗,在2~8攝氏度可保存1~2個月,20~25攝氏度只能保存2小時。小兒麻痹糖丸活疫苗在2~10攝氏度時可保存5個月,20~22攝氏度只能保存12天,30~32攝氏度2天就會失效。所以糖丸疫苗應該隨領隨服,切忌用熱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會失效??ń槊缭?~4攝氏度只能保存1~2周。
此外,疫苗在保存時還要防止受潮、長霉。安瓿外面污染了霉菌(不是安瓿內疫苗本身),應廢棄不用;若必需使用,一定要先將安瓿用碘酒徹底消毒后,再用酒精擦過。若制品過期、變色、有搖不散的凝塊和異物、無標簽或標簽模糊、安瓿有裂紋等一律不能使用。即使保藏得好的制品,安瓿一旦開啟,活的疫(菌)苗只限在2小時內使用,滅活疫(菌)苗也只限用4小時,過時不能再用。
注意接種反應及其處理
各種預防疫苗出廠時都經過嚴格檢查,是絕對安全的,即使有反應也是比較輕的。如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個別人在5~10天后可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等現(xiàn)象。接種死的疫(菌)苗后,少數(shù)人經5~24小時可出現(xiàn)輕微發(fā)熱癥狀,只要很好休息,注意冷熱,適當多喝點開水,過1~2天就會恢復。萬一出現(xiàn)暈厥、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等現(xiàn)象時,應及時搶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