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燕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初中歷史教學受到了教育部門和初中教師的關注,初中歷史主要以中外古代歷史為主。近幾年來,素質教育成為初中歷史的核心教學目標,很多教師的情境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引入受到了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初中歷史情境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教學大綱中的重難點知識用形象的方式來表達出來,以此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情境教學是初中歷史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基于此,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歷史;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引言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提高其知識遷移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一、情境教學的目的
情境教學不是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而是從活動與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角度審視情境,通過創(chuàng)造充滿美感和智慧的環(huán)境,滿足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是基于學生的需要,具有主題明確、自主性強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研究和發(fā)現,在現實環(huán)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互動中實現良好發(fā)展。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影視教學情境
在初中歷史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電影等新型的教學工具,把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形象客觀地呈現出來。它的生動性和有趣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境教學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和有趣,比如,《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特點,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況。在這節(jié)課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影視教學資料,讓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特點,北京人是最早會使用火的原始先民。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一些聲音、視頻、圖片,來加深學生對歷史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也可以把教材內容做成動畫。一方面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比如,在《青銅器和甲骨文》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夏、商、西周時代的青銅器。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去搜集青銅器和甲骨文的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考古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找?guī)讉€比較簡單的甲骨文和現代的文字放到一起,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二)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運用于教育教學,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學生重現歷史,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問題具象化,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知歷史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歷史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課本中的插圖、地圖,還可以播放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等內容,配合教材當中的文字,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想象,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在教學中將現代技術和傳統(tǒng)手段相結合,能夠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如在講解“元朝統(tǒng)一”這一知識點時,如果單憑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對于元朝統(tǒng)一的這一過程難以把握,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元朝統(tǒng)一的整個過程動態(tài)地展示出來,將被滅掉的國家按照順序逐一顯示出來,結合動畫對其進行講解。講解完成之后,再播放《過零丁洋》這首詩歌的朗誦,以加強學生的記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統(tǒng)一的意義。
(三)利用圖像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形象和實物的運用,在歷史課上向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看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圖像和實物是歷史的見證,是傳播歷史的有效載體,教師應熟練運用圖像和實物,摒棄抽象的歷史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多與學生交流,了解歷史資源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使學生借助真實的圖像和實物更好地感受歷史,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
(四)走進歷史人物
歷史是嚴肅的,它是每個國家的文化底蘊,歷史又是比較生動活潑的,每位歷史人物出現在歷史事件中就像一幅幅電影畫面出現在我們面前,利用優(yōu)秀歷史人物進行歷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家國情懷。教師可引導學生解讀歷史人物的高尚品質以感染學生。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近現代有身經百戰(zhàn)、勇敵萬人的陳化成,“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赶壬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的”的周恩來先生等,都是歷朝歷代中華兒女血性報國情懷的體現,都應成為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我們身處思想激辯的時代,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關鍵不是要討論是否愛國,而是要清醒地認識如何愛國。
結束語
總而言之,歷史教師不但要挖掘學生的智力,而且要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師有責任為學生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學習歷史,變得勤奮,不害怕學習,不厭倦學習。教師創(chuàng)造美、趣、情、智的教學情境,具有形式真實、情感深刻、意義重大、內涵深刻的特點,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了一種注重情感培養(yǎng)和智力發(fā)展的新型課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言.淺談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實施路徑[J].教育界,2020(18):91-92.
[2]王紹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33.
[3]糜又生.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