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琴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農村小學的教育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其中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能夠有效提升學科教學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針對當前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新時代下建設教師師德的對策,旨在促進農村小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問題;對策
引言
師德是對教師崗位的基本要求,我們提倡教師要有園丁精神,積極履行崗位職責,關愛學生,注重專業(yè)發(fā)展,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針對新時代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學校要加強重視程度,積極進行師德優(yōu)化建設。同時也要進行教師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認真分析當下教育背景中教師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對癥下藥,設計合理的應對策略,提升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水平。
一、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對師德建設的認同感低
在農村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青年教師都是剛剛步入教育行業(yè),在教學經驗以及個人專業(yè)規(guī)劃上還缺少清晰地認識,因此針對很多崗位職責問題還需要做進一步地學習。在師德建設方面,有的教師沒有認識到其內涵和重要性,不能很好地用師德因素來要求自己,因此很多教師只是把教學單純地當成自己的一份工作,在教學中缺少了教師應有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
2.教師管理制度存在誤區(qū)
雖然教育改革推進了許多年,但是在農村環(huán)境下,信息的閉塞和教學資源的缺乏讓小學教師管理制度依然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在師德建設中,有的學校對教師管理制度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往往將“學生的成績”看作是教師教學水平的體現(xiàn),而不注重對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對農村小學辦學的方向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師德建設的目標不明確,實施的策略不具體,師德建設的評價標準只是一紙空文、一種形式,缺乏約束力和強制力。這就讓農村小學的師德建設無法真正形成弘揚正氣、厚積薄發(fā)的輿論氛圍,難以為加強師德建設貢獻力量[1]。
二、新時代加強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
1.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創(chuàng)新師德建設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重要責任,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承擔著向學生傳輸知識的重任,而且要履行自身育人的責任,為學生做好品德素質的榜樣。因此在小學建設中,學校應該給予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更多的關注,對農村小學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以及師德修養(yǎng)提供幫助,實現(xiàn)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這里,我們要求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要積極拓展各種渠道,挖掘各類社會資源,對農村小學青年教師教師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素養(yǎng)以及師德修養(yǎng)。同時,學校要針對教師的行為、思想、心理等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增強學生對師德內涵的認識,并鼓勵教師在教學中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典范和榜樣,人人爭先,做“四有好老師”,為師德建設提供有效的幫助。另外,學??梢苑e極組織農村小學青年教師開展師德評選的活動,通過比賽的形式提起教師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師德的思考,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提升個人素養(yǎng),從而讓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對于師德建設保持積極性,激發(fā)教師工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
2.重視教師職能的轉變,提升教師師德修養(yǎng)
新時代在農村小學青年教師職能的轉變的過程中,學校要加強對于提升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視,不能單單以行政命令的形式進行師德建設,要加強師德建設的靈活性,科學對待師德建設工作。在師德建設過程中,學校可以要求教師在管理中進行職能的轉變,讓教師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變管理為服務。同時學校要加強對于教師師德建設工作的支持,為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讓教師沒有其他后顧之憂。從而更好的進行管理,促進師德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2]。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助力師德建設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德建設的關鍵步驟,只有當教師和學生之間相處融洽,師德建設才能夠得到有效地落實。在新時代下,開展學科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出發(fā),尋找有效地課堂形式以及和學生的交流模式,并且教師要明確自身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深入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問題。另外,在教學之余,我們也要積極地開拓課堂的特色管理,挖掘學生身上的優(yōu)勢,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學科教學的特色化管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師德建設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4.積極開展文化創(chuàng)新,促進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良好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能夠促進師德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在農村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學校往往忽略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只能通過學習知識來提升,因此,我們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新,并在其中融入對師德建設的考核制度,有效提升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修養(yǎng)。為此,我們可以借助班級文化墻、校園文化走廊等設施來進行文化宣傳,注重師德理念的體現(xiàn),豐富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同時,我們也可以以校園文化為基礎,考察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形成完善的師德建設考核制度,激勵教師在教學期間嚴格要求自我思想和行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使學校全體人員都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視[3]。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新時代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學校要積極采取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重視教師職能的轉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開展文化創(chuàng)新等策略,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小學青年師德修養(yǎng)。此外,學校要結合師德建設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社會資源和教學資源,建立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師德建設體制,探索師德建設創(chuàng)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進師德建設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樓巧藝. 新時期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析[J]. 普洱學院學報, 2018:128-129.
[2] 鞏強. 新時期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析[J]. 長江叢刊, 2018: 253.
[3] 張嘉洺. 新時期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析[J]. 華夏教師, 2017:5.
本論文為湖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0年度《新時代農村小學青年教師培養(yǎng)策略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20JB35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