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莉
摘要: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長期以來,習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比重一直處于較低狀態(tài)?,F(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在逐漸提高,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也在不斷升高,在此背景下,個性化作文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也就恰逢其時地誕生了。個性化教學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促進每個學生閃光點的發(fā)揮,可以說是"因材施教"這一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全新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個性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在不斷強大,我國的教育環(huán)境也在不斷地完善。在語文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小學生開展個性化教育。小學語文的學科包括聽說讀寫四項內容,其中寫作教學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小學語文教師一直以來便非常注重寫作教學的開展,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卻存在著較多的教學弊端,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1指導學生積累個性化寫作素材,奠定寫作基礎
寫作需要素材的支持,豐富的寫作素材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保障。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自己的素材庫是學生提升個性化寫作技能的第一步。只有擁有了充足的寫作素材,學生才能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落實到文字中,形成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作文指導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大量的課外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完成日常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名著,如高爾基的《童年》、蒙哥馬利的《綠山墻的安妮》等,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好詞好句,擴充自己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在日常的隨筆、日記中將自己的見聞和感悟及時落實在筆上,這也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2.個性化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2鼓勵學生自主組材,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
組材是展開寫作活動的準備活動,是指學生根據寫作主題整理語言素材的學習活動。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根據教材所設計的"習作"板塊展開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寫作主題,據此規(guī)定了寫作方向,但是卻并沒有限制寫作形式、文體要求,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空間依然十分充足。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生在組材階段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呢?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要留出足夠的寫前準備周期,讓小學生圍繞作文主題整理語言材料,并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整理不同的語言材料。這樣一來,則可初步調動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
3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和提高個人能力
小學生的組成通常是統(tǒng)一的,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寫作,即發(fā)展學生的個人能力,鼓勵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以及寫作風格迥異的作品。例如,當老師講解"有說服力"的論文時,他們可能會鼓勵學生隨便寫作。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說服力"。作文的主題不僅限于學生。如果學生停止寫一個令人信服的話題,這可以說服父親戒煙或說服兄弟不玩游戲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主題,而不是復制和改編句子,而是反映他們的寫作風格。同時,教師還應該允許學生練習有說服力的表達方式并學習寫作表達技巧,以便學生在寫作時能更好地執(zhí)行任務。教師以提供基本解釋的方式使用它,而不是整理學生的思維,使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有自己的特點,然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強調他們的個人寫作技能,并相信學生可以寫更多的東西。
4幫助學生提高感悟能力,提高文章真實性
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往往是包含著作者的真實感悟與情感的,而具有這些真情實感離不開對于生活、生命敏銳的感悟能力。那些能夠打動讀者們的優(yōu)秀文章往往是貼合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讀者共鳴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們提高自我的感悟能力,逐步的引導他們進行作文寫作。具體可體現(xiàn)在引導他們發(fā)掘自我的興趣所在并對此進行相關的文字輸出,這樣有利于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我的真情實感。另外,還要鼓勵想法多元化的寫作,由于學生們的生活閱歷不同,對于事物的感悟也不同,老師應該支持他們對于同一事物進行多元化的寫作,這種差異也是作文真實性提高的顯現(xiàn)。
5教師必須樹立個性化教學理念
身為教育者,教師應該確保自身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才能做到教育教學活動不落俗套,契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個性化的寫作教學不單單有學生的學,還離不開教師的教,如果參與教學活動的老師沒有個性化教學的理念,那又怎么能保證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此外,教師不能夠光樹立個性化教學理念,而要將其貫徹到寫作教學過程中去,把個性化教學理念當做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指導,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個性化創(chuàng)作,讓學生發(fā)揮其獨特性。
6保持多元作文評價體系
(一)將作文寫作中的”跑題”問題放到次要評價標準。在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跑題”問題的格外關注,事實上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揮,乃至給學生本就少有的創(chuàng)意寫作造成嚴重打擊。對此教師要適當將跑題評價標準放在次要位置,在評價學生作文過程中,應該積極考慮學生是否敘寫了一個完整故事,是否創(chuàng)作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否創(chuàng)造了一個別具一格的人物形象等,以此使學生在寫作中抓住”重點”,發(fā)散思維,促使學生的作文內容得到更科學積極的評價。
(二)提前宣布寫作內容是否公開。在語文課程作文寫作中,部分學生對教師和集體學習環(huán)境有著天然的恐懼情緒,不愿在作文寫作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心聲。對此教師要提前說明是否公開的問題,以使學生卸下心理負擔,在寫作中保持更明確的思路,促使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得到更有效地保障。
(三)創(chuàng)設更多樣的獎勵機制。在作文寫作教學中,設置多樣的獎勵內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對此可以根據作文評價標準,設置多樣化的獎勵內容,或聯(lián)合學校開展多樣的作文征文活動等,促使學生在寫作中有更積極的嘗試。
結束語
在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大的"畫布"和"畫筆",在具體寫作中減少對學生的限制,給學生提供更具體的寫作方法指導,使學生在寫作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更高質量的寫作內容。
參考文獻
[1]胡修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
[2]馬瑩瑩.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的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J].新校園(中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