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遠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學習、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安全意識植根學生心底,并用生動鮮活的方式引起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同時貼近生活實踐,讓學生掌握一些我安全法律法規(gu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生動、立體、鮮活的教育方式,構(gòu)建安全教育環(huán)境,為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各類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在這個過程中就極易存在各類安全隱患。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育引導向?qū)W生傳遞安全意識,推動學生在探究嘗試的過程中可以提升防范意識,對一些安全傷害有效規(guī)避。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安全教育實施的重要性分析
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各類新興事物都在學生學習生活中頻頻出現(xiàn),其中有一些帶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理論講解、情景在線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對學生學習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落實,可以更好地引領學生學會通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安全。從小開始,學校和家長就要對學生實施全面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除了讓他們對一些危害進行防范之外,當自身安全受到侵犯時,還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護自己。法治課堂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多個角度向?qū)W生滲透安全法規(guī),讓學生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避免一些潛在因素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
其次,安全教育的落實,可以對各類安全隱患提前告知,提升學生防范意識。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學會一些安全事故的事后應對策略之外,還可以通過情景模擬、文字闡述等多種方式對一些安全隱患提前告知,讓學生在上學、放學、家庭生活、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另外,還可以為學生進行一些知識科普,讓學生更好地預防風險,順利脫險。
第三,安全教育的落實可以更好地彌補家庭教育的空白,讓學生對多種安全隱患有效防范。當前在安家庭安全教育推進的過程中,主要圍繞了用水安全、用電安全、飲食安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對于一些其他安全問題,家長容易忽視,例如火災、冰雹、雨雪等惡劣天氣,孩子在生活中不常見,家長也不能提前對孩子進行這類安全知識的科普,一旦安全問題發(fā)生之后,學生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安全教育的落實,可以從全面系統(tǒng)的角度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安全教育實施的積極對策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實施安全教育需要將多項安全內(nèi)容有效穿插,并彰顯道德與法治學科自身特色,以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并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體會安全教育的多元價值,推動學生學思結(jié)合,全面進步。
1.借助安全演習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為學生設計形式多元的安全教育,讓學生在實踐操練的過程中提升安全意識,并學會積極有效的逃生策略,讓學生對安全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認知。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學生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為依托,對學生實施安全演習,在教學樓內(nèi)使用煙霧彈進行火災現(xiàn)場的模擬,讓學生牢記安全逃生路線,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快速、及時到達安全地點,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提升學生規(guī)則意識,避免踩踏、碰撞等問題的發(fā)生。同時,在安全演習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演示的方式,對火災安全涉及的一些其他問題有效呈現(xiàn),讓學生綜合對校園、家庭、超市、電影院、圖書館等一些人流密集場所,不同的火災逃生方式有效掌握。
2.與學生交流對話,落實針對性安全教育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的過程中,除了對一些常見的安全問題有效滲透外,還有更好地與學生對話,貼近學生興趣特點,掌握這一階段學生特殊的安全需求。如在班級環(huán)境下,學生上學放學的乘車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學生有父母私家車接送,有的學生獨自乘坐公交車上學,還有一些學生是父母騎電動車接送,很多學生都對其他同學的接送方式非常羨慕。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這一問題,對學生落實有針對性的上學放學路上安全教育。針對私家車、公交車、步行接送等各類的優(yōu)勢和安全隱患有效告知,讓學生明白每一種交通方式都有有利有弊,進而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身條件選擇更加安全的出行方式。
3.結(jié)合實踐案例,提高學生危險預見能力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還需要結(jié)合社會現(xiàn)狀,為學生進行一些潛在危險的講解,提升學生對不同類型安全問題的預見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誘拐兒童的案例并為學生呈現(xiàn),并以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對犯罪嫌疑人的誘拐手段有效講解,讓學生明白陌生人示好、問路、給東西都有諸多不確定因素,要與陌生人保持距離。另外,還可以結(jié)合他人的一些案例,讓學生明白一旦落入陌生人的圈套之后,如何實施自救,提升學生危險應對能力。通過故事的方式有效呈現(xiàn),可以更好地增強安全教育的說服力,提升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防范意識。
總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安全演習、師生對話、科普宣傳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實施全面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安全問題有效防范,提高危險預見能力。同時引導小學生科學的規(guī)避風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更好地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健康個體。
參考文獻
[1] 高凱. 試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20(1):1.
[2] 李澤平. 淺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14):1.
[3] 管依娜. 試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 文學少年, 2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