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薇薇
摘要:在各階段的教育中,幾乎所有的班級里面都會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而這些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一次成績的失利,導致自己的自信不足;也有的是因為教師教學方式的枯燥性,降低學生的興趣與動力;甚至部分學生是因為教師與家長的激烈言語中,而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需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不同情況的學困生,實現(xiàn)對學困生的有效轉(zhuǎn)化。下面,本文就對小學班主任對學困生的轉(zhuǎn)化方式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學困生;轉(zhuǎn)化方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就成為班主任當前所關(guān)注的重點。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過程,需要班主任對所有學生的學習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包括學困生。但是,就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沒有均等對待所有學生,沒有關(guān)注到學困生的學習動機和內(nèi)在情緒,導致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會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習效果?;诖?,需要班主任想盡辦法發(fā)展其興趣,在滲透多種方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實現(xiàn)學困生的有效轉(zhuǎn)化。
一、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和賞識學生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每個學生都在期待著教師的賞識與尊重,而教師的每一個賞識和尊重,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潛能。所以說,得到他人的賞識、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對于學困生來說,更是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和賞識。正所謂: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因此,班主任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才能讓班主任進入到學生的心理世界中,感知學生的特點,找出管理學生的方法,從而開展教學管理工作。
例如,班級中有一位學困生,他因為學習效果較差、成績較低,而出現(xiàn)自卑、不自信的心理,上課不敢回答問題,不會的知識在課下也不及時詢問。當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這一問題的時候,需要尊重他,不能因為他的成績不好就另眼相待。在教育方式上,班主任可以找到學生的其他優(yōu)點,如,這位學生的運動能力非常好,體育成績經(jīng)常獲得第一。所以,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不斷刺激自己的自信心理,讓學生獲得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學生會認真對待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然后,再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其實是愛自己的,讓班主任走進自己的心中,感受學生的想法,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任。最后,經(jīng)過教育方式的指導,班主任的尊重、鼓勵與支持下,學習成績上升較快,人也變得自信起來,讓自己擁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只有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樹立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提高學習效果。
二、改進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生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讓更多的人開始探究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及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提升。對于學困生來說,很多學困生的形成是因為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學習動力不強,學習效果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難以刺激學生的神經(jīng)。對此,班主任可以協(xié)調(diào)各個學科的教師,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運用適合學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興趣發(fā)展,進行有效轉(zhuǎn)化學困生。
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靈活使用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為學生構(gòu)建生動、有趣、輕松、快樂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體驗中,豐富自己的學科情感,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動力;或者,班主任可以運用一節(jié)的時間,讓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學習。如,課前進行預習,通過提出相對應的預習問題來引導學生掌握哪些是知識重點和難點;在課后也要及時復習,出現(xiàn)疑惑的問題后,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請教,保證能夠?qū)W懂、學會;要引導學困生積極做筆記、建立錯題本,幫助學困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既培養(yǎng)學困生學生興趣,又能指導學困生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困生的有效轉(zhuǎn)化。
三、開展實踐活動,在成功中激勵自信
對于學困生來說,雖然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但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都有著對成功的體驗滿足感的愿望。同樣也需要家長、教師與同學的認可、表揚等,進而刺激學困生的學習神經(jīng)。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互動,讓學困生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激勵自己的自信,進行學困生的有效轉(zhuǎn)化。
例如,班主任可以多組織一些競賽活動,運用分層的方式,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組織到一起,讓學生在相同能力的學生群體中進行比賽,獲得勝利可以贏得獎品,失敗的學生會受到教師的鼓勵與支持。這樣,既讓學困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自己的自信,又能讓學困生在失敗中得到教師的鼓勵,進而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通過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只有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后,才會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僅能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還能實現(xiàn)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提升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想要有效的轉(zhuǎn)化學困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動力,教師要循序漸進,改進教學方式,結(jié)合學困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既符合學生原有的認知,又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開展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擺脫原有低效的學習方式,進而掌握知識、培養(yǎng)習慣,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困生的有效轉(zhuǎn)化。
參考文獻
[1]方麗.小學班主任轉(zhuǎn)化學困生的策略[J].學周刊,2016(17):10-11.
[2]陳明虹.小學班主任轉(zhuǎn)變學困生的方法研究[J].小學時代,2019(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