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均慧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極為重要的組成內容。為獲得良好的課外閱讀效果與質量,教師與家長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拈喿x指導,使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诖?,以下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量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引言
在新課標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十分的重要,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思維,為學生們呈現(xiàn)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們能夠搜集信息,積累信息,更好地認識世界,體驗文字,世界的魅力。從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來看,很多教師只是按照教材課本的知識進行一一講解,并沒有通過其他創(chuàng)新的方法,拓展學生們的知識層面,使學生們的學習和課堂十分得單一枯燥,對語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
一、強調閱讀方法,增進情感體驗
強化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過程中,教師除了把握閱讀意義,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強調閱讀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有所收獲。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的判斷能力有限,所以在課外閱讀內容選擇上容易感性化、淺層化,沒有打破閱讀內容的表層去探索更加深層次的東西,導致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得到的知識不夠。因此,教師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選擇有價值的讀物,學會在課外閱讀中收獲更多知識。例如,根據(jù)閱讀題材的不同,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如果學生閱讀一些散文書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研究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如何將人物、景色描繪地如此優(yōu)美,讓學生將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讓以后的作文中去運用這些表現(xiàn)手法;如果學生閱讀童話或者寓言故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探索故事背后的寓意,靈活故事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好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擁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正是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閱讀去提升學生對生活的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通過閱讀多元化的課外讀物可以感受到課本以外的真情與仇恨、信任與痛苦、喜悅與悲傷,這些豐富的閱讀情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情感閱歷,讓學生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更加勇敢,面對成功更加從容淡定。
二、優(yōu)化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閱讀不能是盲目地讀,在閱讀過程中還要使用一些方法,在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第一,明確課外閱讀的目標。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都沒有一定的閱讀目標,這樣就會導致閱讀時非常盲目,無法形成長期閱讀的習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必須要明確學生課外閱讀的目標,先為學生設計一個短期的閱讀目標,然后再逐漸培養(yǎng)成閱讀習慣,再進行長期閱讀,有了良好的閱讀目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會充滿動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收獲一些知識,而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認識不少生字,應該說閱讀是一項需要堅持的學習任務,很需要毅力,這對培養(yǎng)學生長期閱讀的習慣有好處。第二,做閱讀標記。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做好閱讀的批注與標注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閱讀習慣,它能夠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保證了學生閱讀的質量,如果一個學生在閱讀時沒有做好標記,這就說明這個學生馬馬虎虎地閱讀,這就無法起到閱讀的作用。給書籍標記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生僻字進行注音,這樣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為學生的漢字庫積累了漢字。第二,對書籍的中心思想以及主旨進行勾畫,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該文章與書籍的理解。第三,學生要對不理解的句子進行勾畫,然后再對老師進行提問,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
三、通過良好的課外主題活動,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以看出,興趣是學生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不竭動力,在小學階段,教師如果想要開展語文教學課程,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形式,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中,可以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們設置一個活動主題,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閱讀更多的書籍。此外,當學生們在閱讀當中存在困難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地進行引導,解開他們的心扉,從而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還應當對教學時間與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以便為學生的課外閱讀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并能夠參考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以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的《盤古開天地》一課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古代神話傳說,借此機會還能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此外,家長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喜好、性格去選購一些適合的書籍,以便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與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樂趣,使其能夠主動地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
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課程,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多種途徑,設置圖書角,利用合作小組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教材課本相結合,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客觀的學習氛圍,只有學生們能夠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自主地展開語文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邱吉.論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量[J].智力,2020(15):101-102.
[2]吳春花.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量新方案[J].內蒙古教育,2019(33):105-106.
[3]陳雷雷.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量方法探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8):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