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勤
摘要:藝術使得數學課堂不再枯燥乏味,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更佳,學生的學習收獲更足。這也就要求著教師要及時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素養(yǎng),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條件來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異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從而充分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從“注重提問藝術,鍛煉學生數學思維”“注重互動藝術,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注重評價藝術,提升學生學習自信”三個基本點出發(fā),對如何加強藝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與實踐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藝術;互動藝術;評價藝術;學習自信
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化教育的起始階段,藝術化的數學教育則能夠留給學生們更加良好的學習印象,從而為學生具備長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在營造藝術化課堂的過程中也要始終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使之能夠具備較高的探究意識,同時促使其對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一來既可以豐富學生們的生活認知體驗,也可以促使學生們在活學靈用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核心本質的深入掌握。
一、注重提問藝術,鍛煉學生數學思維
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上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此,教師也就要注重日常的提問藝術,從而有效鍛煉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在倡導素質教育的時代,教師要能夠巧妙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利用問題充分促使學生們的大腦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進而能夠深入感受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而不是一直被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思考問題。此外,教師也要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而設計問題,保證問題的數量、難度以及提問時機等內容盡量科學合理,從而有效刺激學生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觀察物體(三)”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可以通過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教師可以首先準備一個物品,讓學生觀察,并向學生提問:“誰來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圖形呢?”學生回答:“正方形、長方形等等,”此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學生:“為什么同一個物體,你們看到的卻不同呢?”學生通過討論回答:“因為我們從不同的方向看的,”此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边M而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強化自己的數學思維。
二、注重互動藝術,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互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得課堂氛圍充分活躍起來,進而有效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對此,互動環(huán)節(jié)也是極其講究藝術的,教師要能夠選擇合適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課堂上學習的主體。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能夠為學生們搭建積極互動交流的平臺,促使學生們在探究知識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進而互相取長補短,最終有效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百分數(一)”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可以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如教師說:“我們班級女生約占全班總人數的43%,那么我們班有多少女生呢?”進而引起學生之間的搶答,有效的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然后教師讓學生分別來扮演商場的售貨員和顧客,并且引導“售貨員”說今天的衣服打八折,此時教師可以詢問“顧客”:“那么你知道這件衣服的價格是多少錢嗎?”不斷的引導學生熟悉和應用百分數,同時有效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
三、注重評價藝術,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小學生的好勝心是較強的,他們也更加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關注,所以課堂上的評價藝術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進而充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也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評價的形式和內容,一方面要堅持鼓勵為主,批評為輔,另一方面則要展開師生互評、生生互評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等,進而既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便于教師及時幫助學生找出知識漏洞,以便加以糾正和彌補,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數學成績的穩(wěn)步提升。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中回答不出教師提問的基本問題,此時教師便可以首先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然后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再引導學生去鞏固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如圓錐、圓柱的基本特征等;還比如有的學生課堂表現很好,此時教師便可以對學生進行表揚,并引導學生做一些擴展練習,進而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運用藝術,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數學課堂更加的趣味化、直觀化、生活化,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數學而全面增長自身的見識。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善于教授給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既要引導學生樂學、愛學,還要引導會學、會用,真正幫助學生將課本上的文字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們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姚雅靜, 范向東.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藝術問題探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6):1.
[2]陳海枝. 揚起課堂即時評價的風咿——小學數學課堂中藝術評價初探[J]. 文淵(小學版), 2019, 000(00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