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任
【摘要】興趣是引導人們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重要動力。學生對體育課是否感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本文就如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闡述個人見解。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币虼耍瑢W生日常的學習活動,如果過分緊張,或者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并不和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長期的情緒低落必然會導致更多的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筆者較為重視對整體環(huán)境的設計和氛圍的營造,通過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互動溝通,讓學生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進而樹立更廣泛的興趣。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日常的體育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給學生帶來身體的鍛煉,而這種鍛煉是在條件反射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運動形式。盡管存在一定的目的,但這種運動模式如果能在更和諧的氛圍下,可以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較為興奮的狀態(tài)。如果長期處于較為沉悶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并不認真,進而導致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失衡,無法保持較為活躍的大腦皮層興奮度,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主動肌與對抗肌的協(xié)作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動作失調。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良好的氣氛和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后續(xù)的教學才會更為順暢。針對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理論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和諧的氣氛。例如,學生在初期學習某些新動作或新技巧時,雖然較為好奇,但內心依舊會存在生疏感。所以,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動作。通過點頭等一些細微的動作,讓學生能夠看到教師對自己的信心。良好的課堂氛圍,最重要的就是將嚴肅和活潑融為一體。在技術動作講解和新知識的傳授中,需要教師謹慎而嚴格,但整體的學習活動不能完全具備嚴肅的壓力性,而是要將這兩者和諧統(tǒng)一。
二、充分利用教學靈活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中所選用的方式需具備多樣化,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疲勞問題。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倦怠,尤其對于常規(guī)性的鍛煉,學生會認為簡單的練習非??菰铮M軌蜃灾骰顒?,與其他學生之間共同組隊競技。所以,教師的簡單指導會使他們生厭。但日常的教學活動依舊需要給予學生在分組練習中的指導。這種指導的方式要具備一定的活躍性。教師不必擔心不好組織,不要怕“亂”,要相信學生自己能管理自己。
(一)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設置疑問
體育教學活動一般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所有的教學方式都需要有目的地給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在對問題疑惑的情況下不斷地拓展思路,進而更好地了解全新的知識和動作。如,在上短跑課時,“蹲踞式”起跑動作在預備時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與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的提出或多或少地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學生也能因為這些問題,更加積極主動地嘗試某些動作和鍛煉的方式。這種方式相對于給學生重復性地強調動作來說,能夠達到的效果會更好。
(二)教學方法要趣味化,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感的出現(xiàn)。如,走步練習比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走、前腳掌著地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例如,在游戲換物賽跑中,所有的練習區(qū)要針對性地提出不同的目的。簡單來講,各種各樣的要求在設定完成后,學生達成的效果也會有所提升。在第一次時,可通過隊伍的排列為得分的重點,在第二次時則可以添加上犯規(guī)理念。在得分方式發(fā)生變化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帶來游戲的新鮮感,讓學生即使自由活動也能時常記起設置不同的目標。而教師提出規(guī)定,以及學生完成任務后,還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自由發(fā)揮的可能性。讓他們展現(xiàn)自身的獨特性,也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之一。
(三)體育活動課的選擇性活動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
國家提出的新課改,不僅僅考慮到語文等主體課程的變革,在體育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改革。我校也對三節(jié)體育課進行了活動課的融合,通過安排某些學生更感興趣的體育活動,讓更多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突出“體育活動課”以活動為主的教學特點。這些使得學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鍛煉熱情。教師需要設置更多學生喜愛或具備特長性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大量的運動實踐中,對體育競賽和娛樂等多方面有更清晰的認知,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也認識到知識和技術帶來的影響力。
三、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有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很難真正在體育課中進行較難的鍛煉。不同的班級中,學生的性別、年齡和自身的身體狀況有所不同,這些間接造成他們對體育課的了解程度有所變化。如果選擇統(tǒng)一的教材,會有失偏頗。日常教學要以學生的實際作為判定的標準,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一)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體育教師最重要的工作,雖然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心理素質也應與此相輔相成。從教師自身來看,教師適應能力和調動水平的提高,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得更加融洽。教師需要在課余時間針對學習教育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在對學生更加了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即使與學生之間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也要適應性地加以改變,盡可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備積極性。
(二)進行情感教育,促進心理相容
和學生構建良好親密關系,可以使整個班級的氣氛更加活躍,同時也使班級具備凝聚力和向心力。日常的體育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夠讓學生完成某些體育目標,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教育也至關重要,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才是體育活動存在的關鍵。
(三)提高學生自我認知能力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應積極引導,多進行鼓勵。例如,進行壘球測驗活動時,很多身材較小、身體素質不高的學生所學會的技術,相比于其他學生來說,甚至更為優(yōu)秀。因此,教師要鼓勵更多的學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礎上,選擇更合適的鍛煉方式,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四)利用比賽形式培養(yǎng)健康心態(tài)
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選擇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對課堂的興趣穩(wěn)步提高。這種競賽不必過于激烈,但能活躍整體的課堂氣氛。將所有的學生分組后,每個組別之間進行競爭,但組內要相互督促和學習。學生在和他人協(xié)作競爭的狀態(tài)下,也能學會合作的品質,讓學生之間的感情升華,防止出現(xiàn)自私自利的現(xiàn)象。體育教師需要重視不同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培養(yǎng)他們競爭的意識,讓他們在鍛煉中更具備耐挫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重視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融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利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課的興趣。
責任編輯? 梁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