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紅, 嚴會, 田沖
1烏魯木齊市中醫(yī)醫(yī)院骨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治療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髕骨骨折屬關節(jié)內骨折,其發(fā)病率是全身骨折的1.65%,若未及時處理,可引起膝關節(jié)功能障礙,降低膝關節(jié)活動度,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早期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目前治療髕骨骨折主要手段,具有復位準確、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但術后易出現(xiàn)膝關節(jié)腫脹、疼痛、屈伸障礙,導致大部分患者不愿進行早期膝關節(jié)訓練,進而影響術后康復[2-3]。骨折術后1個月內是康復治療最佳時間段,此階段施行康復訓練,膝關節(jié)功能可基本恢復正常[4]。漸進式功能訓練最大優(yōu)勢在于,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運行,加快病理產物吸收,從而緩解疼痛,減輕患肢腫脹,改善下肢功能。中藥熏洗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作用,可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血腫機化及骨折愈合,有助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5-6]。本研究首次將漸進式功能訓練配合中藥熏洗應用于髕骨骨折患者,旨在分析其對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WOMAC)評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預作用?,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收治102例髕骨骨折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作前瞻性研究,簡單隨機化分組,每組51例。兩組性別、年齡、受傷至入院時間、骨折類型、骨折原因、骨折部位、AO分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例(%)
1.2 選取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髕骨骨折診斷標準[7],結合臨床表現(xiàn)、CT及X線檢查結果確診;(2)均為新鮮骨折;(3)均為單側骨折;(4)均具備明確外傷史,且患肢活動受限;(5)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自愿簽署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1)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2)病理性骨折者;(3)陳舊性骨折者;(4)其他骨性疾病者;(5)骨折前喪失行走或負重能力者;(6)下肢手術史者;(7)臨床資料不完整者;(8)依從性不佳,失訪者;(9)近3個月參與類似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予以常規(guī)康復訓練,如麻醉蘇醒后,指導患者臥床進行踝屈伸活動;引流管拔出后,指導患者臥床期間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訓練,循序漸進過渡至直腿抬高、空中蹬腿等訓練;訓練強度、次數以患者稍感勞累為度,2次/d;病情允許條件下出院,出院后遵循醫(yī)囑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漸進式功能鍛煉配合中藥熏洗,具體如下:(1)漸進式功能鍛煉,術后第1天,康復治療師即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康復指導,要求患者臥床時患肢維持中立位,避免患肢外展外旋位,進而影響髖關節(jié)功能及步態(tài);術后第2天,指導患者進行患側踝關節(jié)屈伸練習,以及除患側以外各個關節(jié)練習,5 min/組,1組/ h;術后第3~7天,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重復第2天訓練內容,同時于未拆除支具或石膏外固定時,進行腘繩肌、股四頭肌、脛前肌、小腿三頭肌等長收縮、舒張訓練,收縮與舒張各維持10~15 s/次,間隔5 s,20次/組,以患者疼痛可耐受為度;術后第2周,康復治療師幫助患者重復第1周訓練內容,同時開始進行被動屈膝伸膝訓練,訓練時拆除外固定,進行膝關節(jié)0~30°范圍內等張屈膝伸膝訓練(維持10 s,放松5 s),20次/組,訓練結束后繼續(xù)予以支具固定;術后第3周,康復治療師幫助患者重復第2周訓練,同時進行主動屈膝伸膝訓練,若患者病情允許,可拆除外固定,不允許,可僅于訓練時拆除,開始進行膝關節(jié)屈伸訓練,盡量增加屈膝角度,以患者無明顯疼痛為度,20次/組,盡可能訓練5組以上;術后第4~8周,患者出院前,康復治療師告知患者重復上述訓練,同時指導其循序漸進進行主動訓練,逐漸增加屈膝幅度,盡可能達到90°;進行步行訓練,在家屬協(xié)助下站立訓練、單拐步行訓練;進行日常生活訓練,可進行簡單穿衣、如廁、拾物等,并告知患者門診隨訪1次/周;術后第9~12周,2周門診隨訪1次,根據復查情況,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及時間;(2)中藥熏洗,術后2周拆線,待拆線3~5 d后予以中藥熏洗,組方: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沒藥15 g、桑寄生20 g、乳香15 g、海桐皮20 g、紅花15 g、當歸尾15 g、川椒20 g、牛膝15 g、骨碎補20 g、桑枝15 g、五加皮15 g、續(xù)斷20 g、王不留行20 g、劉寄奴15 g、白芍15 g、土茯苓20 g,1劑/ d,上述藥物放入5 L水腫浸泡1 h后煮沸,文火煮30 min后行中藥熏洗治療,首先以熱氣熏蒸膝關節(jié),溫度合適后進行局部熱敷,30~45 min/次,2~3次/d,7 d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xù)進行4周。
1.4 觀察指標 (1)兩組訓練前后膝關節(jié)活動度。評價標準:拍攝關節(jié)正位X線片,測量膝關節(jié)屈曲及伸直活動度,均以脛骨與股骨連線平行為標準。(3)兩組訓練前后膝關節(jié)功能。以WOMAC評分從關節(jié)功能(68分)、僵硬(8分)、疼痛(20分)等3個維度評估[8],分值越高膝關節(jié)功能越差。(4)兩組訓練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改良巴氏指數(MBI)評估,評分范圍0~100分,分值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呈正相關。(5)兩組訓練前后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分問卷(GQOLI-74)從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軀體健康等4個維度評估,各維度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2.1 膝關節(jié)活動度 訓練前兩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兩組膝關節(jié)屈曲、伸直活動度較訓練前改善,且觀察組膝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大于對照組,伸直活動度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2.2 WOMAC評分 訓練前兩組WOMA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兩組僵硬、關節(jié)功能、疼痛評分較訓練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WOMAC評分比較 分
2.3 MBI評分 訓練前兩組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兩組MBI評分較訓練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MBI評分比較 分
2.4 GQOLI-74評分 訓練前兩組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兩組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軀體健康評分較訓練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GQOLI-74評分比較 分
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髕骨骨折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恢復髕骨關節(jié)面平滑、提供穩(wěn)定有效內固定、維持伸膝裝置連續(xù)性、早期進行功能鍛煉[9]。但術后需較長時間制動,使得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粘連、攣縮,最終導致關節(jié)僵直,加之手術麻醉及患肢疼痛影響,可減慢靜脈血流,不利于術后骨折愈合[10-12]。如早期進行功能訓練能有效預防上述情況,恢復關節(jié)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3]。常規(guī)康復訓練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肢康復,但其作用有限,影響患者醫(yī)療體驗[14]。
漸進式功能鍛煉強調功能鍛煉的漸進性,以漸進、有序方式施行早期功能鍛煉,能有效預防制動所致負面影響,加快患者功能恢復。目前,漸進式功能鍛煉開始應用于踝關節(jié)骨折、髖部骨折等下肢骨折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15-16],但臨床鮮少報道漸進式功能鍛煉在髕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近年來,隨著中醫(yī)康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中藥熏洗、中醫(yī)推拿等逐漸應用于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中。邱瑩[17]指出,熏洗方配合功能鍛煉可一定程度減輕髕骨骨折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及腫脹情況,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王鵬飛[18]證明,中藥熏洗在髕骨骨折康復治療中效果顯著,且無明顯并發(fā)癥。另有研究表明,中藥熏洗聯(lián)合功能鍛煉可減少髕骨骨折患者骨折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19]。上述研究充分證實,中藥熏洗配合功能訓練對髕骨骨折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本研究采用漸進式功能訓練配合中藥熏洗,結果顯示訓練后觀察組膝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大于對照組,伸直活動度小于對照組,僵硬、關節(jié)功能、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漸進式功能鍛煉配合中藥熏洗可提高髕骨骨折患者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漸進式功能訓練主要包含患側踝關節(jié)屈伸練習、被動屈膝伸膝練習、主動屈膝伸膝練習、膝關節(jié)屈伸訓練等內容,可增強肌力,恢復患肢神經感覺,擴大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且屈膝伸膝、患側踝關節(jié)屈伸等功能訓練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能量代謝及供應速度,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中藥熏洗治療時有效結合藥物與熱作用,增加局部組織新陳代謝,使得藥物滲透力增強,增加中藥藥效,同時有效增加局部肌肉、關節(jié)囊、韌帶等組織血運,有助于軟組織修復及水腫消退,消除肌肉緊張及痙攣,對早期膝關節(jié)功能鍛煉及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20-21]。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從多種途徑發(fā)揮作用,從而實現(xiàn)擴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的目的。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訓練后觀察組MB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原因可能是,髕骨骨折患者在護理人員逐日進階式康復指導及幫助下,較好適應康復訓練過程,能及時、正確完成康復訓練內容,最終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另外,本研究顯示,訓練后觀察組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軀體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漸進式功能鍛煉配合中藥熏洗能幫助患者獲得良好關節(jié)伸屈功能,使其早日恢復正常步態(tài),是提高手術效果、改善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
綜上所述,漸進式功能鍛煉配合中藥熏洗應用于髕骨骨折患者,可擴大膝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
利益相關聲明:文章所有作者共同認可文章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說明:許多紅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并行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嚴會榮和田沖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許多紅撰寫論文進行論文的修訂并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