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雨
我家遷居湖北已經(jīng)九年了。在爸爸的帶領(lǐng)下,又有好多湖南老鄉(xiāng)陸陸續(xù)續(xù)過來打工。為了照顧我,爸爸干脆把奶奶也接了過來。
奶奶是個閑不住的熱心人。每逢中秋節(jié),奶奶就把院子里的柴火灶生起來,做上幾個湖南菜,那些回不了家的老鄉(xiāng)們,就會聚到我家來。
柴火灶是爸爸用泥磚砌的,用它燒火就是有氣氛。只要灶膛一燃起來,不到半個小時(shí),屋里熱氣騰騰,屋外炊煙裊裊,屋里屋外熱熱鬧鬧。那些叔叔阿姨,還有幾個伯伯早就擠進(jìn)院子里。吆喝聲、笑鬧聲一陣一陣,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家辦啥大喜事呢。大家不分主客,紛紛動手,很快一大桌菜做好了。
爸爸招呼大家圍坐起來,抱出一大罐從老家?guī)淼耐辆?。一位大胡子伯伯淺淺地喝了一口,瞇著眼睛回味好久,慢慢咂咂嘴巴:“好,好酒——湘江水釀的酒呢!”于是,桌上便熱鬧起來。
酒過三巡,有人嗓門就大起來:“該‘辣妹子’出場咯——”
這“辣妹子”就是我媽媽。每到此刻,老鄉(xiāng)們就期待媽媽拿出絕活兒——干鍋辣子雞。媽媽將雞肉剁成小塊,用豆瓣醬腌漬好,把雞塊倒入油鍋,聞到雞肉香時(shí)再用漏勺撈起來。這時(shí)旁邊的炒鍋里生姜絲、朝天椒、花椒也已經(jīng)被炒出濃香。媽媽把雞塊倒入炒鍋里,紅通通的火苗“噗”的一聲躥起來。媽媽像一位大廚一樣抖鍋、翻勺。洋蔥和干筍墊底,再將雞塊倒入,一把白芝麻撒上去……色香味全了!圍觀的幾個阿姨激動得鼓起掌來。
媽媽的干鍋辣子雞果然誘人。不多久,就只剩下紅得發(fā)黑的朝天椒了。大胡子伯伯趁著酒興說:“還是湘菜帶勁!麻得出汗、辣得出淚,麻麻辣辣、紅紅火火喲!”
酒桌上便傳出一陣叫好聲。
大家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說了多少話。反正客人走的時(shí)候天已經(jīng)快黑了。
有人就說:“晚上不加班,可以和家里大人娃兒視頻啦!”
大胡子伯伯已經(jīng)走出了院子,又折回來。他拍拍我的肩膀:“我家那個‘小辣妹’和你一般般高,也讀六年級,她可壞著呢,從不和我視頻呢……”大胡子伯伯一邊哈哈大笑,一邊走出院??墒窃和鈪s傳來他一陣辛酸的哽咽。
院子里安靜下來,奶奶又往柴火灶里添了一把柴。屋里依然熱氣騰騰,我的心里“湘”煙裊裊……
精彩點(diǎn)擊
這篇作文沒有刻意地去寫哪一個人物,從奶奶、爸爸、媽媽到大胡子伯伯,這是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群體。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他們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是那么濃厚,尤其是大胡子伯伯對親人的想念,雖然寥寥幾筆,卻十分感人。文章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勤勞樸實(shí)善良的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