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 魯
眾所周知,經(jīng)常運動有助延年益壽。有的人每天專門抽出時間去運動,而且認為每次運動不出點汗,就覺得運動量不夠。有的人給自己下了“軍令狀”,不論多忙、多晚,都要去24 小時健身房運動一會兒。也有很多人對缺乏運動有不得已的“苦衷”。有的人說,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下了班就想躺著,哪有時間運動啊。還有的人說,二孩到來,照顧孩子的精力都不夠用,哪兒還有時間鍛煉呀。
問題是,不論什么時間段都可以運動嗎?運動一定要有合適的場地嗎?其實,一天中,有一些時間段是不適合運動的,比如早、中、晚餐前餐后半小時到一小時、睡前兩小時。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讓身體各個部位得到鍛煉?其實,有很多運動,也就是微運動,每次只需要10 分鐘,辦公間隙、上班路上、候機等時候,都可以進行,同樣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方法1:鍛煉者采取站立姿態(tài),雙手手指交叉后抱住后腦勺。頭部向后用力,雙手向前發(fā)力,兩者呈較勁姿態(tài)。力量由小到大,此時頸部肌肉都是緊張的,起到鍛煉頸部肌肉力量的效果,每次持續(xù)30 秒左右。
方法2:左手或右手掌根托住下頜,此時手臂位置要處在身體中軸線,不能歪,將手掌向上推,一直到自己能承受的最大力為止,每次堅持30 秒左右。隨后,慢慢卸掉手部力量即可。在初期鍛煉時,可以力道稍小,以免產(chǎn)生不適感。
方法3:右手將頭拉向右肩部,耳朵盡量接近右肩部8~10 秒維持在該部位,然后頭在與手角力過程中,頭慢慢回到正中部(5~8 秒),換手再拉左邊肩部肌肉和抗阻力訓練,各做三五次。拉伸和力量訓練促使上肢頸肩部血流加速回到心臟,對心臟血液循環(huán)很重要。
方法1:立位俯臥撐。面對墻面雙手與肩同寬支撐于墻面,雙腳距離墻面5~6 腳長度,做俯臥撐20 個,休息10 秒再做一組。
方法2:以鍛煉右臂肱三頭肌為例,可將右手放到頭部后上方,此時手臂呈彎曲狀。隨后,左手從另一側(cè)持右手手腕向下拉,右手需盡量保持不動,持續(xù)20 秒鐘。而后換手重復此動作即可。
方法1:雙手并攏,從肘關節(jié)到指尖都要并攏,隨后將合并成的手部勻速向豎直方向伸展,此過程中肘關節(jié)不能打開,必須合并,一直伸展到自己能承受的最高點為止,隨后緩慢放下。
方法2:左手握拳曲臂,隨后上臂不動,下臂沿著橫向向胸部揮臂。此時,右手從左手內(nèi)側(cè)握著左腕關節(jié),左手向里收,右手沿著同一條直線向外推的動作,保持這個左右手較勁的動作不動,這樣可以重點鍛煉左側(cè)肌肉群,持續(xù)1 分鐘后,可以置換右手做出上述動作。
方法3:將兩手放在各自膝關節(jié)外側(cè),使勁往里擠,膝部從反方向用力向外擴充,即可鍛煉胸大肌。
方法4:不可忽視的反向運動。手臂像車輪一樣直直地向后畫圈有點費力,但正是肩膀靠后的肌肉給我們以推力。這個動作比正面游泳時(肩膀的前面肌肉使我們前進)難做一些,但它能夠更準確地調(diào)動背部肌肉而不是肱二頭肌。而這一動作中,最受益的部位是胸部。肩胛骨位置的肌肉鍛煉得越多,胸部輪廓才會越美。
1.上腹部鍛煉:鍛煉者坐在椅子上,此時背部要做出靠后的動作,但要保持靜止,且不能觸碰座椅靠背,臀部緊貼座椅,堅持一段時間即可。此時按壓腹部,應該感覺其有很大硬度,處于發(fā)力狀態(tài),表示已經(jīng)開始鍛煉。
2.下腹部鍛煉:需要鍛煉者躺在座椅中,狀態(tài)越放松越好,類似于日常開會累了以后放松坐下的狀態(tài)。隨后,將兩只腳略微抬離地面,感覺到小腹發(fā)力即可。
3.腰部鍛煉:鍛煉者端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后,將雙手反轉(zhuǎn),隨后將其推至頭頂,類似于伸懶腰的動作,隨后緩慢放下算一組,但雙臂始終要直上直下。伸展腰部、活動筋骨、放松脊柱,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給大腦。
方法1:坐下時腿部回收,并呈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的交叉形態(tài),也就是踝關節(jié)交叉。隨后左腳向后,右腳向前,自己和自己較勁。這樣可鍛煉腿部上側(cè)的股四頭肌、股二頭肌。
方法2:坐在椅子上,腿部向前伸直,腳跟著地,使勁勾腳尖,并保持上半身不動。同時,將跟腱部位努力向地面貼,這能使膝關節(jié)正下方得到鍛煉。
方法3:兩腳與肩同寬,以每分鐘60~75 次的頻率(與心跳頻率基本一致)反復踮起腳后跟,提起速度快一點,在最高點停留一下??梢詢赡_同時向上向下,也可以分別上下。每組200 次,做兩組。也可以隨時做數(shù)次。
方法4:靠墻馬步。背靠墻,脊柱盡可能貼墻面,膝關節(jié)保持90 度,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每次30 秒到60 秒,立身休息片刻繼續(xù)靠墻下蹲,可重復5~10 次。平日有訓練基礎者可以延長每次時間到感覺力竭。
韓 瀟/圖
其實,微運動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提醒我們能多動動就多動動,能少坐就少坐。只要你有這樣的理念,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微運動是無處不在的。
1.用走樓梯替代坐電梯。在不高的樓層中,用走樓梯替代坐電梯是最容易實現(xiàn)的微運動了,也許只有幾十步,但在能量消耗方面的差別是顯著的。
2.用步行和騎行替代乘坐交通工具上下班。如果你家距離上班地方不是太遠,用步行、騎自行車替代乘坐交通工具,也是一種良好的微運動。共享單車的流行確實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難題,讓人們不用再焦急等待交通工具,也不用總是采用高耗能低效率的私家車出行。
3.每工作45 分鐘到1 小時,起身活動一下。在伏案工作或?qū)W習中,提醒自己每隔45 分鐘到1 小時,起身走動一下,動動胳膊動動腿,都是很好的微運動,不僅可以讓我們換換腦子,也可以增加能量消耗。
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班,提前一站步行或騎行回家。如果說上班我們通常要趕時間的話,在沒有時間約束的下班途中,如果你是乘坐地鐵或者公交,就完全可以提前一站下車,然后多走個20 分鐘,或者騎共享單車回家。
5.多做做家務。家務以瑣碎著稱,就是這些瑣碎的活動,積少成多,相比靜坐,也會顯著增加能量消耗。所以家務活動看似占據(jù)時間、每日重復,但它也能帶來健康收益。
6.陪孩子玩耍。如果為人父母,當然要陪伴孩子。陪伴有益孩子成長,增進親情,同樣,陪伴孩子玩耍對于父母而言,也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有益健康。
7.遛狗。家有寵物,每日將寵物帶到室外活動,其實也增加了自己的活動量。
8.跳繩跳“雙搖”。跳繩運動能夠緊實全身肌肉,更好地消耗脂肪。如果變化一下跳繩的方法,嘗試跳“雙搖”,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為:當持繩跳起時,繩在腳下快速經(jīng)過兩次。相較正常跳繩方法,這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這也是消耗脂肪的最佳跳法。它在一分鐘之內(nèi)有效燃燒脂肪26 卡,并且可以緊繃你的全身肌肉,鍛煉耐力,增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