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普凡
(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 江蘇徐州 210019)
語言景觀是指公共空間中的有語言符號的公共標牌和商業(yè)標牌的總和,是一個地理區(qū)域表面所有可見的語言形式的總和及所刻畫的物理空間的表征。蘇州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蘇州的一些風情地貌、日常習俗等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化景觀。山塘街作為蘇州最有名的文化名街,對其進行語言景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蘇州古稱吳,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緊鄰上海,是江蘇省重要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城市,有碧螺春茶葉、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絲綢等特產(chǎn),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山塘街位于蘇州市的西北部,俗稱“七里山塘”。隨著蘇州城市的變遷,山塘街的語言景觀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成為蘇州這個旅游城市的打卡地,對其語言景觀的研究也顯得非常重要。
山塘街的語言景觀中,主要有中文、英文、中英文組合、中拼組合及中英日韓組合,如圖1所示。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中文是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達到42.0%,其次是英文,中英組合和中拼組合出現(xiàn)的頻次差不多,中英日韓組合出現(xiàn)的頻次最少,僅2處出現(xiàn),如表1所示,反映出山塘街的標牌具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
圖1 山塘街主要語言組成
表1 多語使用狀況表
各種標牌相得益彰,展現(xiàn)出山塘街獨特的語言景觀和地方特性。中文標牌、中拼組合標牌更符合山塘街的歷史文化氛圍,中英組合、英文標牌、中英日韓組合更能體現(xiàn)出目前山塘街的發(fā)展趨勢。目前蘇州逐漸成為全球化的旅游城市,山塘街的語言景觀也正好與其相符。
山塘街是蘇州的歷史文化名街,語言景觀中蘊含了蘇州的一些歷史文化,主要包括蘇州的一些傳統(tǒng)思想文化和蘇州作為文人墨客聚集地的書法藝術兩個方面。山塘街具有特色書法標牌的商鋪標牌共有40個,占山塘街商鋪標牌總數(shù)的20.5%。標牌字體主要有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形成了山塘街上一道靚麗風景線,不同字體的書法標牌主要集中在旅游商業(yè)較為發(fā)達的路段,有利于給游客帶來文化與藝術的熏陶,更能體現(xiàn)山塘這個歷史文化名街的語言景觀的文字藝術和自然人文風貌的結合。山塘街上能體現(xiàn)蘇州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主要是山塘街上的一些寺廟,如普福禪寺,從普福禪寺的語言景觀中可以看出,其在向世人傳達佛教思想,也反映出了周邊居民的佛教活動,如圖2所示。
圖2 山塘街上標牌字體
傳統(tǒng)服飾、傳統(tǒng)曲藝、傳統(tǒng)飲食文化三個方面形成了山塘街的地域文化。蘇州傳統(tǒng)的服飾主要是絲綢,蘇州絲綢在全國來說都很有名氣,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州絲綢的知名度。山塘街的商鋪名字中含有絲綢、旗袍字樣的語言景觀出現(xiàn)的頻次較高,有時這些商鋪名還與蘇州地域色彩的詞語進行組合,比如有的商鋪名字中就增加“繡娘”和“江南”的字樣,以及繡娘的名字等。這些商鋪名字體現(xiàn)出濃重的蘇州歷史文化感,比如“繡娘絲綢”“蔡氏天堂繡絲綢”“山塘繡”等。蘇州評彈與昆曲形成了山塘街獨特的傳統(tǒng)曲藝,山塘街上能體現(xiàn)傳統(tǒng)曲藝的商鋪主要有“山塘昆曲館”“品味山塘評彈書院”“山塘書院”三處。與之相關的語言景觀僅有5處,為主要營業(yè)項目傳統(tǒng)曲藝僅有3處,相比傳統(tǒng)飲食及傳統(tǒng)服飾來說,展現(xiàn)是遠遠不足的,不足以讓游客了解山塘街的傳統(tǒng)曲藝,不利于傳統(tǒng)曲藝的發(fā)展,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采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曲藝表現(xiàn)形式。蘇州人是很注重飲食的,喜歡吃甜食,因此出現(xiàn)了一些老字號企業(yè)。比如,蘇幫菜的松鶴樓,蘇州特色的藏書羊肉、甪直醬菜、蘇品酥、咸豐老鋪,蘇州茶食點心業(yè)中佼佼者采芝齋、乾生元、朱鴻興,茶葉老店三萬昌、雷允上等。這些老店的語言景觀往往體現(xiàn)了其成立的時間,會給游客帶來很深的印象。也成為一些游客游山塘街的主要目的,如圖3所示。
圖3 山塘街地域文化
從游客的角度出發(fā),山塘街的建筑風格、標牌、特色文化與游客的感受息息相關,通過對游客就建筑風格、特色文化、標牌布局、商業(yè)性強的特點進行半開放式調查,可以看出建筑風格有特色占比最高,為36.2%,其余3個分別為16.2%、12.0%和35.6%,如表2所示。問卷調查“山塘街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山塘街語言標牌投射出的語言景觀對游客的吸引程度。
表2 山塘街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從表2中可以看出,36.2%認為建筑風格比較好,能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商業(yè)性強占比35.6%,可以看出山塘街語言標牌追求商業(yè)化和高利益的特點;特色文化的占比僅為16.2%,說明了山塘街官方標牌無法給山塘街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喪失了特色文化街區(qū)的優(yōu)勢與獨特性,導致游客游覽體驗不佳。
“地方”這一概念由人本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引入人文地理學,而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地方研究的核心所在。從地方感的產(chǎn)生來講,人文地理學中將其看作人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產(chǎn)物。地方感源自人與某一地方的接觸和體驗,其意義不能獨立于人而存在。地方感是人對于地方主觀和情感上的依附,即地方對于人的價值、歸屬和意義所在,個人的地方經(jīng)驗不同,地方感也有所差異。語言景觀在不同程度上索引著地方,地方感產(chǎn)生于人類與語言景觀的互動,從語言景觀中得出的意義可被解釋為一種地方感,而人們對于山塘街這個地方的地方感的形成,則離不開游客對語言景觀的感知和理解,也就是從游客的角度來解讀山塘街這個歷史文化名街的地方感。
如表3所示,問卷調查中,針對“山塘街的地方感受”這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游客對山塘街的地方感受。共發(fā)放了88份調查問卷,就以下幾個方面問題進行了現(xiàn)場調查問卷:
表3 山塘街的地方感受
A、你認為山塘街是一個怎么樣的地方
(1)歷史文化名街 (2)商業(yè)街
B、對山塘街的這些標牌感覺如何
(1)標牌布局合理 (2)標牌特色明顯
C、山塘街的語言景觀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1)信息表達功能全面 (2)增加了對地方的認同
D、對你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標牌是什么
(1)特色(地域)標牌 (2)多語標牌
通過以上調查問卷可以看出,許多游客感覺山塘街是一個蘇州歷史文化名街,對山塘街的一些特色標牌也較喜歡,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標牌,喜歡山塘街上一些老字號的飲食及服裝??傮w來說,印象還不錯,大多認為如果標牌布局更合理些應該感覺會更好。
從前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山塘街標牌的特色文化方面所占的比例還較少,不利于游客更好地了解蘇州,了解山塘。本文認為應該在山塘街的語言景觀中增加一些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標牌,讓游客能更好地融入蘇州的文化氛圍中,也可以增加一些蘇州的傳統(tǒng)曲藝文化在山塘語言景觀中的份額,讓來山塘街的游客能更好地了解蘇州特色文化,增加游客對山塘街地域文化的了解。
多語標牌過少,目前蘇州正在創(chuàng)建國際化大都市,會有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陸續(xù)來到蘇州。從上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山塘街主要還是以漢語為主,英語次之,其余是日語與韓語,其他語言基本上沒有,這與目前蘇州的全球化發(fā)展目標相差甚遠,應該在山塘街標牌上多增加一些外國語言,以適應不同的需要,盡快融入蘇州的發(fā)展中。
語言景觀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語言景觀研究是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探討的熱點,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山塘街語言景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分析,闡述了山塘街一些好的語言景觀,對一些不是很完善的語言景觀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今后蘇州歷史文化名街語言景觀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