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王 彬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我國的值班律師制度已經經過了十幾年的探索和試點工作,最初是在2006年《關于法律援助事業(yè)“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出了“探索值班律師制度”[1];其次是在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為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在《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辦法》中首次在法律文件上正式提出值班律師制度[2];最后到2018年10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本文簡稱《刑事訴訟法》)在三十六條對值班律師的權利進行明確規(guī)定。確立值班律師制度對于我國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是對被追訴人辯護權的重要補充與保障,也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的重要保障?!缎淌略V訟法》條文中對值班律師的介入條件作出明確規(guī)定:值班律師的介入階段被限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無法委托律師又沒有得到法律援助的指定辯護的前提之下。但是,隨著值班律師制度在司法中快速推進,問題也就不斷出現,由于值班律師介入范圍限制致使值班律師在案件中起到的作用很小,因而司法實踐中擴大值班律師權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學者認為應該賦予值班律師以辯護律師的地位和相關的訴訟權利,但此觀點在學術界存在較大爭議。
為何值班律師的權利存在較大爭議?問題的根源還是在不同學者對值班律師的定位不同:以中國政法大學顧永忠教授為代表的學者們認為,值班律師就是法律援助之下的辯護律師,應擴張現有值班律師的權利;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值班律師是一種臨時性法律幫助角色,類似于急診醫(yī)生,不應再擴張其權利,而是應該關注偵查階段的值班律師制度完善以及認罪認罰和速裁程序中的律師在場權的建立。
主張擴張值班律師權利的學者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值班律師應該是一種準辯護人的身份,立法應該確認值班律師準辯護人的法律地位;另一種觀點是以中國政法大學顧永忠教授為代表,主張值班律師就是法律援助制度下的辯護律師。這兩種觀點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就是現有的值班律師制度不能夠滿足值班律師在法律援助時的需要,要增加值班律師的權利,主要理由如下。
1.值班律師是法律援助之下的特殊辯護律師
持該觀點的學者立足于我國法律將值班律師確定為法律援助律師的一種[3],并且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中也規(guī)定:“對于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币罁F有法律條文規(guī)定,該觀點學者從值班律師是法律援助律師為出發(fā)點并結合刑事律師辯護全覆蓋認為,值班律師就應當是辯護律師的一種,值班律師提供的法律幫助就是法律辯護的一種。因此,立法者應明確值班律師的辯護律師地位,在現有的值班律師權利基礎上擴大值班律師的權利。
2.值班律師應該是“準辯護人”
值班律師功能定位應該是“量刑幅度的協(xié)商者”和“訴訟程序的監(jiān)督者”[4]。持該觀點的學者主張對值班律師的身份性質應該動態(tài)分析,分階段來看待值班律師的角色。在偵查階段值班律師屬于“提供法律幫助者”的角色,在這一階段主要針對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律師又不符合指定辯護的類型。在此情形下,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請值班律師在偵查期間為其提供法律幫助,該階段的幫助主要是提供法律方面咨詢、強制措施的變更、程序選擇建議等一些基礎法律幫助。在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則屬于“準辯護人”的角色,理由如下:在審查起訴期間的值班律師能夠向檢察院認定的罪名、量刑建議提出自己的意見;在審判階段法庭對認罪認罰的被告人自愿性審查時,值班律師要接受法庭的詢問,對被告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的自愿性做出說明。從以上值班律師的行為性質可以看出,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值班律師應是“準辯護人”的角色。
3.值班律師應該是實質辯護人
該觀點是從現行的法律并未明確否認值班律師是辯護人出發(fā)而提出的,雖然目前《刑事訴訟法》沒有對值班律師辯護人地位進行明確規(guī)定,但值班律師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所行使的權利與辯護人的權利是基本重合的,所以值班律師是實質上的辯護人,法條中規(guī)定的值班律師是將法律援助律師的權利限縮了[5]。為了更好地保障被追訴者的利益,完善值班律師制度,首先要明確值班律師的辯護人地位。
與值班律師權利擴張觀點不同,持該觀點的學者主張值班律師的權利不能隨意擴張,即值班律師不具有辯護人的身份,不應一味按照辯護人的標準去增加值班律師的權利,當前最主要的應該是完善值班律師制度,并結合我國的司法現狀做相應調整,而不是把值班律師“改造”成為辯護律師。英國值班律師制度設置的初衷是為了保障被追訴者在被警察局采取強制措施以后,由于時間緊急來不及委托自己辯護人的情形下,通過值班律師介入保護被追訴者權利而設置的制度,在英國也稱為“24 小時值班律師”[6]。域外的值班律師制度是為了保障“最初的一公里”的作用,作為銜接犯罪嫌疑人正式委托辯護律師之前的臨時律師咨詢服務。英國刑事訴訟中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值班律師在場權是英國值班律師制度的重要特征,這可以有效避免偵查機關在訊問過程中刑訊逼供。結合域外的值班律師制度的主要特點,我國一些學者認為不應盲目地確認值班律師的辯護人地位,而是應該著眼于值班律師制度的自身完善,即結合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原則細化完善值班律師制度。
任何法律觀念的形成都是價值取向的結果,因而對制度的不同理解都具有其價值的相對合理性,但是否具有普遍價值,需要在具體社會環(huán)境中權衡。
在我國目前學術界,主張擴張值班律師權利是一種主流觀點,大多數學者對值班律師定位都是持值班律師的實質是“特殊的辯護人”“準辯護人”的觀點。首先,此種觀點立足于我國的值班律師屬于法律援助律師的規(guī)定,同時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中規(guī)定簡易程序、速裁程序中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有學者主張,法律援助辯護全覆蓋中所提到的值班律師就是辯護律師,但這些學者從該辦法的標題中來判斷定位概念,不免有些斷章取義。其次,有學者主張“法律幫助”和“律師辯護”具有相似的含義。此觀點學者通過分析聯合國《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這兩個概念之間聯系,證實“法律幫助”和“律師辯護”的密切聯系,二者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含義相同,無法割裂開[3]。
首先,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中,文件名稱雖然是刑事辯護全覆蓋,但在對值班律師的條文規(guī)范中明確提出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不是辯護,因而不能依照文件名稱來斷言值班律師的性質。其次,學者主張“法律幫助”與“律師辯護”之間的關系,以此來論證值班律師是辯護律師,此觀點同樣是存在問題的?,F有法律規(guī)定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沒有用“提供辯護”就是為了說明值班律師的行為性質,在以前的刑訴法或者國外一些國家將這兩個詞語有混同使用的現象,但這完全不能證明我國當前的值班律師就是辯護律師。2017年《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第二條對值班律師的職責進行細化規(guī)定,但該規(guī)定對值班律師是否是辯護律師沒有規(guī)定,而且還明確指出“法律援助值班律師不提供出庭辯護服務,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可以依申請或通知由法律援助機構為其指派律師提供辯護”。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立法者原意并不是將值班律師等同于辯護律師。值班律師的存在有其獨特的價值意義。
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立法者把值班律師制度規(guī)定下來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權利保護起到重大推進作用。不過,值班律師雖被稱為律師,但法律并未賦予其辯護律師地位?!缎淌略V訟法》是公法,應該嚴格遵守立法者的本意:值班律師是法律規(guī)定中的特殊法律援助律師。值班律師與辯護律師是一種單向包含,且雙向獨立的邏輯關系。單向包含,是指值班律師的現有權利范圍與辯護律師的權利范圍存在重合部分,但僅是部分的相似,值班律師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辯護律師的影子。雙向獨立是值班律師與辯護律師在制度層面是完全獨立的制度配置,值班律師具有彌補性質,是在辯護律師制度缺失的特定情況下才在特定階段發(fā)揮效用的制度。一旦被追訴人委托了律師或者符合指定辯護的條件時,那么值班律師就沒有了提供法律幫助的條件。
這一觀點是從立法的原理來推理值班律師沒有辯護人的法律地位,筆者認為具有合理性。值班律師不應是辯護律師,理由如下:首先,在法條上沒有依據;其次,在該制度設計原理上也可以看出值班律師的非辯護人的性質,立法者目的是值班律師制度適用于被追訴人選擇認罪認罰和速裁程序情形下。由于這兩種方式都是相對簡易的程序,有可能出現對被追訴人訴訟權利保障不到位的情況,如此可通過以律師調查令的方式來豐富幫助途徑以保護被追訴人的利益。相對于積極確認值班律師的辯護人地位,完善值班律師現存制度問題更為重要。
值班律師制度是在刑事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由政府出資,由法律援助機構在公安機關(看守所)、人民法院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值班律師制度含義主要是補充辯護律師與法律援助律師在現有程序下所無法覆蓋之處,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或者沒有條件委托辯護律師,又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指定辯護的情形下,由法律援助值班律師為其提供一些基本的法律咨詢幫助。此外,值班律師較重要的一項職責是在審查起訴階段被追訴人自愿認罪認罰時在場見證被追訴人自愿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并在法庭上配合法官對《認罪認罰具結書》簽署的自愿性進行調查。所以,值班律師的定位應該是法律援助律師,在刑事訴訟程序進程中為委托辯護律師制度和指定辯護律師制度做出補充,而不具有“辯護人”或者“準辯護人”的性質。
我國當前值班律師主要是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速裁程序下發(fā)揮作用的。尚未建立公安機關首次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到案措施之后有權會見值班律師這一具體規(guī)定。但是,僅就目前的值班律師制度來說,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值班律師權利體系構建存在缺失問題
我國立法尚未賦予值班律師偵查訊問在場權。偵查訊問在場權是域外某些國家值班律師的一項權利。例如,英國的警察局值班律師計劃制度規(guī)定,當被警察逮捕并被羈押或者應警方要求協(xié)助調查的公民,都有資格申請值班律師在場提供法律幫助的權利,不受財產狀況和犯罪性質等方面的限制,在明確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免費申請值班律師幫助權利之前,警察局不得展開訊問工作[7]。日本值班律師制度與英國相似,值班日當班律師在事務所待命,一旦身體受到拘束的被疑人或其他有關人員提出要求,當班律師經通知后即赴警署與其會面[8]。由此可見,日本的值班律師也是在偵查階段為尋求值班律師幫助人提供法律幫助的律師。域外的值班律師的權利主要集中在訊問過程中值班律師在場權和法律咨詢,值班律師主要通過訊問在場權來維護犯罪嫌疑人的權益并且必要時值班律師可中止訊問活動。值班律師的訊問在場權利也是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一種保障,但我國目前尚未確立值班律師的該權利。
2.值班律師辦案補償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機制下值班律師的值班期間物質補助較低,精神方面的“補助”目前是空白。值班律師雖然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法律援助制度,但是目前根據數據統(tǒng)計,大多數值班律師值班一天的補助費用為兩百元不等,這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律師在法律援助過程中的補助形成較大反差[9]。相反,值班律師在值班期間提供的法律幫助對象卻很多,值班期間要不斷會見犯罪嫌疑人并向其提供咨詢,或者見證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巨大的工作量與較低的補助使得值班律師對該項工作積極性不高。而且,根據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的規(guī)定,律師事務所律師提供值班律師法律援助是一項基本義務。目前我國的值班律師主要由社會律師組成,社會律師都是負擔較多的社會家庭責任,每天較低的補貼難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值班律師的權利保障及法律責任規(guī)定模糊
立法對值班律師的權利規(guī)定較為籠統(tǒng),對值班律師的法律責任更是沒有涉及。主要存在以下兩點問題:首先,救濟無門問題。法律規(guī)定值班律師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應該為值班律師提供便利。但是,值班律師在行使其權利過程中,有時還受到限制阻礙,比如閱卷困難、會見時遭到拒絕等,現行的法條沒有完善的對其規(guī)定具體救濟的途徑。其次,制裁缺失。法律對值班律師以違法行為損害被幫助人的權益的法律責任沒有規(guī)定。另外,值班律師在消極不履行相應義務時或者存在故意、過失行為損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時,是否應該對其行為做出相應的懲罰,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法律法規(guī)對此也沒有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
1.確立偵查階段值班律師的在場權
積極探索賦予在偵查階段的值班律師在場權利,應該擴大值班律師援助階段覆蓋范圍,尤其是在偵查階段的在場權,值班律師在偵查階段參與到訊問過程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利,防止偵查機關濫用權力,預防刑訊逼供發(fā)生,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我國可以參考英國和日本的值班律師制度,設立偵查階段的值班律師制度,使犯罪嫌疑人在被訊問之前可以獲得值班律師的幫助。
2.完善值班律師補償獎勵機制
加大對值班律師的補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補助,還要在精神上對值班律師進行激勵。由于現在較低的補助標準難以與值班律師的工作付出相匹配,立法者應該加大對值班律師的物質方面的補助,可以建立專門的補助基金為值班律師發(fā)放補貼,讓值班律師的付出和回報基本相等。同時,在精神方面的激勵也必不可少。探索建立諸如“杰出值班律師獎”,在精神方面對值班律師的工作給予肯定和激勵,對工作出色、受到被追訴人肯定的值班律師進行表彰。同時,應當建立政府購買值班律師服務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有序開展。
3.確立值班律師的權利責任
對值班律師權利的模糊規(guī)定會導致值班律師在提供法律幫助中困難重重。應該關注值班律師在提供法律幫助中遇到阻礙時的救濟問題,在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中建立接待值班律師申訴的專門部門,當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拒絕對值班律師提供法定的便利條件時,給值班律師提供專門的申訴渠道。與此同時,有權利的地方就要有責任承擔?,F在值班律師責任承擔的缺位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值班律師的不作為,或者故意損害被幫助人的權益應該規(guī)定承擔相應責任,對于值班律師的不作為或者惡意損害被幫助人合法權利的情況,立法可以授權相應地方的律師協(xié)會對值班律師給予相應處分,情況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當下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案件數量急劇上升,認罪認罰從寬原則和速裁程序有利于快速審結案件。值班律師制度是為了兼顧在快速審結案件同時又有效保障被追訴人的權利,是對司法公正的有效保障,也是對司法的速度和效率的有效均衡。我國立法者之所以沒有賦予值班律師辯護人的地位,是因為值班律師制度的設立是為了補充法律援助辯護和委托律師辯護的不足。從立法背后原理可以推理出值班律師就不應該具有辯護律師的身份,該制度只是國家保障被追訴人權利的多元化的積極探索。但是,立法者同時應該關注偵查階段的值班律師權利建設,以及保障值班律師現有權利的落實,同時應該規(guī)定值班律師的責任,做到權責統(tǒng)一,讓值班律師制度與我國司法實際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值班律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