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計 周宗正 潘剛
肺癌已成為全球發(fā)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癥[1]。貝伐珠單抗作為一種單克隆抗體,目前是治療諸多腫瘤的靶向藥物,如卵巢癌、肺癌及肝癌等。貝伐珠單抗最突出的特點是能與人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結(jié)合并阻斷其生物活性,從而抑制腫瘤內(nèi)皮細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的生長,但其也會產(chǎn)生許多不良反應,對預后產(chǎn)生一定影響[2]。目前已有充分證據(jù)證實腫瘤標志物是肺癌診斷中的重要依據(jù)。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腫瘤相關(guān)抗原TA-4 的亞型,是一種糖蛋白,其存在于肺、頭頸、子宮等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細胞漿中[3]。角蛋白19 可溶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標志物,在肺泡上皮細胞凋亡時,其細胞中含有的角蛋白的碎片降解后能變成可溶性物質(zhì)而進入血液,使血中含量增高[4]。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若其水平上升可能與小細胞肺癌、神經(jīng)母細胞瘤等腫瘤具有一定聯(lián)系[5]。本文旨在分析SCC、CYFRA21-1 及NSE 在貝伐珠單聯(lián)合FP 治療肺癌中的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1 年4 月濉溪縣醫(yī)院收治肺癌患者83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2015 年肺癌診療指南:共識和爭議》中肺癌診斷標準[6];在檢查前均未進行放療或化療;均符合ECOG評分≤2 分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異常者;合并存在心、肝、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免疫功能異常者;認知功能異常者,無法正常交流。其中男52 例,女31 例,平均年齡(66.84±9.57)歲,平均病程(6.83±1.52)個月,病理類型:腺癌60例,非小細胞肺癌23 例。各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收集資料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ECOG 評分、病理特征等,病理特征包括:臨床分期(Ⅲ期、Ⅳ期)、組織分化(低分化、中高分化)。
1.2.2 治療方案
所有研究對象均接受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卡鉑治療方案。給予患者靜脈滴注貝伐珠單抗(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90040)7.5 mg/kg,1 次/d;靜脈注射培美曲塞(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72)500 mg/m2,1 次/d;另靜脈滴注卡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80),劑量為每個療程第1 d 按曲線下面積=5 的劑量水平給藥,21 d 為一個療程,均治療4 個療程。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分為緩解組、非緩解組。
1.2.3 SCC、CYFRA21-1 及NSE 檢測
治療后采取研究對象5 mL 空腹靜脈血,及時送檢,應用離心機離心(3 000 r/min,15 min,離心半徑:10 cm),采取上清液,放置冰箱冷藏待檢。應用化學發(fā)光儀檢驗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試劑盒由深圳市新產(chǎn)業(yè)生物醫(y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和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參考值:SCC≤1.5 μg/mL,CYFRA21-1:0~3.3 ng/mL,NSE:0~25.0 ng/mL[7]。
1.3.1 肺癌患者療效評估
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進行評估,CR:所有病灶消失,未出現(xiàn)新病灶,腫瘤標志物下降至正常,并維持至少4 周;PR:腫瘤最長直徑總和減少≥30%并維持至少4 周;SD:靶病灶減少的程度未達到PR,增加程度也未達到PD 水平,在兩者之間,研究時將直徑的最小值作為參考;PD:腫瘤最大直徑增加≥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CR+PR 為緩解組,SD+PD 為非緩解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定義為從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治療開始到腫瘤進展或患者死亡時間[8]。
1.3.2 非緩解組與緩解組臨床資料、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對比
主要包括研究對象年齡、性別、吸煙史、ECOG評分、臨床分期、組織分化、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
1.3.3 不同預后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對比
隨訪1 年,隨訪截止時間2022 年4 月,了解患者預后情況,根據(jù)其進行分組:預后良好(無復發(fā)、轉(zhuǎn)移、死亡),預后不良(死亡、轉(zhuǎn)移、復發(fā)等)。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并采用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SCC、CYFRA21-1 及NSE 與肺癌患者療效;采用COX 回歸分析影響肺癌患者預后死亡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肺癌患者經(jīng)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卡鉑治療,發(fā)現(xiàn)CR 18 例(21.69%),PR 33 例(39.75%),SD 21 例(25.30%),PD 11 例(13.25%);緩解組例數(shù)為51 例,非緩解組例數(shù)32 例。
兩組年齡、性別、吸煙史、臨床分期、組織分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ECOG 評分、SCC、CYFRA21-1 及NSE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比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SCC,CYFRA21-1 and N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表1 兩組臨床資料、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比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SCC,CYFRA21-1 and N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因素年齡性別χ2/t 值0.851 0.911 P 值0.397 0.339吸煙史男女有無0.0250.874 ECOG 評分(分)6.1230.013臨床分期0.0240.875組織分化0~1 2Ⅲ期Ⅳ期低分化中高分化0.0140.904 SCC(ng/mL)CYFRA21-1(ng/mL)NSE(ng/mL)緩解組(n=51)57.27±8.55 34(66.67)17(33.33)23(45.10)28(54.90)47(92.16)4(7.84)20(39.21)31(60.79)28(54.90)23(45.10)6.08±1.38 3.92±0.92 14.08±5.94非緩解組(n=32)58.92±8.67 18(56.25)14(43.75)15(46.87)17(53.12)23(71.87)9(28.12)12(37.50)20(62.50)18(56.25)14(43.75)9.26±2.67 28.37±6.41 33.72±9.43 7.136 26.897 11.657<0.001<0.001<0.001
經(jīng)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得知:ECOG 評分、SCC、CYFRA21-1 及NSE 與肺癌療效有關(guān)(P<0.05)。見表2。
表2 影響肺癌患者療效多因素Table 2 Multip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經(jīng)隨訪,預后良好58 例,預后不良25 例。預后不良組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明顯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預后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CC,CYFRA21-1 and NSE level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表3 不同預后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CC,CYFRA21-1 and NSE level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組別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t 值P 值n 58 25 SCC(ng/mL)6.11±1.86 9.25±3.47 5.356<0.001 CYFRA21-1(ng/mL)5.93±2.51 28.05±6.48 22.506<0.001 NSE(ng/mL)15.26±5.19 33.46±10.73 10.442<0.001
ECOG 評分、臨床分期、SCC、CYFRA21-1 及NSE 是影響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影響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貝伐珠單抗作為抗腫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藥物之一,目前被臨床廣泛應用于肺癌治療中[9]。然而抗血管生成藥物阻斷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參與腫瘤生長過程,腫瘤環(huán)境則會發(fā)生變化,激活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再次引起血管生成,導致腫瘤復發(fā)、轉(zhuǎn)移。腫瘤標志物是在腫瘤細胞生物合成、釋放對癌類反應所產(chǎn)生的物質(zhì),其存在或發(fā)生變量對腫瘤分類診斷、療效、復發(fā)轉(zhuǎn)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如SCC、CYFRA21-1 及NSE 等腫瘤標志物對多種惡性腫瘤的診斷具有一定作用[10]。
SCC 是鱗癌的腫瘤標志物,是一種糖蛋白,其有利于判斷腫瘤性質(zhì),同時SCC 水平隨病情加重而升高,可作為宮頸癌、肺癌的輔助診斷指標。SCC 水平與腫瘤負荷、腫瘤細胞的活躍程度相關(guān)[11]。國外有文獻報道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SCC 有助于評估治療效果,尤其是監(jiān)測手術(shù)療效[12]。SCC 水平在血液中的生物半衰期僅數(shù)分鐘,一旦根治性腫瘤切除后,術(shù)前異常的SCC 可在72 小時內(nèi)迅速降至正常;而在姑息性切除后,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水平可暫時下降,但多數(shù)仍高于正常。本次研究顯示,肺癌非緩解組SCC 水平高于緩解組,且經(jīng)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得知,其與肺癌療效具有相關(guān)性,間接證實SCC 對于肺癌療效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對化療的效果,其水平下降意味著化療有效。另外,SCC 水平可以于短期內(nèi)出現(xiàn)明顯變化,提示惡性腫瘤進展;若經(jīng)過一段時間,腫瘤出現(xiàn)復發(fā)或轉(zhuǎn)移現(xiàn)象,短期內(nèi)SCC 可出現(xiàn)再次升高現(xiàn)象。本次研究,說明SCC 也可作為肺癌復發(fā)轉(zhuǎn)移預后的監(jiān)測指標。
CYFRA21-1 本身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標志物,其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療效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均有重要意義。CYFRA21-1 水平與腫瘤生長有一定聯(lián)系,其在肺癌患者的血清中會出現(xiàn)增高的現(xiàn)象,尤其是鱗癌。國外曾有學者報道在化療過程中CYFRA21-1 水平變化與化療療效具有密切聯(lián)系,若CYFRA21-1 水平下降,則說明化療有效,若出現(xiàn)上升則說明需重新選擇化療方案[13]。本次研究顯示非緩解期CYFRA21-1 水平高于緩解期,說明CYFRA21-1 對肺癌療效檢測具有重要意義。CYFRA21-1 作為一種腫瘤標志物,其含量偏高對于腫瘤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當子宮、肺等組織發(fā)生惡變時,血液中CYFRA21-1 水平可見升高。本次研究顯示預后不良組CYFRA21-1 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且其是影響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與以往研究一致[14],說明CYFRA21-1 可用于肺癌預后評估。
NSE 存在于神經(jīng)組織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組織中,其作用是參與糖類酵解,小細胞肺癌、神經(jīng)母細胞瘤等腫瘤性疾病可導致NSE 水平上升。NSE 可作為兒童神經(jīng)母細胞瘤和肺癌診斷的輔助檢查,同時其也可以分析相關(guān)惡性腫瘤疾病治療的進展情況。國外有研究報道NSE 是局限性肺癌的預后預測因子,其水平變化與生存期下降率具有一定聯(lián)系,但其在肺癌患者預后中是次重要因素[15]。本次研究經(jīng)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得知,NSE 與肺癌療效有關(guān),且預后不良組NSE 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NSE 是影響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說明NSE 在肺癌療效和預后評估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SCC、CYFRA21-1 及NSE 水平低,則說明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FP 治療肺癌療效及預后良好,三因子對肺癌療效和預后評估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