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鋒,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吳光遠
(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簡單重復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標記,又稱為微衛(wèi)星(Microsatellite)、短串聯(lián)重復(Short Tandom Repeats)或簡單序列長度多態(tài)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是指生物體中以少數(shù)幾個核苷酸(通常為1~6個)為單位的多次串聯(lián)重復的DNA序列,其具有共顯性、多態(tài)性豐富、數(shù)量多且分布均勻、易檢測和無放射性等優(yōu)點[1-2],已成為當前最流行的分子遺傳標記之一。微衛(wèi)星標記已被廣泛運用于昆蟲種群遺傳結構、昆蟲生態(tài)習性和定位昆蟲特定基因等的研究中[3]。Kim等[4]用7個多態(tài)性SSR位點分析了來自美國9個州10個地區(qū)的595個玉米根蟲個體來研究其種群的遺傳結構。結果表明,所有種群表現(xiàn)出高度的遺傳多樣性,等位基因多樣性從7.3到8.6,期望的雜合度從0.600到0.670。采用SSR分子標記技術對平泉縣5個油松毛蟲亞居群進行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研究,結果表明天然油松純林居群內雜合度要比其他居群高,且亞居群間已發(fā)生明顯的遺傳分化[5]。Trontti等[6]用SSR標記分析了一夫多妻的螞蟻(Plagiolepis pygmaea)3個種群的交配、擴散模式和血緣關系。Zheng等[7]在岡比亞按蚊染色體上發(fā)現(xiàn)了3個與吞噬瘧原蟲有關的數(shù)量性狀位點(QTL),其中一個為主效QTL,另兩個為微效的QTL。
灰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又稱灰茶尺蛾,屬鱗翅目尺蛾科,是一種重要的茶樹害蟲,在我國主要產(chǎn)茶區(qū)均有分布。其以幼蟲咬食茶樹葉片為害,爆發(fā)成災時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吃光整片茶園嫩葉、嫩莖和老葉,嚴重影響樹勢和茶葉的產(chǎn)量。寄主有茶、油茶等[8]。該蟲地理分布廣,利用SSR標記來研究其不同地理種群遺傳多樣性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盡管如此,當前還未見從灰茶尺蠖開發(fā)出微衛(wèi)星標記的報道。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測序成本的大幅下降,越來越多物種的轉錄組數(shù)據(jù)被測序出來,利用轉錄組數(shù)據(jù)開發(fā)相應的SSR標記的方法也越來越成熟。羅梅等利用轉錄組數(shù)據(jù)從扶桑綿粉蚧28120條unigenes中初步發(fā)掘出1228對微衛(wèi)星引物[9]。陳小紅等[10]以6份不同地理來源的糜子資源為材料,從糜子轉錄組數(shù)據(jù)庫中開發(fā)了一批(80對)多態(tài)性好的SSR引物。黎東海等[11]從齒緣刺獵蝽轉錄組數(shù)據(jù)中篩選的2395個微衛(wèi)星位點中隨機選取的54對引物對9個不同地理種群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有16對引物能較好地擴增出目的片段。冷春蒙等[12]用MISH軟件從梨小食心蟲幼蟲中腸轉錄組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12690個SSR位點。本研究通過對灰茶尺蠖轉錄組中SSR位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首次明確灰茶尺蠖SSR位點組成、分布和特征,大規(guī)模發(fā)掘出的SSR標記,將為灰茶尺蠖種群生態(tài)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灰茶尺蠖采自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鎮(zhèn)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試驗茶園(作為第1代),于24±1℃,RH 75%,12L∶12D條件下采集新鮮茶梢室內供養(yǎng)。將第2代茶尺蠖的卵進行收集、分離,使第2代室內供養(yǎng)昆蟲在卵期保持同步。試驗設置5個處理,處理1(卵塊)、處理2(1、2和3齡幼蟲混合樣,每個齡期5頭)、處理3(4和5齡幼蟲混合樣,每個齡期5頭)、處理4(蛹,雌雄各5頭)和處理5(成蟲,雌雄各5頭),每個處理2次重復。取樣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利用EastepTMTotal RNA Extraction Kit(Promega公司)提取總RNA,RNA樣品檢測由北京諾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利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Nanodrop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和安捷倫2100生物分析儀,分別檢測RNA的降解程度及是否有污染情況、檢測RNA 的純度、濃度和完整性。結果符合建庫后委托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cDNA文庫構建以及Illumina HiSeq 4000測序。
采用MISA(http://pgrc.ipk-gatersleben.de/misa/misa.html,默認參數(shù))對獲得的灰茶尺蠖轉錄組數(shù)據(jù)庫進行SSR檢測。
總RNA電泳圖中可以看出28S和18S條帶完整清晰,表明獲得的RNA質量良好,未發(fā)生降解和污染(圖1)。RNA 的純度、濃度以及RNA的完整性檢測結果顯示,OD260/OD280為2.06~2.17,OD260/OD230為1.84~2.27,RNA完整性為7.80~9.40(表1)。以上結果表明,獲得的總RNA符合建庫要求。
圖1 灰茶尺蠖總RNA的瓊脂糖電泳檢測圖Fig.1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of total RNA in E. grisescens注:M:Trans 2K Plus;1-10分別為樣品卵-1、卵-2、幼蟲小-1、幼蟲小-2、幼蟲大-1、幼蟲大-2、蛹-1、蛹-2、成蟲-1和成蟲-2。
表1 灰茶尺蠖總RNA質量檢測結果
對灰茶尺蠖轉錄組測序denovo組裝,總共獲得66468條unigenes,N50為2143bp,注釋出37483個基因,轉錄組數(shù)據(jù)未發(fā)表。利用MISA軟件對灰茶尺蠖轉錄組66468條unigenes的進行檢索,檢測堿基85225911bp,共找到18339個SSR位點,出現(xiàn)頻率(出現(xiàn)頻率=SSR數(shù)目/總unigenes數(shù)目×100%;)為27.59%,平均每4.65 kb有一個SSR位點。18339個SSR位點分布在13465條unigenes中,分布頻率(發(fā)生頻率=含有SSR的unigenes數(shù)目/總unigenes數(shù)目×100%)為20.26%;其中,3217條unigene包含有1個以上SSR位點,1188條unigene具有復合型SSR。
灰茶尺蠖轉錄組SSR重復類型豐富,包含1~6種核苷酸重復類型;出現(xiàn)頻率大小依次是單核苷酸(68.14%)>二核苷酸(16.25%)>三核苷酸(13.40%)>四核苷酸(1.82%)>五核苷酸(0.23%)>六核苷酸(0.14%)(表2)。灰茶尺蠖轉錄組中18339個SSR位點中共發(fā)現(xiàn)84種重復基元。在單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T和C/G兩種類型,其中A/T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65.47%。二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C/GT、AG/CT、AT/AT和CG/CG 4種類型,其中AT/AT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4.86%。三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AC/GTT、AAG/CTT和AAT/ATT等10種類型,其中CCG/CGG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3.44%。四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AAC/GTTT、AAAG/CTTT和AAAT/ATTT等24種類型,其中ACAG/CTGT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0.68%。五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AAAC/GTTTT、AAAAT/ATTTT和AAACG/CGTTT等23種類型,其中AAATG/ATTTC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0.04%。六核苷酸重復里包含AAAAAC/GTTTTT、AAAAAT/ATTTTT和 AACGCC/CGTTGG等21種類型,其中CCCGCG/CGCGGG為主要類型,占了總量的0.02%(表3)?;也璩唧掇D錄組SSR重復單元的重復次數(shù)分布在5~91次之間。其中5~9次重復的有5236個SSRs,占28.55%;10~14次重復的有11659個SSRs,占63.57%;15及以上次重復的有1444個SSRs,占7.87%(圖2)。
表2 基于重復單元數(shù)目中SSRs在灰茶尺蠖轉錄組中的出現(xiàn)頻率
圖2 SSRs重復次數(shù)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numbers of repeated SSRs
表3 基于基序類型中SSRs在灰茶尺蠖轉錄組中的出現(xiàn)頻率
(接表3)
(接表3)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物種中SSR出現(xiàn)頻率與物種特異性、數(shù)據(jù)庫大小和SSR搜索標準等存在較大關系[13-15]。本研究從灰茶尺蠖中共找到18339個SSR位點,出現(xiàn)頻率為27.59%。SSR出現(xiàn)頻率與星天牛(25.31%)[14]相當,低于大墊尖翅(44.17%)[16],但遠高于東方粘蟲(11.50%)[15]、荔枝蒂蛀蟲(15.25%)[17]、黑翅土白蟻(9.98%)[18]、扶桑綿粉蚧(6.33%)[9]、煙粉虱(5.07%)[19]和橘小實蠅(4.23%)[20]。
前人研究表明,存在大量短重復基序的物種具有相對較高進化水平[21],而長重復基序占優(yōu)勢的物種往往突變頻率較低或進化時間較短[22]。本研究結果表明,灰茶尺蠖轉錄組中SSR重復類型豐富,其中最主要重復類型是單核苷酸重復(68.14%),這與東方粘蟲[15]、扶桑綿粉蚧[9]等研究結果一致;但不同于橘小實蠅[20]、褐飛虱[23]和二點委夜蛾[24]等昆蟲中SSR主要的重復類型是三核苷酸重復?;也璩唧掇D錄組中短重復基序(單核苷酸重復占68.14%,二核苷酸16.25%,三核苷酸13.4%)占絕對優(yōu)勢,表明其處于較高的生物分類階層中,具有較高的進化水平。
在灰茶尺蠖轉錄組中挖掘SSR標記發(fā)現(xiàn)單堿基重復基元中,優(yōu)勢重復基元為A/T(65.47%),遠遠超過其它重復類型。該結果與其它多種昆蟲如扶桑綿粉蚧[9]、印度谷螟[27]和褐飛虱[28]等的研究結果相似;這一現(xiàn)象也符合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物種的SSR重復基序中A/T發(fā)生較普遍,而G/C一般頻率低。這可能與打破A/T的2個氫鍵較打破G/C的3個氫鍵容易有關[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