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陳海鳳
(江西省樂平巿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西 樂平 333300)
隨著剖宮產術的日益成熟,部分產婦由于恐懼分娩疼痛自主選擇剖宮產分娩。隨著剖宮產分娩率的不斷上升,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率也不斷上升[1,2]。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婦女分娩過程有子宮破裂的風險,嚴重威脅母嬰安全[3]。因此,有效開展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選擇陰道分娩,已成為目前產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降低剖宮產率的重要手段。相關研究顯示[4],部分醫(yī)院為了避免醫(yī)療糾紛,對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多會直接選擇剖宮產分娩,使部分具備陰道分娩條件的產婦失去陰道分娩的機會。相關報道指出[5],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剖宮產分娩會增加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因此,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成為研究熱點[6],但是其可行性還需要臨床不斷的探究證實。本文結合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我院分娩的52 例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研究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江西省樂平巿婦幼保健院分娩的52 例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2 例非瘢痕妊娠產婦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4~38 歲,平均年齡(27.85±4.23)歲;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28±1.02)周。對照組年齡25~36 歲,平均年齡(27.11±3.26)歲;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12±0.87)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有1 次剖宮產史;②單胎;③為子宮下段橫切口[7],無傷口感染。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等嚴重系統(tǒng)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妊娠并發(fā)癥[8];③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者;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⑤合并子宮肌瘤剔除術史。
1.3 方法 兩組產婦均符合陰道試產指征[19],均進行陰道試產,試產過程中嚴密監(jiān)測產婦各項指征,若陰道分娩困難應立即實施剖宮產分娩。產婦分娩后密切監(jiān)護產婦,常規(guī)使用催產素,若出血量超過200 ml應持續(xù)靜滴催產素,以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護理人員給予產婦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陰道分娩率、陰道分娩產婦產后24 h 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新生兒Apgar 評分、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新生兒Apgar 評分[10]:8~10 分為正常新生兒,4~7 分為新生兒輕度窒息,0~3 分為新生兒重度窒息。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兩組陰道分娩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比較[n(%)]
2.2 兩組分娩指標比較 兩組產后24 h 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新生兒Apgar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分娩指標比較[,n(%)]
表2 兩組孕婦分娩指標比較[,n(%)]
2.3 兩組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產后發(fā)生感染、尿潴留、宮裂出血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2.4 觀察組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觀察組陰道分娩產婦產后24 h 出血量少于剖宮產產婦,住院時間短于剖宮產產婦,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小于剖宮產產婦,新生兒Apgar 評分高于剖宮產產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觀察組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產婦分娩結局比較[,n(%)]
表4 觀察組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產婦分娩結局比較[,n(%)]
在產婦出現胎兒窘迫、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剖宮產指征后,為確保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產婦以往多會接受剖宮產分娩方式[11,12]。相關調查顯示[13],無指征剖宮產率高達11.87%。因此,一個龐大的瘢痕子宮群體出現,尤其是二胎政策的開放,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率也不斷上升[14]。對于部分醫(yī)療水平落后的醫(yī)院,對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多傾向于剖宮產[15]。但是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會增加腹膜、子宮、網膜粘連,且二次剖宮產手術難度增加[16]。因此,陰道分娩是否安全,成為廣大瘢痕子宮孕婦和產科醫(yī)生共同關注的問題。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陰道試產成功率低于對照組(76.92% vs 82.69%),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陰道試產成功率較高,但略低于正常陰道分娩,該結論與周秀芬等[17]報道相似,該結論進一步表明符合陰道試產指征的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絕大多數是可以經陰道分娩的。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臨床對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醫(yī)護操作嚴格、仔細,使陰道分娩安全可行,確保孕婦在嚴格的監(jiān)護下進行分娩,增加了陰道分娩的成功率[18,19]。同時本研究顯示,兩組產后24 h 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新生兒Apgar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不會增加產婦后出血量,對新生兒無顯著不良影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兩組產后發(fā)生感染、尿潴留、宮裂出血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不會增加產后并發(fā)癥,對產婦預后無不良反應。此外,觀察組陰道分娩產婦產后24 h 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產婦感染、尿潴留、宮裂出血發(fā)生率均小于剖宮產產婦,新生兒Apgar 評分大于剖宮產產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陰道分娩與二次剖宮產分娩比較,可降低母嬰并發(fā)癥,提高新生兒分娩質量,減少產后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娩過程中應密切檢測孕婦和胎兒情況,如果發(fā)現異常因素影響陰道順利分娩,應及時對癥處理,必要選擇剖宮產分娩[20]。
綜上所述,嚴格掌握陰道試產指征,并準確把握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的適應證及禁忌證,絕大多數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是可以經陰道分娩的。同時陰道分娩可減少母嬰的并發(fā)癥,降低剖宮產率,提高新生兒分娩質量,促進產婦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