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姍姍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代教育觀一般認為,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應包括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選擇最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以科學的評價手段獲取準確的反饋??梢娬n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運用教學語言對學生課堂上學習態(tài)度、方法、過程、效益等方面的評定、評議、評析、評點的過程。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評價激勵、導向、測定、反饋的作用,對提高小學生語文素質具有重要意義?,F(xiàn)在談一談關于小學生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積極倡導即時評價
我們自然把它與“話語”連在一起。的確,“話語”是我們傳統(tǒng)評價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可如果把即時評價與話語劃上等號,那就有點“偏食”了。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咧開嘴角的微笑、一朵小紅花、一張祝福的卡片等都是評價家族的成員,且在某些時候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因此,我們有必要倡導運用多樣的評價形式為課堂增色添彩。
1、肢體語言:于永正老師的一些做法無疑給我們指明了方向。當學生表現(xiàn)出色時,他常采用豎豎大拇指,拍拍學生的肩頭、摸摸學生的后腦,或滿意的微笑、認可地點頭,激動地握手等肢體語言。這種聲色的搭檔,讓即時評價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肢體語言的表揚既不會造成教學語言的瑣碎,又不會打斷教學思路,而且有助于增進情感交流,往往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2、物質手段:在上一節(jié)品德與生活課《春天來了》中,一位老師以春姑姑的禮物作為課堂即時評價的手段。當學生說春天,凡是說得有特點,想得獨特,態(tài)度自信,善于傾聽的,積極補充的,都可獲得春姑娘的禮物--粉紅的海棠花,一片樹葉,一朵月季,一只蝴蝶,一只蜜蜂等。這樣的評價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形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與交流的欲望,又給學生一種享受,可謂自然貼切,生動活潑。
而即時評價也同時要注意全面性的問題。在即時評價時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 學生間合作的評價,學習興趣的評價,學生情感的評價創(chuàng),新精神的評價……
二、 教師評價,既要有溫情感染也不排斥否定評價。
“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至上”等觀點如同雨后春筍般地密布教育這塊園地。在強調學生個性張揚,教師對學生尊重的今天,有些老師向學生傳遞的是雪片般的肯定評價,有意無意地回避否定的評價??隙ㄔu價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否定評價難道一定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隙ㄅc否定是一體的兩面,缺失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妥當?shù)?。即時評價中我們要倡導多肯定,但不排斥否定。肯定時,讓學生明白好在哪里;否定時,讓學生看到改進的道路在何方。
1、肯定中引導:“棒棒棒!你真棒!”“嘿!你蠻有個性的!”這種全盤肯定的賞識評價,偶爾為之確能給學生激勵。但是抱著當“令箭”使用,而不著邊際地戴高帽,課堂一味地表面表揚,學生反而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不深究的壞習慣。有一學生把探求的“觸角”伸向了標點符號。我的即時評價是:“你從感嘆號中體會到了作者這種贊美之情,真是不一般!對,標點符號也是文章的一分子,通過它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币虼速p識評價時應不忘引導,讓學生明白:好,好在哪里!以為將來繼承與發(fā)揚。
2、否定中明理:課堂即時評價肯定為主,但不排斥否定。只講肯定不講否定,那是對即時評價異化,這種談否定色變的是不可取的,否定與肯定在學生的發(fā)展中同樣是重要的。在教學《黃河的主人》一課時,一男生朗讀時比較平淡。孫雙金老師的即時評價是:“你是‘弱磁力’,不是‘強磁力’?!保ń處熂で槭痉叮┓穸ㄖ袝寣W生看到差距,找到差距而后避短,這不是一種進步嗎?
三、 注意引導學生之間互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構成應是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方面,而我們當前教學中往往偏重教師評價。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評價學習材料和學習過程,評價同學的知識掌握和運用,評價自身的長處與不足等等。
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則采取延時評價的策略,使學生的思維趨向活躍,然后引導學生互評,在互評中產生智慧的火花和積極的情感。此外,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也是一種好方式?,F(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自我評價能夠消除被評者本身的對立情緒和疑慮,調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如一個學生讀課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評價,他說:“我讀得很有感情,但聲音太輕了。”“那能不能改進一下?”他又讀了一遍,既響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賀。實踐證明,自我評價能引導學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斷地完善自我,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四、? 生評老師,以教學相長
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的地位高高在上,即使老師錯了,學生也不敢出聲。而新課改首先要求師生平等,在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和老師沒有距離,沒有居高臨下。課堂上,我經常讀一篇課文或闡述一個問題后,問學生:“你覺得老師讀(講)得怎樣?”這時候孩子們會說出許多我想不到的話。
生1:“老師,你讀得太美了,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謝謝你的夸獎,老師相信你會讀得更美。
生2:“老師,我覺得你還要大點聲,我有幾個地方沒聽清楚?!?/p>
師:“對不起,老師以后一定注意,現(xiàn)在再聽老師大聲讀一遍,好嗎?”
生3:(學生也不怕得罪我,尖銳地指出)“老師,我覺得剛才這個問題,你講得不是很全面,我想補充一下……”教學活動中,教師若能以生為銳,經常了解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助于教與學的同步提高。
總之教師應從課堂評價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式、藝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新課程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