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羅市第四中學 任擎宇
電容器在各種電子儀器中應用廣泛,充電、放電是電容器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知識點。新課標教材中,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演示實驗用串聯(lián)靈敏電流計來觀察。也可用傳感器檢測裝置進行演示,讓師生對電容器的認識更形象、直觀。
為增強實驗演示效果,我在教學演示的過程中,對該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機將電流信號顯示出來。
如圖1,當開關打至1時,電源對電容器充電,靈敏電流計檢測到有電流通過,指針偏轉;當開關打至2時,電容器放電,靈敏電流計檢測到有電流通過,指針偏轉??筛鶕?jù)指針的偏轉方向來判斷電流的方向。
圖1 實驗裝置電路圖
用傳感器檢測裝置進行充電和放電演示實驗時,只需將靈敏電流計替換為電流傳感器,再與計算機相連,計算
1.因電容器充電和放電的時間較短,通過靈敏電流計的電流實效較短,不便于觀察。
2.通過靈敏電流計的電流強度若超出其量程,電流計有被燒壞的風險。
3.實驗儀器相互獨立造成實驗操作不便,且桌面演示不便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預期效果不明顯。
4.利用傳感器檢測裝置開展實驗在部分學校未被普及。
電容器的充放電時間較短,不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石英鐘耗電量小的特點,我將鬧鐘接入電路,可延長電容器充放電的時間,并根據(jù)石英鐘工作時所需電流的方向判斷充放電電流的方向。
如圖2所示,自制帶支架的木板,木板上有如圖1所示的電路圖和A、B兩個鬧鐘,K為單刀雙擲開關,C為電容器,E為電源。當開關打至1時,電源給電容器充電,A鬧鐘開始走動,充電完成后,A鬧鐘停止走動。再將開關打至2,電容器放電,B鬧鐘開始走動,放電完成后,B鬧鐘停止走動。還可用鬧鐘的轉動方向表示電流的方向。
圖2 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結構原理圖
1.將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與石英鐘的正負極連接,指針走動;若接反,指針靜止。
2.在木板上將電路連接好,分別將A、B鬧鐘的指針撥到0秒位置,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
3.將開關K打到1,電容器充電,A鬧鐘開始走動,說明左邊回路有電流通過,且為順時針方向。A鬧鐘停止走動,則充電完成。
4.將開關打至2,電容器放電,B鬧鐘開始走動,說明右邊回路有電流通過,且為順時針方向。B鬧鐘停止走動,則放電完成。
5.重復演示實驗,達到最佳效果。
1.用石英鐘代替靈敏電流計,延長充、放電的時間,增強了演示效果。
2.根據(jù)石英鐘工作所需電流的方向,學生能更簡便地判斷充放電電流的方向。
3.改進后的裝置操作簡單、實驗現(xiàn)象明顯,成本較低,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圖3 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