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霞
摘要:初學生目前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候是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所以需要老師在道德與法治方面去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法治教育是學校的重點教學工作,只有加強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才能讓學生提高對自我的保護意識,對社會的基本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更好的保證自己生命安全。
關鍵詞:初中生;時事熱點;道德與法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時期,初中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還是一個孩子,因此沒有足夠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一些抵抗力不強的初中學生極易走上違法犯罪的路途,因此現(xiàn)階段的教學,老師需要將時事新聞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的教學中,使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讓初中學生能夠意識到不良因素,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因素在初中生未來道路上造成的影響,進而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道德與法治教育不但能夠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不斷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道德思想。
一、通過時事熱點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
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加入時事熱點,需要通過生動、形象的方法展開教學,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高效,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發(fā)散學生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1]。一個人的思想是一個人行動的引導者,如果沒有進行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那么就不會有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融入時事熱點的教學中,老師不能一味的主導課堂,采取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是需要讓學生主動去吸收知識,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引導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學習體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也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果單純的教授學生知識,就會造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失去意義,老師需要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傳統(tǒng)教學相比,優(yōu)點在于老師可以將學科知識變成學生容易接受的載體,通過全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教學水平。在開展教學時,老師需要選擇最新、最佳的時事熱點,再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讓學生不但可以學習學科知識還能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所以,老師需要不斷的了解并掌握新的時事熱點,在教學時需要融會貫通、游刃有余,才能帶給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
二、引導學生自主搜集時事熱點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如果只靠老師自己提供的時事熱點,那么是無法達到訓練的目的,還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搜集時事熱點,讓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能夠對社會更加了解。通過學生自主搜集時事熱點,會極大程度的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可以鍛煉學生對時事熱點的關注度和理解能力。比如在學習《網(wǎng)絡新生活空間》時,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為是需要文明上網(wǎng)、適度上網(wǎng)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瀏覽器、微博等搜索關于“網(wǎng)絡”的新聞,讓學生可以了解“網(wǎng)絡暴力”、“信息泄露危害”等,進一步增強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認識。然后,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談一談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過哪些“文明上網(wǎng)”和“不文明上網(wǎng)”行文,讓學生在交流中逐漸明確“網(wǎng)絡”的含義。
三、基于時事熱點,尊重法律威嚴
在道德與法治中加入法治教育要以課本教材為基礎,在符合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將課本中的法治教育素材挖掘出來,將法治內(nèi)容具體化、顯性化,在課堂的教學中滲透給學生。
例如,在教授《堅持憲法至上》時,老師可以將在網(wǎng)絡上為學生搜集法院判決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先了解《憲法》在我國法律中的重要性,和教學內(nèi)容向結合。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去反復閱讀,進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得到感悟。老師要告訴學生《憲法》是我國第一大法,能夠體現(xiàn)我國最高的法律,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嚴謹。對學生加強愛國教育,讓其熱愛國旗、尊重國旗,把憲法的精神烙印在學生心中。這種在教材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內(nèi)容的擴充,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法律,并受之影響,在今后的生活中時刻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
此外,在教材中,《道德與法治》課本中已經(jīng)加入了許多的繪本故事、兒歌、圖片等。在教學時,老師不但需要充分融入時事熱點,還需要利用現(xiàn)有資源對學生展開充分的教學,讓教學內(nèi)容變的更加生活化,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法律的威嚴,也能體會到法律的溫暖,進而對增加對法律的認同感,在日常行為中能夠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guī),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作用。
結語:對于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個長期且漫長的工程,需要老師用專業(yè)的教育知識為學生進行生動的講解,還需要不但融入社會時事熱點,讓學生能夠緊跟時代的發(fā)展,為學生打造良好、和諧的生長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不斷加深對中學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實質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民主法治的環(huán)境中成長,變成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成為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唐正莉.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法治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