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微
摘要:新課改對初中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課外閱讀的指導方面,需要初中的語文教師不斷的探索并加以實踐,提高課外閱讀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從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外閱讀 探索和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語文的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識字量,其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初中的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意識和習慣,促使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以全面的提升。
一、初中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考試制度下,很多初中的語文教師只重視語文考試知識的講解,不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不能在語文學習中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從而打消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其次,一些語文教師因為本身教學水平的限制,缺乏足夠的能力開展課外閱讀教學,不能在課外閱讀中給與學生科學正確的方法指導。這種情況使得初中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沒有章法,對語文學習沒有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然后,還有一些語文教師課外閱讀的教學方法落后,難以適應現(xiàn)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需求。像教師在課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沿用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難以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和想象力的發(fā)展。最后,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缺乏科學全面的閱讀評價機制,不利于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缺乏課外閱讀的實踐活動,在學校中沒有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
二、提升初中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探索和實踐
1、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重視課外閱讀的教學工作
作為初中的語文教師要更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對課外閱讀的重視,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要積極主動的閱讀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課外閱讀能力,還能為學生樹立課外閱讀的榜樣。另外,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培訓,幫助語文教師不斷的增強自身的課外閱讀教學能力。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拓展自己的語文視野,同時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還能緩解學習中的壓力。所以語文教師要積極的結合語文教材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比如:以部編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教師在介紹作者魯迅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去了解魯迅的生平,之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作者有很多的散文著作。然后教師就可以推薦魯迅的其他課外讀物,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作者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和內(nèi)容。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魯迅先生的其他散文時,要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并總結其散文的語言特點和表達形式,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1]。
2、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
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學生在一個充滿濃厚閱讀氛圍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會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和積極性。比如:語文教師在班級中舉辦課外閱讀的分享會,或者是在學校中組織課外閱讀主題活動等。多種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還能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成立課外閱讀小組,促使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和分享,制定小組的課外閱讀計劃,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增強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積極主動性。另外,語文教師要發(fā)揮學生家長的作用,引導學生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課外閱讀環(huán)境。鼓勵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在家庭中就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和分享,將課外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延伸到家庭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建立持續(xù)性的課外閱讀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教學指導。比如:部編版九年級語文教材中有紅樓夢的節(jié)選《劉姥姥進大觀園》。在這部分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這段視頻資料,使得學生對人物有一個更形象飽滿的認識。之后為學生建立分層的閱讀計劃。針對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鼓勵學生閱讀完整的《紅樓夢》并總結其中人物的個性和特點以及人與關系;針對學生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并梳理文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針對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章節(jié)的方式閱讀全文,通過拉長閱讀時間的方式,降低學生的閱讀困難。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速讀以及跳讀等課外閱讀技巧[2]。
3、建立科學有效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
傳統(tǒng)的課外閱讀評價主要是用成績衡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且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評價缺少內(nèi)涵,常常流于形式。所以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理念,應用具有發(fā)展理念的評價方式。課外閱讀的平評價要從多方面多維度來進行。在評價中要關注學生具體的閱讀感受和閱讀方法以及學生在閱讀中的興趣、價值取向等。比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和吳承恩的《西游記》都是初中階段的必讀書。學生在閱讀中,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要多與學生就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和探討,包含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以及對書中思想的把握等,加深對學生閱讀的理解,為科學全面的閱讀評價奠定基礎。另外,傳統(tǒng)的閱讀評價中都是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評價。為了改變這一消極的評價方式,教師要開展多元化互動式的評價模式。在閱讀評價中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通過學生互評以及自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評價興趣。學生在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增強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加深對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自身的閱讀技巧和習慣。
結語:
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是非常關鍵的,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所以作為初中的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學,應用科學的辦法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自覺性。初中語文教師也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創(chuàng)建濃厚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閱讀評價,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小軍,苑紅,何栩,古明德,杜麗. 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與實踐[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出版者不詳],2018:445-448.
[2]韓喆.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