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娟 薛云鵬 竺鵬飛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電力學院,呼和浩特 010051)
交聯(lián)聚乙烯電力電纜被廣泛應用于各級電力系統(tǒng)[1]。由于交聯(lián)聚乙烯最大耐受溫度為90 ℃,XLPE電纜的載流量受到了限制。載流量過大會使交聯(lián)聚乙烯材料發(fā)生形變,影響絕緣性能,嚴重時可能引起火災。研究表明,有限元方法[2-5]能夠被廣泛應用于電纜的溫度場計算,從而確定載流量大小。但是,絕大部分情況研究的是直面情況下的電纜載流量,而排管敷設情況下的電纜載流量鮮少有研究。隨著季節(jié)的改變,電纜的運行環(huán)境也會發(fā)生改變,再加上地下恒溫層的溫度和深度不同,這會對載流量造成很大影響。針對此問題,本文研究了地表溫度、恒溫層深度和溫度等因素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規(guī)律。
本文選取110 kV電纜,電纜型號采用比較常見的64/110 kV-YJQ03-800 mm2,依據研究問題簡化實際電纜,只考慮電纜芯線、絕緣和電纜外皮。其中,電纜導體直徑約為35 mm,絕緣厚度和半導體總厚度約為19.5 mm,金屬外殼厚度為2 mm。
本文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進行仿真,并采用固體傳熱模塊進行計算,忽略排管中的氣體流動,地表散熱采用第三類邊界條件,模擬地表溫度散熱過程。本文考慮的熱源包括有導體損耗、介質損耗和電纜的護套金屬殼的損耗,忽略渦流和環(huán)流損耗。主要考慮介質的比熱容、導熱系數(shù)和密度對溫度場的影響。電纜采用水泥排管敷設,其中水泥排管高0.5 m,長1.4 m;三孔均勻結構,孔徑20 cm,A、B、C三相電纜均勻分布在3個電纜孔中。水泥排管埋于地下1.25 m的位置,計算的區(qū)域為以水泥排管為中心左右各4 m,土壤深度為4 m的區(qū)域。
對于模型的上邊界,即對于地面采用第三類邊界條件(熱通量邊界條件),設定相應的傳熱系數(shù)和外界溫度,分別為氣象的最高溫度40 ℃和最低溫度-30 ℃。對于深層土壤的溫度采用第一類邊界條件,本文設定下邊界深層土壤溫度為25 ℃。模型的左右邊界為第二類邊界條件,即設定成熱絕緣的邊界條件。電纜有限元模型和計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電纜有限元模型和計算結果示例
為了模擬不同環(huán)境溫度下的情況,本文設定從-20 ℃到40 ℃模擬不同季節(jié)的溫度,每隔10 ℃計算一個點。由于季節(jié)不同地下恒溫層的溫度和深度會有變化,本文將地下恒溫層的深度由4 m改成8 m,重新計算分析載流量,結果如圖2所示,并將模型的恒溫層溫度從25 ℃依次變?yōu)?0 ℃、15 ℃研究恒溫層溫度對載流量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計算不同載流量下電纜模型的穩(wěn)態(tài)溫度場,確定相應條件下的載流量。
圖2 恒溫層深度對載流量的影響
圖3 恒溫層為8 m溫度對載流量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恒溫層的深度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較??;在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恒溫層深度加大載流量略有增加;在地表溫度較高時,載流量隨恒溫層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可以看出,隨著恒溫層的溫度下降載流量略有升高。圖2和圖3都能看出,隨地表溫度的升高電纜載流量呈線性下降規(guī)律。地表溫度每上升10 ℃,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載流量下降50~60 A。由此可見,地表溫度對載流量的影響比恒溫層深度和恒溫層的溫度影響大。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通過仿真進一步分析。這里設定用轉熱系數(shù)來模擬不同類型的土壤,不同傳熱系數(shù)下溫度分布仿真結果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通過圖4和圖5可以看出,傳熱系數(shù)對電纜的溫度分布影響較小。當載流量不變、地表溫度相同、傳熱系數(shù)為20時,電纜模型的最高溫度為86.2 ℃。當傳熱系數(shù)設定為40時,電纜模型的最高溫度為86.1 ℃。在傳熱系數(shù)翻倍的情況的下,電纜的最高溫度只降低了0.1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傳熱系數(shù)對電纜溫度分布的影響較小,可忽略不計。對應到實際工程中,在敷設電纜時,土壤的種類對電纜的散熱情況影響較小。
圖5 傳熱系數(shù)為40時溫度分布
排管敷設電纜在運行穩(wěn)定時,其溫度分布如圖6所示。通過圖6可以直觀地看到,穩(wěn)態(tài)運行時,纜芯的溫度最高為84.3 ℃,以纜芯為中心向外的溫度逐漸降低。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降低纜芯的溫度顯得尤為關鍵,在現(xiàn)有的電纜類型中,充油電纜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因為絕緣油的導熱系數(shù)相較于土壤和建筑物的導熱系數(shù)更高,所以對電纜的降溫效果更好。但是這種電纜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是,其造價相對較高,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就現(xiàn)實問題選擇合適的電纜類型。
圖6 電纜溫度等值線
現(xiàn)有的電纜制作材料中,纜芯大多是銅和鋁,但絕緣層的種類較為寬泛,并且其環(huán)流損耗根據金屬的材質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鉛、鋁護套產生的環(huán)流損耗較小。對于纜芯,較為有發(fā)展前景的是超導材料。在一定的條件下,超導材料的電阻值可以降為零,在電纜運行時不會產熱,從而可以大幅度提高電纜的載流量。
電纜間距也是影響電纜溫度的關鍵因素,電纜間距較小時不利于電纜的散熱。在上述仿真中,所構建的電纜模型間距為300 mm。通過圖4和圖5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3根電纜的截面圖中,中間電纜的纜芯顏色最深,兩側的電纜的纜芯顏色較淺。在工程中,應當在工程技術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電纜間距,一方面可以減少電纜之間磁場的相互影響,從而減小電纜間的電抗;另一方面通過增加電纜間距來增加散熱系數(shù),能夠降低電纜運行時的溫度,提高載流量。
通過上述仿真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排管敷設電纜載流量的主要原因是地表的環(huán)境溫度。因為城市建設地下管網眾多,且縱橫交錯,所以影響地下電纜載流量的因素也隨之增多,因此環(huán)境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是不能忽略的。例如:對于中國西北地區(qū)來說,四季的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因此對于供電公司來說,在夏季和冬季時需要制定較為合適的供電方案,防止用戶用電過多時造成電纜電流突增的情況,從而造成大面積停電,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基于有限元仿真軟件建立了電纜載流量與溫度場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載流量與溫度場分布情況,以及電纜載流量與溫度場的關系。地表溫度是影響排管敷設電纜載流量的主要因素,而恒溫層的深度和恒溫測的溫度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較小。在實際工程中,應當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