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妍 馬秀佳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大部分知識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深刻感知語文知識內(nèi)容,并在引導其將生活與知識進行統(tǒng)一的過程中,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故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和教學策略兩大方面入手,簡要闡述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05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和發(fā)展的背景引導下,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拓展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痹谛聲r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前提下,能夠“跳出”課本、走進生活,以在引導其觀察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語文的過程中,感知語文在生活中的運用價值,激活其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在真正做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同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協(xié)同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意識和學習自控力都較差,對傳統(tǒng)單一的語文教學模式容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但是在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后,能夠為學生營造熟悉的生活氛圍,并使學生在熟悉的場景和事物中增強“熟悉感”,以在有效“喚醒”學生語文學習熱情的同時,使語文學科既能夠成為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社會生活、內(nèi)容最豐富的學科,又能成為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最感興趣的學科。進而在學習興趣的驅(qū)使下,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和學生的高效率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提升學生文化情感認知
小學生整體都處于形象思維的成長與發(fā)育階段,即使到了高年級,其對社會的認知、對抽象語言和情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也相對較低,但將語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后,便可引導學生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感知和理解語文知識,在將語文知識變得豐富、形象、生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使其能夠在理解和掌握的同時有效感知語言文字背后的意境和蘊含的情感,使其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及自身文化情感的提升與發(fā)展。
(三)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各門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學以致用”,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進而在新時期新型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導下,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語文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還要不斷強化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的意識,使其不再認為語文知識的學習只能應用于完成作業(yè)和考試中,使其能夠在參與語文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有效運用語文知識,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課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強化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成就感,促成其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生活化語言導入
小學語文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初級階段,也是為學生在將來更深入學習語文、更高質(zhì)量運用語文知識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以至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偏重于“死記硬背”“多讀多練”,這不僅造成語文教學模式的死板單一,也嚴重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時期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指引和影響之下,語文教師要在轉(zhuǎn)變自身教學觀念的同時,有意識地轉(zhuǎn)變自己的語文教學方式,嘗試用生活化的、輕松、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教學的開始以“唱兒歌”“猜謎語”“提問題”的形式來為學生引出本課的教學主題,在帶給學生“眼前一亮”的學習體驗的同時,能夠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師所創(chuàng)建的和諧學習氛圍感染下,愉悅地參與課上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轉(zhuǎn)變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傳統(tǒng)認知,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促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和高質(zhì)量進行。
(二)生活化內(nèi)容引入
“生活是語文的根”,語文也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文化學科,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不能只將教學關注點放在課本知識的講解上,而是應該借助小學生對生活充滿好奇和探究欲望的心理成長特點,挖掘生活中與語文知識相關的內(nèi)容、與本課教學主題相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在小學課堂上教學與“送別”“離別”“思想”等相關的古詩詞內(nèi)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古代送別地點(陸上送別在長亭、水上送別在渡口……)、送別方式(折柳送別、詩歌送別、音樂送別、飲酒送別……)、遠距離思念方式(書信交流、對月解相思……)等與現(xiàn)代生活內(nèi)容(送別地點:車站、火車站、飛機場……送別方式:飯店聚餐、家庭聚餐……遠距離思念方式:打電話、視頻聊天……)進行對比。在幫助學生準確尋找生活與課堂教學相關聯(lián)內(nèi)容的過程中,真正促成小學語文教學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走進”生活,以引導學生重新認知語文,有意識地關注和思考生活中的語文。并有效縮減學生對語文知識“陌生感”,激活學生對語文知識地學習和對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熱情。
(三)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
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即使到了高年級,大部分學生也仍處于形象思維發(fā)育階段,再加之生活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的相對欠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理解語文語言的抽象性,也不能很好地感知課文背后所隱藏的意境和作者情感。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引之下,教師便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課本內(nèi)容,為其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融合聲音、圖片和動態(tài)視頻的優(yōu)勢,將原本平實、黑白的課本印刷文字變得生動、形象且富有生活氣息,在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的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中所描繪的更多細節(jié)。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準備一些課文中出現(xiàn)過的實物、與之相關的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在方便學生觀察和實際體會的過程中,借助生活中具體的事物和生活場景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情境再現(xiàn),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使其逐步養(yǎng)成自主總結(jié)文章中心思想,高效探究文章背后的思想意境的能力,進一步降低學生知識學習的難度,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
(四)生活化實踐開展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來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實際生活。”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不僅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實踐。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便可不局限于課本教學內(nèi)容與教室教學空間,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參與生活:在班內(nèi)組織的“成語大賽”中有效鍛煉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能力;在以學校組織的年級為單位的“作文大賽”中強化學生的作文書寫能力;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語文課文中的某個現(xiàn)象、某個話題進行集體探究、集體調(diào)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去感知鳥語花香、人文風情……使學生在親身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有效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進一步高效率學習詞語句子、理解語言文字、運用語文知識,正感知語文知識的美麗,并能夠產(chǎn)生積極、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強大動力。
(五)生活化作業(yè)布置
“作業(yè)”是所有文化學科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時期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引之下,可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比如,在指導其書寫溫情類、感恩類作文之前,可引導學生在回家之后詢問并了解父母的職業(yè)內(nèi)容,增進對父母工作和一日生活的了解;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感知父母生活的艱辛;與父母聊聊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體會父母對自己深沉的“愛”;與父母共同閱讀一本書,在交流閱讀感想的過程中,促成家庭親子關系的“成長”與優(yōu)化……以在調(diào)動學生作業(yè)完成積極性、提升學生作業(yè)完成效率的同時,使其在親身參與生活、觀察生活、探索生活的過程中,學會感知生活、從生活中去積累作文書寫素材,并使其在不斷內(nèi)化作文素材、“消化”語文知識、優(yōu)化作文書寫質(zhì)量的過程中,能夠以獨特的方式體會語文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價值,逐漸明白學習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意義,以在踐行“學以致用”這一教學目標的同時,有效促成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成長。
綜上所述,在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語文教育回歸于社會、回歸于實際生活生活,在充分落實生活化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在觀察生活、感知生活、探究生活的基礎上,充分認知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真正促成小學生語文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形成,以在助推新時期小學語文教育目標達成與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同時,為小學生在將來能夠更好、更深入、更高質(zhì)量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 閆浩.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12).
[2] ? 劉曉剛.讓生活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綻放光彩[J].速讀(上旬),2015(8).
[3] ? 郭興娟.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初探[J].中外交流,2017(5).
[4] ? 王曼.試論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理論基礎[J].魅力中國,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