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燕
(甘肅省平?jīng)鍪械谌袑W 甘肅平?jīng)?744000)
由于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比較叛逆的時期,對于這一時期的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對學生的細膩健康起著不可言喻的作用,所以,這就要引起學校與教師的高度重視,以學校為平臺開展美育活動,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藝術有機結合,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任課教師也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準確把握切入點和結合點,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促進中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美育是指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愛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本質上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情感教育。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美育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美育區(qū)別于傳統(tǒng)思想道德的教育,它更具靈活化、生命化。運用不同的藝術形象增強中學生對生活的感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政治、道德的感悟以及學生情感的升華,也是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其次,中學美育活動的開展,更加能夠激勵學生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智力,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中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這一特殊階段,更要加強學生的美育教育,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同時,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的能力。不僅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還能使學生的學習豐富多彩,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高度重視中學生的美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在學習、生活、社交等方面能夠與他人保持良好的溝通與配合。中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的道德品格,在情緒上要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保持情緒穩(wěn)定,同時也要具有將強的意志;保持人格的獨立與完整,能夠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也要符合這一時期中學生的年齡特征。
音樂和美術都是表現(xiàn)藝術。這種表現(xiàn)藝術形式采用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媒介以使人類身心感到愉悅。在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音樂和美術能夠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活動情緒及思維情感,我們通過欣賞這種外在的藝術作品,體會作者的心理活動,從而和作者進行無言的交流。
音樂是用各種音符組織起來,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感情與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對于初中生來說,那種熟記朗朗上口的歌詞和熟悉的旋律,都會充滿著獨特的情感。音樂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使心靈間的碰撞,從而也是治療心理健康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學人際關系教學過程中,運用音樂的教學形式,會更好達到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1]。在實際教學課堂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音樂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組、分角色,讓學生表演,最后讓學生講解自己對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和想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表演和口語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播放音樂的方式,讓學生仔細聆聽音樂所表述內容及思想境界,并讓學生討論音樂主體思想,使每位同學參與其中。這樣經(jīng)過從聽覺到視覺一系列系統(tǒng)學習和感受,使學生對生活及理想充滿著向往。作為美育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教學中起到了心理健康治療作用,而美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塑造健全的魅力人格,同時也是以表現(xiàn)藝術為方法的美德教育。因此,中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中要灌輸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樂趣,培養(yǎng)學生懂鑒賞、懂感受、懂表現(xiàn)的音樂技巧,擴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和智力才能,從而具備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與美德。
美術是最直觀的視覺藝術,它以生動活潑的造型、豐富多樣的色彩形式給人最具有感染力的藝術特征。與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相適應,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首先,美術的學習能夠減輕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能夠舒緩學生的情緒,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實踐證明,中學這一時期的學生通常用感性取代理性的思維。較為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與探索欲望,如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或者教師設定一定的繪畫情境,等等。學生才能全神貫注的去學習,學習的過程學生才會覺得快樂。其次,美術能夠有效的疏導學生的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造宣泄不良情緒的機會[2]。學生通過美術作品的賞析,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能有效的疏導學生的心里,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學家認為不同的形狀顏色或者線條都給人不同的聯(lián)想信息。例如,三角形給人以穩(wěn)重的感受,水平線使人覺得開闊,而曲線則使人感覺情緒上的波動,等等。又如,挪威畫家喜愛以“愛”為題材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不但能夠安慰受傷的心靈,作畫過程也是作者進行不良情緒宣泄的過程。由此可見,美術課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宣泄的平臺,學生可以盡情的表現(xiàn)自己。教師要重視美術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活動,要增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減弱學生的技能繪畫教育。例如,在日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美,將美感與自身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充分表達對生活極其自然的感受,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學生可以用自己感興趣的藝術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一切事物的認知與感受。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從而更好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單純的依靠教室里進行美術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與情感受到嚴重的限制,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效的開展美術課外活動。如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去戶外寫生、校園內主題式繪畫比賽,等等。學生們才能充分的放飛自我,借助美術形式很好的展現(xiàn)自我,更好的抒發(fā)情緒,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中學生生長的環(huán)境與接受教育方式的不同,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具有鮮明的差異性,學生的藝術愛好也出現(xiàn)了分流,甚至有些學生也會終身喜愛藝術。教師可以借助藝術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藝術教育也是實現(xiàn)美育的重要途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人格素質等,從提高學生審美的角度來促進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對中學生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還能啟迪中學生的精神,更好的豐富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3]。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參加欣賞藝術作品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強中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精神層面。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去參加一些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藝術體驗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例如,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欣賞中國書畫,學生可以深刻領悟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體會中國畫“線條”藝術的美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對節(jié)奏、韻律會有更準確的把握。藝術作品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會對青少年的心靈塑造和精神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風景畫使人領悟自然的美妙及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描寫人物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可以啟迪對人性、人生、社會的認識。藝術可以激勵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諦,也能夠幫助中學生進行自我審視,對自身內心情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促使中學生心靈的提升,有效的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為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教師不能單純的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教師要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方面的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采用鼓勵性語言。教師也要注意所屬的環(huán)境,保護好學生的自尊與面子以及學生所能承受的能力。中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內心比較脆弱與敏感,十分的好強、怕丟面子。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更好的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中學時期的學生都比較有個性,對待事物的體驗與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加強與中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學生才能更加真實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享受到藝術的快樂,還能獲得更高的自豪感,進而滿足中學生的內心需求。教師也能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作品中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給予更好的引導[4]。例如,學生在進行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時,教師通過學生美術作品的色彩與畫面效果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里問題,教師可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教師要時刻關注著學生的發(fā)展,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要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美育活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中學生能有一顆健康的心靈,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學校和教師都應高度重視這一美育活動開展的意義,學校與教師也應明確教學的責任與義務,充分落實這一教育工作。其次教師們也要定期的去探討這一教育內容,互相交換心得,才能推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上一層樓。通過教師之間深刻的探討和交流,可以高效的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也能使教師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從而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最后就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多加交流,對于一些特殊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例如,班級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比較膽大經(jīng)常惹麻煩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等。班主任要全面掌握本班級學生的詳細情況,及時有效的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展開互動,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能時時掌握學生的成長變化,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與引導,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美育活動的開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有著積極而促進的作用,對中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美術及音樂的學習都為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教師科學的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藝術相結合,不僅有效的疏導學生的心里,還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宣泄不良情緒的機會與平臺,使學生的心靈朝著更健康、更光明的方向發(fā)展。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為學生營造更輕松、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今后更深入的發(fā)展奠定基礎。